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158节
【随后,他以石鉴的名义发布诏书,下令城外驻军配合“清胡”。】
【并派遣使者持节分赴各地,鼓动州郡汉官汉将响应。】
【一场以邺城为中心,迅速向整个后赵境内蔓延的种族大清洗,如同失控的烈火,猛烈地燃烧起来。】
【“杀胡令”下的邺城,街头巷尾,尸骸枕藉,血流漂杵。】
【一个曾为后赵征战多年的汉人老兵,亲手砍下了曾凌辱其妻女的羯人贵族的头颅,仰天嚎哭,状若疯癫;】
【一群衣衫褴褛的汉民,围住了一队试图突围的羯族骑兵,用血肉之躯和简陋农具将其生生拖垮、撕碎……】
【短短数日,据守邺城的二十余万羯族军民,无论曾显贵或卑微,几乎被屠戮殆尽。】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
【连久经沙场的冉闵亲兵,面对这人间炼狱般的景象,也为之色变。】
【这惨烈到令人窒息的景象,并非冉闵一人之力的结果。】
【它是数十年胡族暴政下积压的民族仇恨的总爆发,是绝望求生的汉民在失去一切希望后的疯狂反击。】
【冉闵,成了点燃这桶火药的火星。】
杀戮的画面。
血腥的文字。
让弹幕也是纷纷的飞出。
《漂亮!》
《最爽的一集。》
《波闵:邺城的胡人疑似有点多了。》
《民族英雄冉闵!》
《华夏子孙永不敢忘天王大德!》
《什么史盲瞎吹?不就是一个屠夫?》
《反复无常之辈,吹什么?》
《石虎对冉闵这么好,冉闵还背叛石氏!》
《冉闵一开始只是想当个权臣、太子,后面皇帝一直暗杀冉闵、李农,不反都不行了。》
《冉天王拯救北方汉人于水火,让各蛮族了解到自己野蛮统治可能带来的后果而收敛了不少。》
《那时候真是疯狂的社会,普通百姓都太惨了。》
而天幕也在继续讲述:
【杀胡令后,邺城一带羯赵权贵几被连根拔起。】
【皇帝石鉴成了他手中傀儡。】
【然而,这短暂的胜利并未带来丝毫安宁。】
【消息如同瘟疫般在北方大地扩散,激起的不仅是汉民的狂热响应,更是胡族诸部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滔天恨意。】
【鲜卑慕容氏的铁骑已在辽东磨刀霍霍。】
【氐族苻健的目光亦投向关中。】
【羌人、匈奴残部无不蠢蠢欲动。】
【一场比邺城巷战惨烈百倍、规模浩大的胡汉生存战争。】
【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沉沉压向中原大地。】
第924章 禽兽后赵灭亡!曹老板:冉魏这不就凉了?
天幕。
【冉闵深知,他点燃的这把火,要么焚尽所有敌人。】
【要么,便将他自己和他身后的邺城百姓,一同烧成灰烬。】
【与此同时,侥幸逃出邺城地狱的羯人贵族和溃兵,将“杀胡令”的恐怖景象带到了后赵的每一个角落。】
【恐惧如同瘟疫,在胡族部落中疯狂蔓延。】
【胡人统领们纷纷割据自保。】
【太宰赵鹿、太尉张举、中军张春、光禄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张季及诸公侯、卿、校、龙腾等万余人出奔襄国。】
【石琨奔据冀州,抚军张沈屯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段勤据黎阳,宁南杨群屯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混桥,苻洪据枋头,众各数万。】
【王朗、麻秋自长安奔于洛阳。秋承闵书,诛朗部胡千余。朗奔于襄国。麻秋率众奔于苻洪。】
【如果说之前的后赵,还是傀儡皇帝、掌兵权臣、地方藩王之间的宫庭、皇城争霸。】
【那时候的后赵,如果冉闵败亡,羯族石氏依然能大概率掌权,后赵还能维持。】
【那么现在,杀胡令之后的后赵。】
【那就是彻底分崩离析,再也没有维持统治的可能了。】
【而在并州、冀州、司州等后赵核心统治区,汉民积压数十年的血海深仇被彻底引爆。】
【史载:“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这并非有序的迁徙。】
【而是你死我活的亡命奔逃与血腥截杀。】
【汉人坞堡武装、流民帅、甚至自发组织的百姓,对曾经高高在上的胡人展开了残酷的报复性驱逐和杀戮。】
【曾经施暴的胡族权贵和平民,此刻成了惊弓之鸟。】
【在汉人复仇的刀锋下仓皇西遁或北逃,途中又遭到其他胡族部落的劫掠和残杀。】
【尸横遍野,哀鸿千里。】
【从邺城原点引爆的民族仇杀风暴,其波及范围之广、死亡人数之巨。】
【远超邺城一地。】
【杀胡令,彻底撕裂了石赵帝国残存的躯壳,也将整个北方的民族关系推向了彻底崩坏的深渊。】
弹幕:
《好!仅凭送走禽兽不如的后赵王朝,就是大功一件!》
《杀胡令把羯族灭的差不多,从此直到消亡,羯胡也不入流了。》
《卧槽,后赵内部真是群贤毕至!》
《冉闵这招最秒的在于,把全国的汉人都动员起来了。》
《有个问题,石闵手下的胡人士兵咋办?》
《还能咋办?被杀、跑路呗。》
《也有胡人跟着冉闵的,后面冉闵又称大单于,就是想拉拢这群胡人。》
……
【然而,对于刚刚掌握邺城生杀大权的冉闵而言。】
【短暂的内部“肃清”带来的并非喘息之机。】
【而是四面楚歌的绝境。】
【公元350年,冉闵废杀傀儡皇帝石鉴,同时将石虎尚存的子孙三十八人尽数诛戮。】
【彻底断绝石赵宗脉!】
【随后,他在邺城南郊,燔柴告天,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魏,年号永兴,史称冉魏。】
【登基大典上,山河破碎,强敌环伺,毫无新朝气象。】
【冉魏绝非一个稳固的王朝,而是一个在血海尸山上、在胡族复仇怒火包围中的战时堡垒。】
【而冉闵的登基诏书。】
【与其说是新皇登极的宏图伟略,不如说是一篇战争檄文。】
【他追述了汉家数十年来在胡骑铁蹄下的深重苦难,痛斥胡族统治者的残暴无道。】
【将自己定位为汉家文明的拯救者与复仇者。】
【这一定位,极大地鼓舞了北方沦陷区汉民的士气,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汉人将冉闵视为唯一的希望。】
【纷纷投奔邺城,或在其控制区揭竿而起,响应“杀胡令”。】
【冉闵迅速派遣使者,任命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共同支撑危局,并分遣将领,试图控制后赵旧地。】
【尤其是河北与河南的膏腴之地。】
【然而,冉魏政权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在血与火中飘摇。】
【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后赵旧部的胡人力量并未被完全铲除,许多地方将领和豪强首鼠两端。】
【即使是汉人势力,也并非铁板一块。】
【曾与冉闵并肩的李农,其忠诚度在巨大的压力下也显得微妙。】
【冉闵固然在战场上勇武无双。】
【但政治斗争能力极差,路线反复无常,称帝后不久,便因猜忌诛杀了李农及其三子。】
【自毁长城,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凝聚力,加剧了政权的脆弱性。】
【而外部更是强敌环伺。】
【冉闵的崛起和杀胡令的疯狂,如同捅了北方的马蜂窝。】
【所有强大的胡族势力都被彻底激怒和惊醒,将其视为必须铲除的生死大敌。】
【东北方向,实力最为雄厚的鲜卑慕容氏早已虎视眈眈。】
【其雄主慕容儁在冉闵称帝后,立刻加紧了南侵的步伐。】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