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154节
【且死状极为惨烈!】
【事故现场巨量的辐射冲入云层,随着大气运动扩散到欧洲各地。】
【核辐射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不仅影响了苏联本土,甚至可能会影响半个世界!】
【但令人震惊的是,事故当天,核电站所在的地区负责人向苏联上级汇报情况时,却对这场核灾难轻描淡写。】
【仅仅表示核电站凌晨起火,但已扑灭。】
【这就导致4月26日一整天,普里皮亚季的市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
【他们依旧如往常一样工作、生活,在公园里悠闲散步。】
【即便有人看到核电站烟雾弥漫,也都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火灾。】
【还在远处观看着火情。】
【殊不知,致命的核辐射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蔓延。】
【在事故当天,许多市民就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
【头疼、眼睛疼……】
【嘴里还泛起一股奇怪的金属酸味。】
【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遭受辐射的典型症状,那股特殊的味道正是由放射性碘所致。】
【一直到事故发生当天下午,一支调查团队终于组建起来。】
【科学家们,通过对伤亡情况和现场数据的深入分析。】
【终于确定,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已被彻底摧毁。】
【巨量辐射被释放,范围内的辐射水平达到了自然辐射的60万倍之高!】
【按照这个辐射量推算,不出4天,所有人都将吸收到足以致命的辐射剂量!】
【直到4月27日凌晨,也就是事故发生24小时后。】
【疏散市民的指令才终于下达。】
【最终,方圆30公里内的十几万人接到通知,要求在当天下午2点乘坐大巴转移。】
【由于时间紧迫,许多市民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些物品便匆忙撤离。】
【然而,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次离开却成了永别。】
【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几个月后被允许返回取东西。】
【而大多数人,从此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
第921章 清理切尔诺贝利全靠洗脑 蒙骗?
天幕外。
明朝。
朱元璋目睹事故发生后当地核电站管理者的反应,出离忿怒。
朱元璋最讨论这种人,也是愤恨地说道:
“原本是一场事故。”
“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草包工作人员引发的事故。”
“既然已然发生,且极有可能危及整个国家、江山社稷,就理应第一时间上报,由上级派遣专业人员前来处置。”
“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可结果呢?如此严重之事,核电站居然敢隐瞒不报!”
“这岂是他一人之事?”
“又岂是一个工厂之事?这关乎数百万民众的生命啊!”
“简直放肆至极!”
“要是大明河南发生旱灾,百万流民尽皆濒临饿死。”
“然后却不上报朝廷,让咱也不知情。”
“那咱会怎么处理?”
“呵呵!绝不手软!”
“依朕看,这苏联也该走到尽头了。”
“若是在咱这儿,要是知晓有人胆敢隐瞒这般严重的事故,定要让他九族尽灭!”
天幕继续的讲述着。
【当灾难的阴云在普里皮亚季上空翻涌。】
【欧洲大陆,也悄然被笼罩在无形的死亡威胁之下。】
【4月28日,随着大气环流的推动,放射性尘埃如同幽灵般跨越国界,率先在瑞典露出狰狞面目。】
【瑞典技术人员在常规检测中发现异常辐射值。】
【向苏联发出询问。】
【苏联最初选择了否认。】
【直到瑞典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汇报相逼,苏联才在当晚通过官方媒体,首次承认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存在。】
【而此时,反应堆底部正以1200摄氏度的高温疯狂沸腾。】
【仍在不断向外喷射着致命辐射。】
【其释放的辐射总量,经测算竟达到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爆炸辐射总和的100倍!】
【这些死亡之云乘风南下。】
【法国、英国、希腊相继检测到异常。】
【然后,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下。】
【一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世纪抢险行动,就此拉开悲壮的序幕。】
【莫斯科政府全力反应。】
【第一时间紧急调集300架直升机直扑灾难核心。】
【在距离地面200米、温度超过120摄氏度的高空。】
【飞行员们面临着双重致命威胁:】
【既要对抗灼热气流的冲击,又要直面每小时高达致命剂量9倍的辐射。】
【他们徒手将80公斤重的沙包、硼酸投向反应炉,试图压制那吞噬一切的高温。】
【每一次投下物资,都是与死神的一次博弈。】
【每执行一趟飞行任务,至少要承受5-6伦琴的辐射侵袭。】
【有飞行员咬牙坚持了33次高危飞行。】
【在生死抉择面前,他们没有退缩。】
【经过直升机空投,6000吨沙子和硼酸暂时堵住了反应堆出口。】
【可反应堆内部仍在持续闷烧。】
【甚至已经岩浆化。】
【一旦再次爆炸,整个欧洲都将沦为不毛之地,全球都将被致命辐射的阴影笼罩。】
【为化解危机,抢险人员争分夺秒抽走反应堆下残留的冷却水,防止因高温引发二次爆炸。】
【三名敢死队员报名,前往辐射满点的反应堆下方成功的打开阀门。】
【值得庆幸的是,齐腰深的地下水挡住了大量的辐射。】
【三位维修工人在事后都活了很久。】
【更多直升机携带2400吨铅奔赴现场,铅块在高温中迅速融化,封住炉口,暂时降低了辐射强度。】
【可致命的核岩浆仍在不断往下渗透,随时可能直达地下水系。】
【苏联计划在岩浆下方安置冷却装置,阻止地层被烧穿,避免地下水遭受不可逆的污染。】
【5月13日,1万名苏联矿工肩负重任抵达切尔诺贝利。】
【他们的任务是在反应堆地下12米处,挖掘一条150米长的通道。】
【并开辟出一个高两米、长30米的空间,用以安装冷却设备。】
【地下辐射相对较低,但依然超过正常水平。】
【且岩浆层下方50摄氏度的高温、配合缺氧的密闭环境。】
【再加上以及无处不在的放射性沙尘。】
【让这项工作变得异常艰难。】
【矿工们无法穿戴厚重的防护装备,只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以3小时为一班次,日夜不停接力掘进。】
【地面强烈的辐射穿透土层。】
【无情地侵蚀着他们的身体,许多人在高强度工作中因辐射过量倒下。】
【对于外界宣称这些矿工“被欺骗、不知情”的说法,无疑是对英雄的亵渎。】
【核事故发生已逾半月,官方早已公开通报。】
【身处抢险一线、目睹身边工友接连牺牲的矿工们,怎会不知其中危险?】
【正如一位矿工在接受采访时所言:】
【“不是我们就是别人,总有人要来承担这个责任。我不后悔这样做。”】
【他们用朴实的话语,诠释着舍生忘死的担当。】
【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灾难的防线,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