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141节

  【在收获季节,这或许看起来不算多。】

  【但我们也要记住,一个行省必须在整个冬季直至来年春季收获期都为当地军团提供粮食。】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9月收获季节,储备大量谷物。】

  【我们来计算一下。】

  【在两次收获之间的这六个月里。】

  【仅仅为了养活一个冬季驻扎的军团,就需要额外1148吨谷物。】

  【这相当于868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产出量!】

  【要知道,这还是假设这片土地上,100%的收获谷物都供给军团的情况。】

  【但实际并非如此。】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行省管理者才会直接从农民手中,强征或者购买所有谷物,来供应军团。】

  【毕竟罗马是长期统治,若要长期可持续的供养军团,】

  【罗马平均收取的粮食,是产量的10%,这属于中等税率。】

  【这意味着需要当地产出11480吨的谷物,才能供养一个军团一个冬天。】

  【这就需要远远更多的土地。】

  【此外,考虑到不是每年都能风调雨顺。】

  【军团还必须要为歉收的年份,准备足够的储备粮。】

  【在大部分情况下,贫瘠地区的行省总督,有责任动用部分行省税收,从更肥沃的行省外购谷物。】

  【史料提到。】

  【罗马的产粮大区非洲和埃及,在其最肥沃的地区,粮食产量可达当地需求的百倍甚至更多。】

  【尽管这可能有些夸张。】

  【但仅埃及就有三个常驻军团需要供养。】

  【然后,在供养三个军团之外。】

  【埃及仍有能力大量出口谷物,并供应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个行省。】

  【而埃及驻扎的军团,也反过来确保了埃及成为帝国最稳定、和平的行省之一。】

  【叙利亚行省同样有三个常驻军团。】

  【但可能无法依靠当地谷物满足需求,所以叙利亚行省,不得不从邻近行省进口部分所需谷物。】

  【由于这种巨大的后勤粮食负担。】

  【我们就能开始理解,为什么如此大规模的罗马军队,几乎总是分散部署。】

  【主要就是减轻单一一个行省或地区的压力。】

  【例如,在公元前53年的冬天。】

  【尤利乌斯恺撒将他在高卢的十个军团,分散部署在特雷维里人、林贡斯人以及塞夸尼人的领地。】

  【几乎遍布半个高卢地区。】

  【这既是一种战术安排。】

  【也是一种后勤策略。】

  【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很容易在任何一个当地地区引发饥荒和叛乱。】

  【同样,图拉真皇帝著名的达契亚入侵行动。】

  【由来自16个以上不同军团的,多个分遣队组成。】

  【始终至少分成四个纵队。】

  【从未合并。】

  【合兵一处就养不起!】

  弹幕:

  《帝国的粮仓在尼罗河三角洲啊。》

  《埃及养活了半个罗马。》

  《法国呢,高卢那么多平原产不过埃及吗。》

  《高卢也还不错,但还是比不上埃及。》

  《当年尼罗河,随便撒把种子都能长粮食。》

  《那为啥现在埃及粮食反倒要进口了。》

  《因为现在的埃及,人口增长了二十五倍……》

  《罗马的粮食税只有10%?这么低吗?》

  《大汉还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呢,没有苛捐杂税其实一般都很低。》

  《图拉真十六个军团,分成四个纵队,萨尔浒为什么分兵合击也是一个道理,补给确实难啊。》

  《古罗马还有地中海运输,比起古代中国王朝,在粮食运输上有优势。》

  《所以罗马的地图,无法太离开地中海,或者说离开海洋啊。》

  《这下懂了。》

  而天幕外。

  三国。

  同样为了粮食问题,而日常发愁的诸葛亮。

  看到天幕画面里,罗马的运输船载着大量的粮食,快速的为前线提供补给。

  以及运输大量的后备士兵。

  也是无不羡慕的说道:

  “大规模运粮,还是得水军啊。”

  “可惜我大汉北伐,古水道改道,不然的话,粮食转运也不至于如此困难。”

  “地中海,的确是西欧帝王之基业。”

第910章 罗马军团如此烧钱,难道不怕造反吗?

  天幕也在继续的播放着。

  这一次,讲述的是罗马军人的工资。

  【除了谷物,军团士兵还食用各种各样的其他食物。】

  【对骨骼残骸的分析表明,罗马士兵比当地居民食用更多的肉类。】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薪酬较高。】

  【薪酬高,就意味着另一样巨大的资源压力。】

  【那就是黄金和白银。】

  【这些必须手工开采和加工的贵金属,到底需要向军队提供多少呢?】

  【我们恰好知道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军团的确切军衔和薪资。】

  【除了军团骑兵,还有普通步兵,以及那些晋升后获得双倍薪资的人。】

  【为了简化计算,我假设每个百人队有三人获得双倍薪资。】

  【但实际数量几乎总是更多。】

  【我也没有把那些因功劳,而获得1.5倍薪资的人计算在内。】

  【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两倍薪资之人。】

  【我甚至没有把高级指挥官和将军算进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非常保守的估计也已经得出了惊人的数值。】

  【我们以第纳尔为单位。】

  【在当时,第纳尔是一种纯银币,每枚重3.8克。】

  【单个罗马军团的年度薪资,总和将超过140万第纳尔,相当于5.4吨重的白银。】

  【整个罗马军队,包括辅助部队和海军的年度薪资,轻松超过290吨白银!】

  【当然,也存在其他货币面额。】

  【一些第纳尔银币,可能会以四个黄铜塞斯特蒂币的形式支付。】

  【塞斯特蒂仅由铜和锌制成,获取和加工要容易得多。】

  【但部份薪资,也可能以奥里斯(aureus)金币支付。】

  【我们可以估计。】

  【实际中,大多数军饷是以金银支付的。】

  【因为帝国国库最大,且最重要的开支都用于军队。】

  【而用较重的黄铜塞斯特蒂支付薪资,会使运输重量增加超过五倍。】

  天幕外。

  明末。

  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的罗马士兵,按时定量的领取他们的工资。

  肯定且羡慕的说道:

  “天幕曾经说过,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朕得承认,我大明的许多地方士兵。”

  “的确很难拿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报酬。”

  “这是朕的过失。”

首节 上一节 1141/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