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103节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

  【汉朝和明朝,不也在距离中央政权较远的河西走廊修筑长城了吗?】

  【其实,这其中有着本质的区别。】

  【汉朝和明朝的河西走廊,早已处于中原王朝的直接管控之下。】

  【这些关卡的后面,就是中原王朝的本土。】

  【比如汉朝,就在河西走廊修建了阳关、玉门关以及玄泉置等一系列严密的军事设施。】

  【构建起了坚固的防御体系。】

  【同时,还通过政治联姻、经济贸易等手段,联合西域大国,共同震慑敌国。】

  【并且,西汉能够在河西走廊实现有效统治。】

  【还得益于秦汉时期开始,建立起的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以及深入人心的古华夏民族意识。】

  【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中原王朝能够集中力量,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开发和防御。】

  ……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这里,也是忍不住心情愉悦地笑道:

  “确实是如此。”

  “朕虽然一直致力于北击匈奴、开拓西域。”

  “但朕还真就没想过,要在西域修建长城,或者说坚固的关隘。”

  “那些地方,用一支军队负责管理镇压即可。”

  “真在那里劳民伤财,投入大量物资修长城?”

  “那绝对是愚蠢的!”

  “就算以朕的雷霆手段,可以直接统治西域。”

  “可朕的后人呢?”

  “等到大汉衰弱的时候,拥有了汉军留下的坚固要塞和长城的西域,将变得难以再次进入。”

  “那个时候的华夏后人们,想要再占领西域。”

  “恐怕就得骂娘了。”

  “呵呵,天幕这一段说的是在理。”

  天幕继续。

  【对比一下古代中原王朝,就能发现与印度松散的盟主制度截然不同。】

  【虽说中国也曾存在类似盟主的统治形式。】

  【但那仅限于玉门关和阳关之外的区域。】

  【从西汉西域都护府的地图便能清晰看出,过了阳关和玉门关,便是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在这片区域,中原王朝更多地是采取羁縻政策。】

  【以相对宽松的方式进行管理。】

  【这是古代的地理、生产力和行政效率决定的。】

  【加之印度本土松散的管理模式,各邦国之间矛盾重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能力。】

  【又没有强大民族意识作为支撑。】

  【别说是修筑长城了,就连自身都难以抵御外族入侵。】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印度只能不断遭受其他民族的轮番侵扰,成为外族势力争夺的对象。】

  【正因如此,印度才无法像中国秦汉隋唐那样,在边塞修筑长城。】

  【更无法实现,以强大国力压制周边国家的壮举。】

  【最后,再来看看开伯尔山口这地的特殊体质。】

  【开伯尔山口的地形,跟咱们熟悉的河西走廊有点像,只是更窄一些。】

  【但它和潼关、函谷关、剑门关那些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关隘可不一样!】

  【这就意味着啥?】

  【光靠修个关隘,根本解决不了防御问题!】

  【想要挡住西北方向的威胁,得有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还得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支撑。】

  【可古印度的本土核心文明,都在恒河中下游,离开伯尔山口十万八千里。】

  【连修长城的地都够不着。】

  【拿什么去修长城,防外敌?】

  【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再说说印度后来的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都被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这些从伊朗、阿富汗方向来的势力统治。】

  【这些外来征服者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老家就在开伯尔山口外头。】

  【你说谁会傻到在自家门口修要塞,断了自己的退路?】

  【万一在印度混不下去,还得从这儿撤回老家呢!】

  【而且这些征服者拿下印度后,对老家的掌控力就弱了,那边容易冒出新军阀。他们怎么舍得放弃老家?】

  【要是老家发生叛乱,还指望着从开伯尔山口杀回去平叛!】

  【所以对他们来说,开伯尔山口不仅不能堵,还得保持畅通。】

  【最后,咱再聊聊印度人自己的心态。】

  【有句话叫“热带无强国”,虽然听着粗糙,但确实有点道理。】

  【印度气候炎热,水热条件太好。】

  【农作物随时能种,食物获取特别容易。】

  【换句话说,随便种点啥都饿不着。】

  【这种环境下,印度人慢慢养成了得过且过的性子。】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活下去,谁当统治者都一样,压根没动力去修长城搞防御。】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那些早就被征服的原住民,印度现在好多人群往上数几代,祖上基本都是外来入侵者。】

  【这情况,你说他们能有多少保卫家园的紧迫感?】

  【开伯尔山口就这么成了印度历史上甩不掉的“命门”。】

  【一个次大陆的广袤区域,一个几千年以前就出现的文明。】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印度文明兴衰,都被这道山口牵着走。】

  【想想还挺让人欷歔的。】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的飞出。

  《省流:因为开伯尔山口不在印度的“中原王朝”手上。》

  《公厕了属于是,谁都可以上的那种。》

  《印度河流域在那会对印度王朝来说,是偏远鸟不拉屎的破地,谁管哪啊?》

  《你猜玉门关为什么会废弃?》

  《据说三哥欢迎大家来殖民自己。》

  《开伯尔只守一个山口是不够的,小路太多,必须守住整条山脉,在每个山间小道都修关口。》

  《可以学习北魏,在兴都库什山脉建立大量军镇,依托地形灵活防御。》

  《最后北魏也因为军镇寄了,你猜印度假如这样做,他们叛不叛乱?》

  《长城也没说守住所有地方,但能增加敌人的入侵成本。》

  《其实印度有长城……不过是印度内部的城邦防御中央的。》

  《印度一直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咋修呢?》

  《印度主要是第一波没顶住,要是印度出现一个强大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自然就会修长城了。》

  《雅利安人太狠了,感谢武丁,感谢妇好!》

  《统治印度这方面还得看英国人。》

第879章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古罗马努尔哈赤?

  新的天幕,首先是一位充满威严的老人心碎的怒吼!

  【瓦卢斯!还我军团!】

  天幕上的老人,虽然已经老迈,但气质超群卓然,不可一世掌握众生的权势感非常惊人。

  即使是天幕外的秦始皇嬴政,看到这位年迈的帝王。

  也都是不得不认可的说道:“这是一位王者。”

  “绝对是一位历史上的顶级王者。”

  而天幕,也在还我军团的呐喊中开始播放。

  【在公元9年那个阴郁的秋天,如日中天的古罗马帝国,遭遇了其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军事灾难之一。】

  【一场发生在遥远北方密林深处的战役,无情地吞噬了整整三个精锐罗马军团——约三万五千名百战老兵!】

首节 上一节 1103/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