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74节

  【那些助司马氏夺权的门阀世家,到西晋时已繁衍至第三代。】

  【士族们沉溺于清谈玄学,纷纷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竞相攀比奢糜,对治国理政之事却毫无责任心。】

  【石崇与王恺的斗富闹剧,何曾日食万钱的奢靡,无不折射出统治阶层的全面腐化。】

  【这些生长在优渥环境中的士族,既无法体会创业的艰辛。】

  【又不屑与寒门之士交流,导致他们严重脱离民间。】

  【当寒门士子傅咸疾呼“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时。】

  【这些膏粱子弟却在《世说新语》中留下“雪夜访戴“的风雅佳话。】

  【这种脱离现实的贵族政治。】

  【最终酿成了“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笑谈。】

  【司马炎本人在历史经验的总结上,也表现得差强人意。】

  【他试图总结汉末曹魏以来的历史教训,却做出了两项错误决定。】

  【其一,他坚决拒绝废长立幼,司马炎明知嫡长子司马衷智力缺陷,仍固守“立嫡以长“的教条,执意将智力低下的司马衷推上皇位。】

  【其二,为防范曹魏宗室衰微的覆辙,矫枉过正地推行了大规模分封制。】

  【将二十七个同姓诸侯王,分封到战略要地。】

  【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不仅掌控地方军政大权,更形成了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割据势力。】

  【这两项决策看似是为了稳固统治。】

  【实则矫枉过正。】

  【为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这些制度性缺陷,让西晋从立国之初,就背负着前朝遗留的种种弊端。】

  【无法像其他大一统王朝那样实现政治、社会的革新。】

  【没有任何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反而是甫一建立,就陷入“开国即衰败“的怪圈。】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西晋在面临内部困境的同时,还遭遇了一个从西汉时期就开始酝酿的巨大危机。】

  【胡人入华。】

  【早在西汉汉宣帝时期,为了巩固边塞防御,朝廷接纳了部分投降的匈奴人内迁,让他们充当保卫边塞的屏障。】

  【史称“保塞内附”。】

  【东汉光武帝时期,数万名南匈奴人迁居西河;】

  【汉灵帝时,南匈奴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进一步向南迁徙。】

  【董卓之乱后,朝廷威望扫地,匈奴人趁机劫掠,屯驻于河内。】

  【曹操统一北方后,将匈奴分解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安置在汾河流域。】

  【此外,氐、羌两族在西汉时被赵充国平定后,迁徙至凉州金城郡;】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防御蜀汉,又将他们迁至关中。】

  【鲜卑族原本是东胡的一支,东胡被匈奴击败后,残部迁至乌桓、鲜卑两山,并以此为族名。】

  【乌桓因靠近汉朝边境,被招至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地驻守边塞;】

  【曹操平定支持袁绍的乌桓后,鲜卑则在匈奴西迁、南匈奴内迁后,接管了北方的广袤领地。】

  【羯族作为匈奴的一个氏族部落,跟随匈奴人迁居关内,因居住在上党武乡的羯室而得名。】

  【这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日后成为割据建国的主要力量。】

  【从西汉开始,五胡便陆续进入北方,时间跨度长达数百年。】

  【西晋建国时,辽东辽西有鲜卑,河东河内有匈奴,北地上郡和关中地区则是鲜卑、氐、羌杂居。】

  弹幕看到这里,纷纷吐槽。

  《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分布地图……坏了,我成匈奴了。》

  《什么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伦巴第,法兰克,匈人……》

  《和后期的罗马一样,蛮族当兵,蛮族内迁。》

  《汉宣帝的政策也不行啊。》

  《接纳南匈奴在当时又没问题,拿将近三百年后的问题来怪西汉也太搞笑了吧,建议直接怪人类走出非洲!》

  《可惜袁老板不在,否则鲜卑崛起不了。》

  ……

  而天幕外。

  秦朝。

  嬴政几乎是全程皱眉观看视频。

  而天幕上指出的,那些西晋从开国开始就带有的原罪,以及各种令人看着无语的政策。

  配合西晋接盘的,前朝留下的那些隐患。

  都让嬴政看着,想着,都觉得麻烦很大。

  看着都快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如果是秦朝有这么多的问题的话,那嬴政估计心态都得崩溃!

  好在,毕竟这是别人家的问题。

  所以嬴政也能保持一个比较平静,甚至看戏的心态。

  然后略带调侃的说道:

  “一直知道,后世的这个晋朝,会比较惨淡,比较不行。”

  “但没想到……晋朝差到了这种程度。”

  “如此的一个朝代,生于不义也必将死于耻辱。”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西晋不行。”

  天幕继续。

  【从三国时期的邓艾开始,直至西晋建国之初,不断有人进谏,主张将胡人迁徙回塞外。】

  【但由于国内战乱频繁等诸多原因。】

  【这一建议始终未能付诸实践。】

  【而在五胡问题集中爆发前,河西走廊已率先燃起胡汉冲突的烽火。】

  【秃发树机能领导的凉州之乱,成为西晋边疆危机的预演。】

  【作为鲜卑秃发部的首领,秃发树机能的先祖在曹魏时期便率部迁居河西,至西晋初年已形成“控弦数万“的部族势力。】

  【泰始六年(270年),西晋秦州刺史胡烈推行高压民族政策。】

  【强行剥夺鲜卑牧民的牧场,激起秃发部激烈反抗。】

  【叛军迅速攻克凉州金城郡,斩杀胡烈于万斛堆,揭开了持续十年的叛乱序幕。】

  【此后晋军四次换帅,耗资亿万,却屡遭挫败。】

  【文鸯虽然一时取胜,但也未能彻底平定。】

  【秃发树机能控制凉州全境,“西北诸胡皆响应之“,甚至出现“秦凉之变,非徒戎狄之患,实由边将失于绥御“的朝臣奏疏。】

  【让堂堂的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都哀叹:】

  【“秦凉二境,比年屡败,胡虏纵暴,百姓荼毒。遂使异类扇动,害及中州。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

  【西晋几乎想要放弃凉州。】

  【直到公元279年,马隆招募三千“勇士“,运用八阵图和偏箱车战术,才在武威大破叛军,斩杀秃发树机能。】

  【这场历时九年的叛乱虽被平定,却给西晋留下深刻创伤。】

  【也已经提前暴露了西晋统治的软弱,以及内迁各胡族的战斗力。】

  【而到了西晋统一天下之后。】

  【掌控政权的汉族世家大族们,沉迷于腐败享乐,热衷于玄学空谈,不思进取。】

  【对郭钦、江统等人“徙戎“的警世之言置若罔闻。】

  【而迁居关内的胡人,却日益团结。】

  【就这样,“五胡入华”逐渐演变成一个巨大的“炸药桶”。】

  【从五胡入华,演变出的五胡乱华,眼看随时就要发生。】

  【而八王之乱的爆发,恰似一根点燃炸药桶的导火索,最终将西晋王朝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出现。

  《晋真是从头烂到尾。》

  《司马家断了一汉当五胡的脊柱,后面就不提了。》

  《罢州郡官兵真是蠢!》

  《两晋和两宋一样挫,宋好歹文化繁荣,宋好歹还有岳飞、孟珙……》

  《西晋再烂也大一统,挫宋再有钱也不是大一统。》

  《三国燃尽英雄,两晋尽是鼠辈出。》

首节 上一节 1074/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