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55节

  【司隶校尉、刺史每年必须举报“最优”与“最差”官员,形成高压考核机制。】

  【某次天现异象,他连夜召集大臣问责,吓得三公九卿纷纷自劾。】

  天幕外。

  刘备看到这里,也是忆甜思苦,颇为神往的说道:

  “明帝啊,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

  “整个大汉,在明帝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定统一!”

  “再看一下如今山河破碎的大汉。”

  “真是让人忍不住流下眼泪。”

  “也不知道我穷尽这一生的努力,有没有机会让大汉重新回到明章二帝时的鼎盛时期呢?”

  “或许能,或许不能。”

  但无论如何。

  刘备缓了缓,站起来,目光坚定的说道:

  “无论如何,我会为这个目标而一直奋斗。”

  天幕继续播放。

  【刘庄的一系列举措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朝廷上下,让官员们明白新帝治理贪腐的决心。】

  【此后,刘庄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和监督制度,亲自过问重要官员的任命。】

  【选拔德才兼备之人充实到各级官府。】

  【他还鼓励百姓检举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振,贪污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这种近乎苛刻的治国风格,让群臣战战兢兢。】

  【再加上刘庄和刘秀一样,也是乐此不疲的工作狂。】

  【史载刘庄“乙更尽乃寐,先五更起”,批阅文书时连标点错误都要追究。】

  天幕在讲述汉明帝刘庄工作热情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影视和纪录片画面。

  可以看到。

  皇帝的确是干到了很晚。

  甚至熬出了黑眼圈。

  明朝。

  朱元璋看到汉明帝刘庄辛苦工作的画面,也是不禁带着欣赏的表情,点了点头。

  同样作为工作狂的朱元璋。

  其实很早就用汉明帝的工作热情来要求自己。

  而登上皇帝位置之后,朱元璋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朱元璋指着天幕,说道:

  “看到了吧,标儿,你是个皇二代,刘庄也是皇二代,但他做的很好,是你的榜样。”

  朱标十分认可的说道:“儿臣自然是晓得。”

  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说道:

  “要想当一个好皇帝,懒是没法懒的。”

  “咱皇帝这个位置,坐上去就得吃苦,就得受累!”

  “坐上去就得为了天下百姓熬夜!”

  “就得干活干到死!”

  “这就是皇帝冕冠的重量。”

  “以后等你坐上了这皇帝的位置,可得记住这一点,当皇帝懒不得呀!”

  朱标听着朱元璋的话。

  是十分坚定的点了点头。

第845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平A打造六边形帝国!

  天幕继续。

  【也正是这种“察察为明”的作风,缔造了东汉最清廉的吏治时代。】

  【永平年间,中央到地方“权不借下,请托断绝”。】

  【连外戚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然而,刘庄绝非只会挥舞大棒的暴君。】

  【他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贪官狠厉,但对清官格外宽容。】

  【会稽太守钟离意因擅自开仓赈灾被弹劾。】

  【刘庄反而嘉奖:“忧国如家,何罪之有?”】

  【同时,在民生领域,刘庄也展现出截然相反的柔情。】

  【刘庄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他继承并发展了父亲刘秀时期的“度田”政策,进一步清查全国土地和人口,抑制豪强大族的土地兼并行为。】

  【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将公田分给无地农民】

  【同时,刘庄大力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组织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景治理黄河。】

  【当时黄河水患频繁,下游百姓深受其苦。】

  【刘庄任命王景为河堤谒者,主持治理黄河。】

  【王景率领数十万民工,历时一年多,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

  【通过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措施,使得黄河水患得到了有效治理。】

  【黄河此后八百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

  【“黄河八百年不决口”的古代奇迹,正是起于刘庄。】

  【治理黄河,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外,刘庄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得东汉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提升。】

  【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

  【永平年间户口从2100万激增至3400万,为明章之治的盛世打下坚实根基。】

  说到治理黄河,历代的统治者们自然是瞬间就不困了。

  特被是许多深受黄河水患困扰的朝代。

  更是深深的羡慕汉明帝时期,那治理的妥妥当当的黄河。

  明末。

  满头白发的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着重介绍汉明帝刘庄治理黄河的功绩。

  也是有些羡慕的说道。

  “哎,我大明也深受黄河问题的困扰。”

  “但朕也已经非常尽力了。”

  “感觉黄河水患,也不能怪朕,主要是朕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

  “到了朕接手大明的时候,夺淮入海已成定局。”

  “黄河已经难已治理了。”

  “关键是国力也不可同年而语。”

  “东汉经过光武中兴,政局稳定、经济恢复。”

  “朕却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要是给朕一个,像刘庄当时的大汉那样的国家的话。”

  “再给朕一个像王景那样的,高水平的治河人材。”

  “朕也可以把黄河治理的好,然后……名垂青史!”

  ……

  天幕继续。

  【如果说刘庄的铁腕治国,为东汉夯实了根基。】

  【那么他在军事与文化上的建树,则真正将帝国推向了巅峰。】

  【刘庄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即位后大力推崇儒学。】

  【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核心思想。】

  【刘庄在洛阳修建了太学,广招天下学子,亲自前往太学讲学,与师生们探讨儒家经典。】

  【他还设立了五经博士,鼓励学者们深入研究儒家学说,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传播。】

  【在刘庄的倡导下,整个社会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读书学习之风盛行。】

  【刘庄还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引导者。】

  【一次,刘庄夜梦金人,第二天便向大臣们询问梦中景象。】

  【大臣们认为金人可能是西方的佛陀。】

  【于是刘庄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求佛。】

  【迎回两位天竺高僧和一批佛经佛像。】

  【这就是著名的“永平求法“。】

首节 上一节 1055/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