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52节
【那么,这把枪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它成为枪械中的传奇呢?】
【它诞生于1947年,设计师是苏联红军中尉卡拉什尼科夫。】
【但它的故事,远不止于一张设计图纸。】
【1919年11月10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
【在苏俄阿尔泰边疆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日后创造出的杰作,会深刻影响人类战争史。】
【卡拉什尼科夫自幼就对枪这类玩具情有独钟。】
【1938年,19岁的他应征入伍,在基辅服役。】
【入伍后,他对机械技术的热爱丝毫未减,完成所有训练科目后,连长推荐他参加军械技术员技术培训课程。】
【1939年夏天,卡拉什尼科夫被送往坦克驾驶学院。】
【毕业后,他在第12装甲师服役。】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部队奔赴前线。】
【1941年10月的一次战斗中,身为教练车长的他身负重伤,被送往医院救治。】
【在医院疗养期间,他听到其他伤兵抱怨苏军武器不如德军。】
【出院后,他便开始投身于枪械设计。】
【起初,他设计了一款冲锋枪,并带着这把原型枪,准备与当时的波波沙等枪械一较高下。】
【显然,波波沙也不是吃素的。】
【作为苏军一款经典冲锋枪,卡拉什尼科夫的作品在后续靶场测试中败下阵来。】
【虽说测试失败,但他的枪械设计天赋却引起了上级的注意。】
【之后他被分配到靶场工作。】
【时间来到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当时,苏联军队急需一款新型突击步枪,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卡拉什尼科夫抓住这个机会,全身心投入到新枪的设计中。】
【他借鉴了此前设计的经验教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在1947年成功设计出AK-47自动步枪。】
【并于1949年正式装备苏联部队。】
弹幕:
《硬核狠人:卡拉尼什科夫!》
《工程师,当过兵,现已加入通辽宇宙。》
《发明AK47的人真是天才。》
《别说,还真是个天才。》
《当时苏联的军工专家、试枪军官都说卡拉什尼科夫是天才。》
《卡拉尼什科夫小时候就喜欢鼓捣枪械,作为他的儿童玩具。》
《硬核俄罗斯小玩具是吧?》
《即便是负伤修养期间,也能设计出世界名枪,这就是大佬的实力。》
《老爷子一直活到了2013年,长寿啊。》
《可能是他的武器超度太多人了,功德无量。》
……
【AK-47的设计堪称经典。】
【它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
【这种设计使得枪机动作可靠。】
【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是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其机械结构仍能保证正常工作。】
【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AK-47突击步枪都能保持相当不错的效能。】
【而且,该枪结构简单,易于分解、清洁和维修,造价也相对低廉。】
【它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份长369毫米,还进行了镀铬处理。】
【这使得无论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稳定。】
【机匣为锻件机加工而成,坚固耐用。】
【弹匣用钢或轻金属制成,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互换。】
【AK-47使用M43式7.62毫米中间型枪弹,口径7.62毫米,初速710米/秒。】
【有效射程300米,枪口动能1980焦耳。】
【理论射速600发/分钟。】
【供弹方式为弹匣,容弹量30发。】
【与二战时期的步枪相比,AK-47枪管短小、射程较短。】
【但火力强大,适合较近距离的突击作战。】
【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步兵作战模式,让士兵在近距离作战中有了更强大的火力支援。】
【不过,AK-47也并非完美无缺。】
【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扬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射击精度。】
【特别是在300米外,很难准确击中目标。】
【连发射击精度更低。】
【而且,与小口径步枪相比,AK-47系统质量较大,士兵长时间携行比较吃力。】
【此外,机匣盖的设计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也不太理想。】
【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AK-47成为一代经典。】
天幕外。
秦朝。
对于军械生产制造十分关心,还多次专门去大秦兵工厂考察过的秦始皇嬴政。
看到这里,是露出欣赏的表情,点了点头。
“不错,这位后世苏联的卡拉什尼科夫,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工匠。”
“虽然天幕上介绍的,AK47的许多生产标准,朕不算太懂。”
“但是仅仅从天幕给出的资料和画面上看,都可以看出,这支武器绝对是非常优秀的武器。”
“怪不得能被天幕专门的重点介绍。”
“哎,只可惜大秦目前的工业实力,还无法做到后世那样高的水平。”
“否则的话,感觉这AK47的生产理念,大秦都可以借鉴一下。”
“让大秦的军工再提升一档。”
而在嬴政的一旁。
扶苏也同样有些惋惜的说道:
“是啊,我们知道后世的苏联是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强国。”
“可能也只有在这样的顶级工业国之中。”
“才能够淬炼出像AK47这样的神兵利器。”
第843章 AK47为什么是神?
天幕也在继续的介绍。
【AK47是一把很经典的武器。】
【更经典的还不是AK本身。】
【而是AK-47的设计理念。】
【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让文盲也能在泥地里拆装它。”】
【全枪只有8个活动部件,结构简单到连小孩都能操作。】
【它的枪机行程长,气动系统宽容,就算你半年不擦枪,灌进沙子、泥水甚至雪。】
【它依然能咔哒一声上膛,然后继续开火。】
【这种可靠性,让它在越南的雨林、阿富汗的山地、非洲的沙漠里,成了无数士兵的保命符。】
【对比一下同时代的美国M16步枪。】
【你就知道AK-47为什么能笑到最后。】
【越战时期,美军士兵经常抱怨M16卡壳,因为它的精密设计需要定期保养。】
【而在潮湿的丛林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荒诞的一幕:】
【美国大兵扔掉自己的M16,捡起越共的AK-47继续战斗。】
【在生死关头,花哨的科技比不上纯粹的可靠。】
【如果说核武器是大国的玩具,那么AK-47就是穷人的原子弹。】
【它的生产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在某些地区,一把AK-47的价格甚至比一只羊还便宜。】
【苏联及其盟国生产了超过1亿支AK系列步枪。】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