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13节

  “那对于大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那罗马使团,向朕贡献赤玻璃寻求结盟。”

  “怪不得他们这么远都要想来结盟,也果然是遭遇了强敌。”

  李世民思考着,要不要提前发力布局,或者说扶持一下波斯?

  而天幕也在继续播放。

  ……

  【640年阿勒颇之战】

  【哈立德率阿拉伯军围城。】

  【拜占庭-亚美尼亚联军3万出城作战不利,只能守城。】

  【哈立德假意谈判拖延时间,暗中派兵夺取城外水源。】

  【决战时他亲率骆驼骑兵冲击联军结合部,致使亚美尼亚骑兵与拜占庭步兵自相践踏,歼敌2万余。】

  【不过在这之后,哈立德因为功高震主,被哈里发以个人私德有亏的问题雪藏。】

  【从此渐渐淡出军界。】

  【再看看哈立德戎马一生的战绩。】

  【以他为主帅的战役总数:56场,包含12场大规模会战,44场中小型战役,56战56胜,零败绩。】

  【兵力对比:平均每场以1比2.3的兵力劣势取胜,最大兵力差达1比12。】

  【歼敌总数:超过40万人,其中包括27万波斯军、8万拜占庭军。】

  【领土扩张:征服面积超120万平方公里,包括整个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及波斯西部。】

  【战利品清单:战马15万匹、骆驼20万头、黄金30万盎司、铠甲50万套、投石机200架……】

  【当哈立德在642年卸甲归田时,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已从红海延伸至波斯湾,从沙漠边缘拓展到地中海东岸。】

  【他的每一场胜利,都在改写阿拉伯、拜占庭、波斯三大帝国的历史。】

  【让阿拉伯骑兵成为令拜占庭和波斯,这两大鼓励帝国闻风丧胆的“沙漠死神“。】

  【为后来横跨亚非欧的伊斯兰文明奠定了军事基础。】

  【这位从未败北的“安拉之剑“,用战绩在军事史上刻下了无人能及的传奇坐标。】

  ……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出现。

  《卧槽,这人这么牛?以前都没听说过。》

  《玩欧陆战争了解过,当时就觉得战绩吓人。》

  《中西亚历史最强战神,绝对在帖木儿之上!》

  《这个哈立德在世界范围内,是和亚历山大,凯撒,韩信,拿破仑,白起这些人并列的。》

  《怪不得我玩的三国志MOD里,哈立德统率这么高。》

  《大征服这些名将,在南亚名气非常大,巴基斯坦有哈立德坦克……哈立德号护卫舰,孟加拉有哈立德号护卫舰。》

  《可惜了哈立德,如果得到欧麦尔哈里发的全力支持,他能打下君堡!》

  《主要是萨珊波斯在库思老二世政变被杀后,6年换了11个国王,国家战力直接崩了。》

  《你敢相信,一群沙漠部落原住民,从起事开始,在一个世纪后杀到了距离巴黎150英里的地方?》

  《阿拉伯开国天团配置吓人!欧麦尔、哈立德、阿慕尔、赛义德、阿里,一套首发,全是一线甚至超一线,军事、内政全都是满配。》

  《希拉克略是拜占庭项羽,所以遇到了自己的韩信——哈立德。》

  《这么强的哈立德,最终也是因为功高震主而提前退休。》

  《没办法,这么夸张的战绩,没几个皇帝能放心用。》

  《白起王翦韩信,甚至李世民手下的李靖都得明哲保身!》

  ……

  看完了一位顶级名将征战一生的表现,古人们也都是觉得看的挺过瘾,挺酣畅淋漓的。

  而在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回想起,自己收到的波斯求援信和拜占庭结盟请求。

  再配合天幕给出的,哈立德为代表的阿拉伯征服的画面。

  也不由得有些兴起。

  “这哈立德,的确是一位顶级的名将。”

  “他这一生竟然是没有败过?”

  “朕记得天幕,好像稍微的提起过后世的阿拉伯,曾经和后世的大唐打过一仗。”

  “阿拉伯还取胜了?”

  “如果对方是像哈立德这样优秀的名将的话,那恐怕大唐也得出顶级将领才能一战吧?”

  “朕有信心能击败哈立德。”

  “但在朕之外,大唐其他的将领,包括后世整个大唐时期的名将们,有哪些可以压过哈立德?”

  而在秦朝。

  嬴政也不由得面露欣赏之色,沉声说道:

  “此人懂得因势利导,在荒漠地形发挥骑兵优势。”

  “用兵诡谲,的确颇有手段。”

  “不过看他最后的结局,呵呵,也只能说是未逢明主了。”

  “像哈立德这样战功赫赫之将,一般的帝王的确是不敢使用。”

  当然,嬴政说着这样的话。

  但他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第810章 蒙古灭西夏!西夏为何反复无常?

  新的天幕出现。

  荒芜的西北戈壁缓缓升起,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飞舞,残垣断壁在风沙中若隐若现。

  画面里的蒙古铁骑驰骋沙场。

  敌军纷纷的溃散。

  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攻破,蒙古骑兵如猛兽般冲入城中,烧杀抢掠的场景瞬间展开。

  【被蒙古彻底抹除的文明,蒙古灭西夏有多极端多彻底?】

  【1227年,西夏末帝李睍走出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城门,向蒙古大军投降。】

  【按照惯例,投降或许能换取一线生机。】

  【但等待他的却是成吉思汗的临终遗命——“我死,勿发丧,俟西夏主来,即杀之。”】

  【几天后,李睍和西夏皇族被拖雷秘密处决。】

  【中兴府随即遭遇蒙古军队的疯狂屠城,宫室、陵园付之一炬,党项贵族几近灭绝。】

  【更可怕的是,蒙古人并未就此收手。】

  【他们系统性地摧毁西夏文字、焚烧典籍、掘毁王陵,甚至将“党项”这一族称改为“唐兀”。】

  【彻底抹去这个国家的历史痕迹。】

  【这场灭国之战为何如此极端?蒙古人又为何对西夏恨之入骨?】

  【首先我们来看看西夏政权的特点。】

  【西夏,这个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雄踞西北,享国近200年。】

  【它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吸收了中原、吐蕃、回鹘等多种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明。】

  【身为地处西北,国力贫弱的小国。】

  【西夏的立国策略,本就是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

  【从北宋、辽、金到蒙古,西夏的生存法则始终是“称臣—背叛—再称臣”。】

  【当然,西夏同时也一直在保障自身军事实力。】

  【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又臭又硬,穷横穷横的国家。】

  【再加上在大国夹缝中,左右横跳,寻求制衡。】

  【所以一直以来,西夏混的还算不错。】

  【然而,这一切在蒙古铁骑踏入的那一刻,开始走向终结。】

  【蒙古与西夏的战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多次征伐。】

  【1205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的仇人,首次率兵攻打西夏,对瓜、沙等州大肆掳掠。】

  【彼时的西夏,面对新兴的蒙古势力,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边境市镇惨遭洗劫。】

  【这仅仅是个开端,此后,蒙古人如同闻到血腥味的恶狼,频频将目光投向西夏。】

  【1207年,蒙古军再度来袭,攻占了西夏的兀剌海城,掳掠数月后才离去。】

  【1209年,蒙古军第三次出征,这次他们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

  【西夏国主李安全求救金朝。】

  【但金宣宗想看到两败俱伤,没有发兵支援。】

  【无奈下李安全亲自督军登城防守,试图抵挡蒙古人的攻势。】

  【成吉思汗利用暴雨涨满的河水,筑起堤坝、引水灌城,城中居民、士兵淹死者不计其数。】

首节 上一节 1013/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