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98节

  狄仁杰道:“当然,不然昨天夜里,我们为何把你救出史宅?”

  史诃耽急道:“我孙三郎,他、他还好吗?”

  狄仁杰道:“对方要杀的只有你一人,你孙子现在很好,不过若是你再不交代,对方只要得知你未死,很可能会抓住他,威胁你!”

  史诃耽深吸一口气,道:“你让老夫见三郎一面,老夫就全部交代。”

  ……

  李治把今日的奏章处理完毕,出了甘露殿,正准备去后宫时,隐隐觉得忘记了什么。

  “伏胜,朕是不是有什么事给忘了?”

  王伏胜小心翼翼的道:“是不是公主院的事?”

  李治一拍额头,笑道:“不错,朕说过要去瞧瞧常山,差点就给忘了。”大步朝着公主院而行。

  绕过两仪殿时,忽见一人快步走了过来。

  瞧清来人后,李治驻足等候。

  那人快步走了过来,拱手道:“臣狄仁杰,拜见陛下。”

  李治笑道:“狄卿如此匆忙,莫非是案情有什么进展?”

  狄仁杰面色凝重,道:“回陛下,史诃耽已老实交代,此案脉络已经清楚了!”

  李治连连点头,道:“走,去正殿说话。”

  两人来到甘露殿,李治在御案后坐好,又命人给狄仁杰搬了一张椅子。

  “此案到底怎么回事,是贪污案吗?”

  狄仁杰沉声道:“回陛下,是一件极为恶劣的贪污案,他们贪污的是朝廷税款。”

  李治沉声道:“是谁干的?”

  狄仁杰道:“参与此案的有三个人,长孙羊,史诃耽以及何光。”

  李治道:“何光就是那个被杀的令史?”

  狄仁杰道:“正是。”

  李治点点头,道:“你详细把案子讲一下吧。”

  永徽六年,四月末,高句丽联合靺鞨、百济,攻打新罗。

  大唐为迅速集结兵力救援,从河北道五州征调一笔人头税,调往营州,以做军需。

  征税的诰书被皇帝批复后,内侍送往中书省复核。

  这是长孙无忌执政时期,才有的一步程序。

  复核之后,因为疏忽,与一份需要翻译的外国国书搞混,诰书被送到译语人史诃耽的办公桌上,外国国书则被送到门下省。

  史诃耽早已下衙,对此一无所知。

  当天夜里,一名门下省令史疏忽,将烛台打翻,将当夜盖印的诰书,全部烧毁。

  那令史因此被贬到户部。

  等到史诃耽发现并未烧毁的诰书时,心中极为惊骇。

  他不敢上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担心褚遂良公报私仇,借机给他定罪。

  没过两日,一份相同的诰书出现,送到了户部。

  两份诰书都有皇帝和两省印章,具有法律效应。

  史诃耽因被褚遂良抢了宅邸,一直心怀愤恨,脑海中忽然产生一个大胆的计划。

  既然他手中的诰书也有法律效应,便能够让地方州县执行。

  如此一来,岂不是能得一大笔财富?

  话虽如此,他只是个译官,要想干成这件事,根本绕不开户部。

  他把心一横,找上了户部当时的最高长官长孙羊。

  长孙羊一开始非常惊愕,然而细细思索,户部当时由他一人说了算,此事竟有极大成功几率。

  在金钱诱惑下,长孙羊与史诃耽一拍即合。

  唯一的破绽是那名令史,倘若他翻看过诰书,很可能知道内情。

  恰好那令史调到户部,长孙羊多方试探,发现对方并不知情,也就安下心来。

  经过缜密谋划之后,长孙羊将两份诰书下达到河北五州,并且告诉州县官员,朝廷担心百姓负担太重,故而分两次征税。

  州县官员不知内情,以为真的是把一次税收分两次征,便按照两份诰书旨意,连征两次。

  五州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因此家中断粮,只好离开家乡,成为流民,只为求存。

  长孙羊暗中操作,将一份税收送到前线,另一份则被他秘密转运,中饱私囊。

  史诃耽也因此分了一大笔钱,在宣阳坊重新置了一座大宅。

  那令史也是个人精。

  长孙羊当时试探他时,便留了心,后来派人去河北打听,被他瞧出破绽,于是找上长孙羊,要求分一杯羹。

  长孙羊不愿把此事闹大,便也分了他一笔钱。

  李治听到此处,终于明白河北为何有流民过来了。

  他沉吟片刻,问道:“此事只与长孙羊有关吗?他背后有没有其他人?”

  狄仁杰道:“根据臣调查,此案涉案之人不少,但真正知道内情的人,却只有这三人,他们获得的利益也最大。”

  李治道:“长孙诠可与此案有关?”

  狄仁杰道:“应该没有关系。”

  李治皱眉不语。

  如此来看,长孙诠并未涉案,只是在帮长孙羊。

  难道就因同姓长孙,他就帮长孙羊到如此地步?

  李治又想到了燕山会,寻思:“长孙诠帮助长孙羊,很可能是受燕山会指使,燕山会又是什么目的呢?”

  想到此处,李治朝狄仁杰道:“狄卿,你是并州人,可听说过燕山会?”

  狄仁杰想了想,道:“臣并未听说。”

  便在这时,侍立一旁的王及善忽然道:“陛下,臣知道燕山会。”

  王伏胜看了他一眼,道:“王将军既然早就知道,为何上次在九龙汤时不说?”

  王及善沉声道:“上次我只是听人提过,后来找那人详细问过,这才向陛下汇报。”

  李治道:“你说的是谁?”

  王及善道:“是臣麾下果翼都尉,程务挺。”

第107章 贵妃博戏

  李治暗暗沉吟。

  程务挺长期随父镇守营州,他既然知道,说明燕山会很可能在营州一带活动。

  “传旨,召程务挺觐见。”

  未几,程务挺来到大殿。

  他见王及善侍立殿内,还给他打了个眼色,心中有了底。

  “臣程务挺,拜见陛下。”

  李治抬手道:“程卿不必多礼,朕找你过来,是想问燕山会的事。”

  程务挺道:“回陛下,那燕山会是河北一个结社,首领姓窦,自称窦建德后裔,打着让河北百姓翻身做主的名号,四处活动。”

  李治道:“既是如此,河北官员为何从未上报?”

  程务挺道:“那燕山会并无固定据点,行事隐秘,父亲说,各州官员都不愿担责,所以都等着别州上报。”

  李治明白了。

  无论哪一州上报,燕山会的出现,都会成为该州责任。

  年底考评时,降几个评级,那是少不了的。

  如今燕山会并无固定据点,他们不上报,也不会有知情不报的罪名。

  自然无人主动揽下这事。

  “你父亲也知道燕山会吗?”

  程务挺道:“曾有燕山会的人来找过父亲,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被父亲砍下脑袋。臣也是因此知道燕山会存在。”

  李治点点头,朗声道:“狄仁杰听旨。”

  狄仁杰拱手道:“臣在。”

  李治道:“你和刘卿二人即刻收网,抓捕长孙羊等一干贪污国家公款之人,并且尽快追回公款。”

  “臣领旨。”

  李治道:“王及善听旨。”

  “臣在。”

  “你即刻前往河北,调查燕山会,朕会让司宫台和长秋台的人配合你。”

  王及善道:“臣领旨。”

  李治道:“你二人都退下吧。”

  待两人离开,李治朝王伏胜道:“伏胜,你派人盯住长孙诠,朕想知道,他为何加入燕山会。”

  王伏胜知道皇帝的心思。

  皇帝真正关心的是长孙无忌是否牵扯此事。

  倘若燕山会与长孙无忌有关,一切就都变了性质。

首节 上一节 98/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