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61节
崔文翰依然沉默。
来济不再多言,拂袖离开。
崔文翰叹了口气,从书柜中取出一瓶酒,默默坐在椅子上,一个人自饮自酌。
考题确实是他泄露,然而他也是无可奈何。
长孙无忌找他之前,便已有很多世家大族找上他,希望利用通榜制度,让本族子弟通过科举。
这些人送的厚礼,崔文翰不在乎,然而人脉却很关键。
如今褚遂良外放,他在朝中的处境非常艰难,很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晋升了。
所以每一份人脉,都有可能成为他将来升官的阶梯。
长孙无忌却让他改了通榜,只有一小部分世族子弟上榜,还排名靠后。
崔文翰再想利用主考官权利,让他们中举,已失去法理上的可能,也就只剩泄露考题一条路。
世家派系与其他两派不同,虽以长孙无忌为首,其实更多的考虑自家利益。
百年世族,见过太多风风雨雨,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盟友,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他们不会管是不是长孙无忌命令。
倘若无法兑现诺言,他们只会报复他崔文翰。
得罪这么多世族权贵,比得罪长孙无忌更加严重。
长孙无忌还会顾忌些名声,顶多把他贬出长安。
这些世族却不讲这些,只需一人踩一脚,他就将万劫不复。
所以他别无选择。
况且,此事虽有风险,却和这么多世族在一条船上
长孙无忌虽不情愿,却因通榜之事,和他绑在一起。
所以此事看似危险,却有这么多大人物为他保驾护航,他这才决定冒险一搏。
二月十二,科举如期举行。
唐朝时期,科举并无专门贡院,考试地点位于尚书省。
吏部官员们,提前将一些官署空置出来,加以装修,当做考生们的考场。
这个时期,考生们并非单独在狭小的空间考试,而是共坐在几间宽敞的大堂内。
除了考官巡视,狄仁杰等督考官也在大堂内逡巡视察。
狄仁杰巡视的屋子,是丙二考场。
考场内,他认识的人只有杜易简一人,不过他却并未留意杜易简,只将目光放在几名世家子身上。
当他瞧见这几人奋笔疾书时,脸上露出了微笑。
三场考试连着考,只有中间一天下了场小雨,其他一切顺遂。
到了二月下旬,考官们已阅卷结束,众人一番商议后,定好中榜名单,交到崔文翰手中。
因乙第难度降低,这次中举之人多了不少,进士科三十多人,明经科八十多人,超过一百。
崔文翰见内定的世家子全在其中,便准备将考状拿去吏部。
忽然间,他在名单中看到一个名字,高有道。
这个人他记忆深刻,当年是他亲自阅的卷,亲自刷下去的。
这样的人,绝不能上榜,否则会把当年之事抖出来。
他没有半点迟疑,将高有道的名字划了个叉,命考官们重新找一人替代。
等新的榜单列好之后,他这才将进士名单拿到吏部。
到了下午,吏部将名单拟好奏章,由吏部尚书许圉师,亲自送到了甘露殿。
李治拿起奏章仔细看完,不由愣住了。
因先前通榜原因,他原以为世家派有所察觉,会收敛几分。
却不想,进士名单中,大半都是世家子弟,且全部名列前茅。
高有道则如他所想,不在名单之内。
李治微微一笑,在奏章上写下一个“可”字,命许圉师直接送往中书省拟诰。
数日之后,进士名单,在吏部别院南墙之上放榜。
南墙周围,早已被考生们挤得水泄不通。
卢照邻忽然大笑一声,道:“哈哈,我高中了!”
转头一看,却见杜易简和高有道脸色苍白,急忙收了笑容,朝两人道:“两位仁兄,你们未上榜吗?”
杜易简咬牙切齿道:“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哪能有我们的名字?”
他怨愤之下,也迁怒到卢照邻身上,显然在说,你不过也是凭着世家出身,才能上榜。
卢照邻脸上怒气一扫而过,体谅到他此刻心情,压住怒气,道:“别生气,我请你们喝酒,来年还有机会。”
高有道拍了拍杜易简的肩膀,笑道:“卢兄说的是,何必沮丧,来年再考就是。”
杜易简诧异的望着高有道。
“高兄,你……”
便在这时,旁边传来一道嗤笑声。
“哟,这不是襄阳儿和湖州儿吗?瞧你们脸色这么好,一定是高中了吧,不知中了第几名啊?”
来人正是以韦待举为首的几名世家子。
卢照邻喝道:“韦待举,你不过是靠着提前得到试题,这才中举,休要张狂!”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周围众人侧目。
韦待举大怒道:“小妇养的,你可有证据?若是没有,别怪乃公去雍州府告你!”
卢照邻正要再说,一道冷冷的声音忽然传来。
“卢郎君,你刚才说什么?”
卢照邻转头一看,不由悚然一惊。
只见人群分开,几名官员走了过来,为首之人正是崔文翰。
卢照邻不敢再说,拱手道:“学生卢照邻,拜见崔郎中。”
崔文翰哼了一声,面向众人,朗声道:“诸位考生,你们都不要灰心!科举名额有限,一年只有这么多。只要你们继续努力,将来何愁没有金榜题名之日?”
周围众考生一阵窃窃私语,不少人转身离开了。
崔文翰又道:“进士之人,也不要高兴太早,你们进官场是为君分忧,替民办事,记住你们身上的职责,将来谁敢以公谋私,贪污受贿,崔某第一个不饶他!”
众进士齐声道:“谨记座主之言。”
唐朝时期,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进士之人,都相当于主考官门生。
崔文翰微笑道:“很好,圣人恩旨,召所有进士前往皇宫觐见,你们先去换衣服吧。”
众进士大喜,纷纷跟着崔文翰去了。
卢照邻看了看杜易简,又看了看高有道,叹道:“两位仁兄,我先去了,等面圣之后,再来找你们。”
高有道拱手道:“卢兄请便。”
不一会,进士们换好衣服,全都朝皇宫而去。
每人骑着匹马,身穿红色袍服,策马排成两队,行在宽阔的朱雀街上,身边还有金吾卫陈列仪仗。
周围则尽是围观的百姓们,有人趁机朝身边儿子道:“阿宝,瞧见没,以后想像他们一样威风,可要努力读书啊!”
吏部别院外,杜易简将自己袖中的行卷拿出来,撕了个粉碎。
高有道则在一旁轻声安慰他。
便在这时,一道宏亮的声音远远传来。
“高郎君,最近可好?”
高有道转头一看,只见一名雄壮男子走了过来,正是薛仁贵。
“薛将军,我,哎,我还是没考中……”高有道微微有些窘迫。
“那你还打算考吗?”薛仁贵问。
“当然。”
薛仁贵微笑道:“那就好,你也不用等明年了,现在就随我入宫,重考一遍吧。”
高有道错愕道:“现在?”
薛仁贵点点头,沉声道:“这是圣人旨意,还有杜易简郎君,你也随我一同入宫,重新参加一次殿试。”
第70章 朝堂讯问
崔文翰带着一众进士,穿过承天门大街,来到承天门时,一名官员来到他身边。
“崔郎中,来相要见您。”
崔文翰心中一沉,跟着那官员绕过一间官署,只见来济正站在署檐下,面无表情的望着他。
崔文翰走过去,拱手道:“来相。”
来济冷冷道:“崔文翰,还记得我那天跟你说过的话吗,让你不要后悔!”
崔文翰微微变色,道:“出什么事了吗?”
来济一字字道:“圣人刚刚下旨,要在偏殿再来一场考核,亲自考察所有入榜进士。”
崔文翰失声道:“什么?这不合祖制啊!”
来济冷冷道:“还不明白吗?太尉早就告诉过你了,圣人一开始就另有目的,你这蠢货,还不知死活的跳进去!”
崔文翰急道:“来相,救我!”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