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35节
刘仁愿默然不语。
他要想走早就走了,只是担心无法将杀死唐军的虾夷人带回去,难以向皇帝交代。
“男鹿酋长,这是我最后一次向你说出这句话了,交出虾夷正雄和他的手下,你若现在不交,下次我亲自领军来到虾夷地,你可别后悔!”刘仁愿冷冷威胁。
虾夷男鹿握紧拳头,心中犹豫不定。
祚荣负手道:“虾夷酋长,这位是营州的刘副都督,他说出的话,你最好认真对待。”
虾夷男鹿微微一惊,慢慢转过头,看向虾夷正雄。
后者惊惧不已,叫道:“族长,我可是奉您的命令,才对唐人动手啊!”
男鹿大怒,道:“将他拿下。”
顿时有虾夷侍卫上前,正雄还想反抗,很快被石锤给捶死,脑袋都被砸变了形。
刘仁愿面不改色,道:“还有他的部下。”
虾夷男鹿咬了咬牙,道:“为了袭击唐军,正雄率领的一千虾夷人,只有三百多人回来了。”
刘仁愿道:“那三百多人的人头,我也要带走。”
虾夷男鹿道:“若是我将人头交给你,你们将来不得再报复我虾夷!”
刘仁愿道:“我不能答应你。”
虾夷男鹿又惊又怒,叫道:“虾夷人不受屈辱!”手握刀柄,似乎就要动手。
祚荣盯着虾夷男鹿握刀的手,冷冷道:“刘副都督不答应你们,是因为他做不了决定,此事只有皇帝陛下才能做决定。”
他已蓄势待发,只要虾夷男鹿拔刀,他就有把握在一瞬间,将他制服。
刘仁愿道:“不错,我只能答应你们,会向陛下求情,不再惩罚你们虾夷。”
虾夷男鹿沉默良久后,终于松开了握刀的手,道:“好,我答应你们。”
虾夷地西边某处偏僻的海湾处,停泊着一艘大船,正是被劫夺的唐军战船。
船上有激烈的打斗痕迹,还有大量血迹。
根据虾夷男鹿的说法,虾夷人是在夜间偷袭的唐军战船,唐军抵抗顽强,若非他们使用一种涂毒的吹箭,很可能失败。
盔甲已经被搬回了战船,虾夷男鹿也命人送来三百多颗人头,堆放在战船之上。
刘仁愿随行的一百名手下,此刻也都上了船。
临行之前,虾夷男鹿站在码头,朝刘仁愿道:“我已完成了您的要求,不知我们联手对倭国的事,可否进一步详谈?”
虾夷人虽三面环敌,但他们最大的愿望,却是能攻入倭国本州岛,占据这片温暖的土地。
刘仁愿道:“等我回去后,会向陛下提此事,你们等消息便是。”
虾夷男鹿急忙道:“倭人正在征幕新兵,还请上告皇帝陛下,要动手就得尽快啊!”
刘仁愿点头道:“知道了。”命手下扬帆起航,朝着新罗方向航行。
祚荣有心结交刘仁愿,带着人驾驶着靺鞨的几艘小船,一路护卫在旁边,准备护送刘仁愿前往营州。
数日之后,刘仁愿的战船抵达新罗。
新罗王子金仁问,亲自率领三千新罗水军,想要护送他返回熊津港。
刘仁愿本想拒绝,金仁问却告诉他,如今倭国陷入混乱,海上出现很多倭国海盗,非常危险。
刘仁愿详细询问情况,才知因为中大兄对宝女王手下贵族,进行铁血镇压。
不少倭国贵族逃到了百济,投靠宝女王,这导致扶余义慈的力量越来越强,如今又能与福信分庭抗礼。
刘仁愿遂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在靺鞨人与新罗人护送下,很快抵达熊津港。
见到姜恪后,将军械交给他,让他送去给扶余福信。
随后坐船继续启程,又过几日,终于返回营州。
此时已到五月,气候越来越温暖。
原本刘仁愿觉得营州算得上苦寒之地。
然而去了趟虾夷地后,才觉得营州简直称得上风和日丽,和风日暖。
刘仁愿也顾不得休息,一路来到都督府书房外,准备向刘仁轨汇报情况。
正要推门进去时辰,却听到里面传来高侃的声音。
刘仁愿大喜,推门进入屋中,只见屋中站着一名挺拔精干的男子,不是高侃是谁?
“哈哈,老高,你这次可错过了一场大战。”他锤了高侃胸口一下。
高侃瞧见他后,也很欣喜,笑道:“还以为你在虾夷回不来了。”
刘仁愿神色一正,朝刘仁轨下拜道:“都督,末将任意妄为,给您添麻烦了,还请都督责罚。”
刘仁轨打量着他,道:“还是先说说你的收货吧,老夫可不信,你肯空手而归。”
刘仁愿咧嘴一笑,道:“卑职已将三千军械,交给了姜将军,还将那些杀害我唐军的虾夷人人头,都给带回来了。”
第383章 薛仁贵的阳谋
刘仁轨对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挥了挥手。
“下去休息吧。”
刘仁愿道:“卑职不累。”转头朝高侃问:“高兄,你不是被陛下派去瀚海都护府吗?那里的事解决了吗?”
高侃道:“遇到了些麻烦,正想向都督调一万兵马。”
刘仁愿愣道:“要调兵?难道东突厥人要作乱?”
高侃道:“现在虽不会,但确实已有作乱倾向,故而需得防范于未然。”
刘仁愿迟疑了一下,道:“眼下营州即将对倭国对手,兵马怎能轻调?”
高侃道:“我只是想将属于瀚海都护府的一万骑兵,调回云中。”
刘仁愿顿时不乐意了。
他在虾夷这般奔波,就是为了促成虾夷与大唐联手,共同讨伐倭国。
如今倭国正是混乱之时,只需皇帝一道旨意,营州就能发兵倭国,怎能这时候分散兵力,去管瀚海的突厥人?
“高兄,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朝廷重心在倭国。你也说了,东突厥之事,并不急,可以先放一放。”
高侃道:“事也有内外之分,突厥人之患在内,应优先解决。”
刘仁愿道:“我看高兄是急着立功,分不清主次了。”
高侃皱了皱眉,没有做声。
原本他在营州,被皇帝调去瀚海都护府,错过了熊津港大战,功劳被姜恪给抢了。
眼瞧着姜恪和刘仁愿都因为此功,封了大将军,他心中自然不好受。
偏偏刘仁愿得了便宜,还出言讥讽。
正当他要发作时,刘仁轨咳了一声,道:“你们要吵,别在我这里吵,去跟陛下说!”
高侃愣了一下,道:“您的意思是?”
刘仁轨道:“瀚海都护府的事,是陛下亲自委派,你要增兵,老夫也不敢擅决,所以你还是回京一趟,向陛下禀告情况为好。”
“仁愿,你也回京一趟,将虾夷的情况跟陛下说明。”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领命。一路策马南行,回到长安时,已到了五月中旬。
这一路上,刘仁愿听高侃提到皇帝派出一位使节,正在出使倭国,心中有些焦急,怕皇帝不打倭国了。
进长安城后,他马不停蹄,直奔皇宫,高侃自然不愿落后,也跟他一起进了宫。
两人进入朱雀门后,沿着承天门大街一路疾行,很快来到承天门外通传。
没过多久,内侍小楼奉王伏胜之命过来,引着两人进入太极宫。
皇帝并不在甘露殿,两人跟着小楼一路向北,很快来到临湖殿,在百步之外的一处廊厅处,停了下来。
远远看去,观水台上,已被改造成一处露天的办公场所,龙椅面朝南海池,风景秀丽。
几名内侍宫人举着云伞,站在龙案后面,遮阴挡阳。
皇帝却并未坐在龙椅上,而是站在不远处的围栏前,凭栏而立,怀里抱着太平公主。
栏杆前的池水前,咕噜咕噜不断冒着气泡,一群五颜六色的鱼儿正在水面上跃动,鲜活可爱。
这些鱼便是唐朝最为名贵的鱼,锦鲤。
唐朝锦鲤名贵到什么程度呢?不仅不能吃,就连贩卖锦鲤,都要打六十大板!
原因不仅仅是锦鲤寓意吉祥,充满神秘色彩,还因为它叫“鲤”鱼,和“李”相通。
这些鲤鱼如此兴奋的在水面上跃动,是因为李治正在给它们喂食。
喂的吃食,是武媚娘亲手做的一种桂花糕饼。
李治将捏碎的糕饼,扔到池子里,顿时引起一片哄抢,他怀里的太平公主就会“咯咯”直笑。
太平公主也要喂,小手一甩,手中的糕饼碎屑,根本扔不远,都落在栏后的草丛上了。
父女俩喂的正起劲,王伏胜来到李治身边,低声道:“陛下,两位将军都过来了。”
李治侧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将太平公主递给了江保傅。
“太平,你先回立政殿吧,耶耶要处理点政事。”
太平公主问:“那耶耶晚上过来吗?我可以陪耶耶下棋。”
其实太平公主根本不会下棋,只知道将棋子摆来摆去,玩着玩着,就变成过家家了。
李治摸了摸她的小脸,道:“今晚耶耶要去蓬莱殿,你让母亲陪你玩吧。”
太平公主道:“那我用了晚膳,能去蓬莱殿找耶耶玩吗?”
李治皱了皱眉,没有做声。
一旁的江尚宫忙道:“公主殿下,待会奴婢陪您玩吧。”
太平公主年纪虽小,却很会看大人脸色,她瞧出李治不可能陪她了,只好应了一声,趴在江保傅肩上,很快被抱走。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