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26节
杜正伦皱眉道:“卢兄,你到底怎么了?难道还信不过我?”
卢承庆沉默良久,道:“这两天,我一直睡不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杜复的事。”
杜正伦哼道:“此人完全是为了私怨,诬告于我,陛下都处置他了,卢兄何必放在心上?”
卢承庆望着他,道:“你就不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劲吗?”
杜正伦道:“哪里不对劲?”
卢承庆沉声道:“为何那天朝会上,陛下在迁调诰书上,划掉了你我名字?”
杜正伦心中一凛,强笑道:“陛下也许另有安排吧。”
卢承庆道:“你不觉得时间太巧合了吗?”
杜正伦不做声了。
卢承庆又道:“还有,那天朝会上,李义府、长孙诠、李敬玄这些人,为何忽然都帮杜复说话?”
杜正伦心中一沉,这些事情,确实有些古怪。
卢承庆凝视着他,道:“杜兄,我还得到一个消息,陛下在朝会结束之后,召见过狄仁杰。”
杜正伦脸色一白,道:“难道陛下让狄仁杰暗中调查?”
卢承庆道:“你这两天,可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杜正伦怔怔道:“没有。”
卢承庆叹了口气,道:“总而言之,你还是小心一些为好,老夫言尽于此,告辞了。”转身便要离去。
杜正伦忽然喊住他:“卢兄!”
卢承庆转过头,并未说话,只一瞬不瞬的望着他。
杜正伦深吸一口气,道:“杜隆的事,我一直都是知道的。”
卢承庆眼中闪过一道失望之色,仰首叹道:“果然如此。”
杜正伦急道:“卢兄,倘若……陛下真的让狄仁杰暗中调查,你说我该怎么办?”
卢承庆低沉着声音,道:“老杜,去向陛下坦承罪状吧,陛下看在你往日功劳,应该会网开一面。”
杜正伦嘴唇颤动了一下,没有做声。
卢承庆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杜正伦沉默良久后,吩咐道:“来人,叫杜隆过来见我。”
……
“陛下,杜隆刚刚去了一趟杜府,见了杜正伦一面,回府之后,他便开始收拾府中财物,似乎准备离开长安。”
“哦?”
李治坐在榻几前,几上摆着围棋,他手中拿着一本棋谱,一边翻看,一边听王伏胜汇报。
“伏胜,你说杜正伦是不是已经知道朕在查他了?”他抬头问道。
王伏胜想了想,道:“臣以为他应该是闻到点味儿,故而做一些布置。”
李治点点头,道:“派人盯着杜隆,等他离京之后,秘密逮捕。”
王伏胜应诺一声。
李治抬头望着北面,道:“薛仁贵应该已经到漠北了吧?”
王伏胜微笑道:“以薛将军一贯风格,此刻肯定到了漠北,也许已经控制住了白马商社呢。”
李治“嗯”了一声,道:“狄仁杰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王伏胜笑道:“狄寺卿奉陛下之命,暗中调查此事,手段极为隐蔽,连臣手下的密探,都差点察觉不到呢。”
李治看了他一眼,道:“也就是说,他调查动作,还是没能瞒过你?”
王伏胜笑道:“臣也不知他具体的调查过程,只知道他见了哪些人?”
“哦,他见了谁?”
王伏胜道:“一人叫史三郎,也是漠北一位大商,建立了三郎商社,当初与杜隆还是合作伴当。”
李治若有所思道:“这名字朕好像听过。”
王伏胜笑道:“陛下,那史三郎是史诃耽的孙子,当年查办长孙羊时,您曾下旨,将史诃耽的府邸,还给他。”
李治点头道:“朕想起来了,此人看来是继承了史诃耽经商的天赋,他的商社开的如何?”
王伏胜道:“也是个大商社,不过他只做马匹和石炭的买卖,发展速度远比不上白马商社。”
李治道:“能够有分寸,这很好。狄仁杰还见了其他人吗?”
王伏胜道:“还有一人,原本是西域大商,后来经营漠北,名叫安烈,与史三郎是朋友,他夫人是金燕。”
李治摸了摸下巴,笑道:“朕记得他,狄仁杰倒是挺会找人。”
王伏胜笑道:“臣估摸着,狄寺卿那边,也许已经都查清楚了,只等薛将军的消息。”
李治点点头,道:“伏胜,坐下来,跟朕弈一局。”
王伏胜微笑道:“就怕臣的棋艺太差,扫了陛下的兴致。”
李治笑道:“不必谦虚,朕听小楼说了,你最近苦练围棋,想必进步也不小。”
小楼是李治端茶的内侍,也是王伏胜的徒弟,嘴巴很碎,李治经常找他询问一些后宫里的消息。
王伏胜笑着应了一声,小心翼翼的在李治对面,弯腰屈身,陪着李治对弈了一局。
李治如今棋力很高,王伏胜竭尽全力,依然输给了李治。
不过他棋艺确实不错,尤其擅长缠绕战术,李治赢得也并不轻松。
最近几日,政务都很多,李治今日也有几分疲倦,泡了个汤浴,便早早睡下。
第377章 上元节灯会
次日清晨,李治早早起来,先围着西海池跑了个步,就近在紫云阁洗了澡,换了新衣服,信步来到立政殿。
正处理政务时,内侍来报,高有道求见。
这已是高有道第三次求见了。
李治知道他是为杜复求情,故而都没有理会,挥手道:“就说朕没功夫见他。”这次也依然拒绝。
正殿外突然进来一名内侍,在王伏胜身边耳语了几句。
王伏胜目光一亮,来到李治身边,笑道:“陛下,薛将军派人传来消息,白马商社已经控制住了。”
李治赶忙喊住那名传话的内侍,道:“让高有道过来见朕吧。”又朝王伏胜吩咐道:“传狄仁杰觐见。”
高有道就在隔壁偏殿,很快就过来了。
正如李治猜测,他是因杜复之事面圣。
“陛下,杜校书的检举信……”
李治抬手打断道:“高卿,朕知道你的来意,杜复的检举信也没有问题。”
高有道愣道:“那陛下为何……”
李治道:“简单来说,朕故意将他关起来,是为了暗中调查此事。你且在一旁等着,狄仁杰马上就到。”
高有道心中一振,道:“是。”垂手立于一旁。
李治继续处理着政务,半个多时辰后,狄仁杰便来了。
李治抬头道:“狄卿,薛仁贵那边已经处理好了,你这边查的怎么样?”
狄仁杰拱手道:“回陛下,臣已查出白马商社犯下八桩大罪,其中还有人命案。”
李治面色微沉,道:“杜正伦可参与其中。”
狄仁杰道:“有三桩案子,都与杜侍郎有关。”
李治默然良久,挥手道:“行了,可以收网了。高卿,你和狄卿一起去大理寺,把杜复放出来吧,向他解释几句,就说此案结束后,朕会补偿他。”
高有道赶忙道:“臣领旨。”两人一起离开。
大理寺内,李元芳早已点齐五支人马,蓄势待发。
当狄仁杰领着圣命回来后,这五支人马当即出动,分别抓捕白马商社与洹水杜氏的所有涉案之人。
高有道则来到狱中,将情况与杜复说明。
杜复听到皇帝要抓捕杜正伦后,大为惊喜,出狱之后,也顾不得洗澡换衣服,直奔洹水杜氏。
洹水杜氏的聚居地在崇德坊。
北街三条大街、六条小巷,占地三百多亩的土地上,所有屋宅,皆是洹水杜氏的产业,故而这一片街道,都被称为杜街。
杜街有五座最豪华的府宅,分别是杜正伦的府邸,还有他两个兄长、两个弟弟的府邸。
这四人也都是官场中人,在杜正伦人脉帮衬下,五人这几年在官场上也很顺畅,被并称为“五杜”。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洹水杜氏子弟,也都因为杜正伦的缘故,在长安城得到一座宅邸,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许多杜氏子弟根本不做活计,平日里游手好闲,每天只需去五杜府邸奉承几句,全靠他们接济过活。
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结束了。
原本繁华热闹的杜街,此时一片混乱,大理寺衙役们如狼似虎,将杜门之中有罪之人,全部逮捕。
一时间,驴嘶马鸣,鸡飞狗跳,还夹杂着妇人的嘶喊声、孩子的哭泣声。
杜复望着眼前的一切,竟感觉格外的熟悉,当年京兆杜氏被抄家时,不也是这样一副光景吗?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杜正伦,你可曾后悔掘我杜固,夺我产业?他心中呐喊道。
人群太过混乱,杜复瞄了半天,也没有瞧见杜正伦,倒是在街对角看到几人,分别是长孙诠、小吴王和贺兰敏之。
三人都骑在马上,默默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脸色都有些复杂。
他们对杜正伦并无仇恨,只是在杜复的谋划下,卷入此事。
长孙诠已经知道杜复是背后推手,李吉和贺兰敏之却还不知道。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