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79节

  不一会,新城公主便来到殿内,朝武媚娘见了礼。

  “妹子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武媚娘抬手示意。

  新城公主是个急性子,开门见山道:“嫂子,昨天夜里,大堂兄来到府中,跟良人和小妹讲了一件朝堂旧事,小妹觉得有些意思,便想跟您也说说。”

  武媚娘目光微闪,道:“国舅见多识广,他讲的故事必定有趣。”朝张多海打了一个眼色。

  张多海挥了挥手,屏退所有下人,随即自己也退下。

  当他关上门时,刚好听到新城公主的一句话。

  “这个故事,要从高昌国被灭说起……”

  ……

  两日后,天空明媚,万里无云。

  因气候寒冷,李治最近一阵子都在寝殿处理公务,今日天气好,便选择在临湖殿办公。

  王伏胜小心侍立一旁,端茶倒水,整书磨墨。

  过了好半晌,李治终于处理完桌上的政务,伸了一个懒腰,问道:“伏胜,什么时辰了?”

  王伏胜道:“回大家,刚过巳时三刻。”

  李治喝了口茶,见时辰还早,便来到临湖殿观水台前,欣赏着水面风景。

  忽然间,水波荡漾,远处划过来一艘乌篷船。

  李治眨了眨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南海池虽与其他两池相连,水面宽阔,可以行船。

  但李治的几位嫔妃中,并无人喜欢坐船,故而这么多年来,他从未看到过,有谁在水上行船。

  李治紧紧望着那艘乌篷船,只见小船缓缓朝他靠近。

  船头竟有一名穿着绿色荷裙的少女,头上戴着花环,一副小家碧玉的气质,正荡着船儿,朝李治划了过来。

  那女子容貌秀丽,并不逊色于李治后宫的几位嫔妃,而且年纪轻轻,二八年华,更显得清纯活泼。

  不一会,那少女将船划到李治岸边,隔着围栏,朝李治盈盈一拜,道:“奴家拜见陛下。”

  李治道:“你是何人,朕为何从未见过你?”

  那少女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道:“陛下,您不识得奴家了?”

  李治仔细打量着她,隐隐觉得有几分熟悉。

  那少女怕李治认不出自己,将头上花环拿了下来,在原地转了一圈,露出一个甜甜微笑。

  李治终于认出来了,笑道:“是敏柔啊,都长这么大了。”

  那少女正是贺兰敏之的妹妹,贺兰敏柔。

  “陛下,快上来,奴家带您去一个地方。”贺兰敏柔朝他招了招手。

  李治道:“等会,朕先问你,这艘船你从哪里来的,怎地在南海池上划船?”

  贺兰敏柔道:“这船是姨母给奴家的,让奴家载着陛下过去。”

  李治愣了一下,道:“媚娘?”

  贺兰敏柔点点脑袋,笑道:“陛下,快上来吧,姨母正在前面等着您呢。”

  李治略一迟疑,跨过围栏,跳上小船,王伏胜和两名内侍也跟了上来。

  贺兰敏柔当即摆动着两只船桨,调转方向,朝着远处划了过去。

  李治见她小小年纪,竟将一艘船控制的稳稳当当,不由笑道:“敏柔,你还会划船吗?”

  贺兰敏柔解释道:“是阿娘教奴家的,阿娘喜水,经常带着奴家和兄长到渭水上玩耍。”

  李治笑着点了点头。

  贺兰敏柔看了李治一眼,见他负手站在船尾,凝望着水面,问道:“陛下,您也喜欢水吗?”

  李治摆摆手道:“不必这般生分,你是媚娘的外甥女,叫我姨父便是。我自然是喜水的,不然也不会在临湖殿办公了。”

  贺兰敏之甜甜一笑,道:“姨父,我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哟。”

  李治侧头笑道:“哦,什么秘密?”

  贺兰敏柔将手搭在嘴边,低声道:“听母亲说,姨母小时候曾掉入水中,所以很害怕水哟。”

  李治愣了一下,道:“是吗?朕和她坐船过大河时,倒并未注意。”

  贺兰敏柔嘻嘻一笑,道:“姨母很少表现出来而已,平日里,非必要时候,她从不坐船。”

  李治仔细一想,过蒲津渡时,武媚娘确实把自己喊到了船舱,不愿站在外面。

  “敏柔,关于你姨母的秘密,你还知道什么吗?”李治问。

  “这个嘛,人家想想,姨母喜欢飞白体的书法,喜欢一种叫素描的绘画技巧,喜欢骑马、蹴鞠、射箭,喜欢酿酒、药膳、沐浴……”

  李治听得一愣,这其中的一些爱好他是知道的,比如素描,就是李治教给她的,书法、酿酒、药膳,李治也知道。

  却不想武媚娘还喜欢骑马、射箭、沐浴、蹴鞠。

  “敏柔,这些你都是怎么知道的?”

  李治非常好奇,他与武媚娘相处的时间这么久,对她的了解,似乎还比不上这小姑娘。

  “都是阿兄告诉我的。”贺兰敏柔声音忽然变得低落了。

  “贺兰敏之吗?”李治喃喃道。

  “姨父,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贺兰敏柔用恳求的目光,望了过来。

  “说吧,想要朕帮你做什么?”李治微笑道。

  “阿兄被姨母禁足一年,最近整个人都像丢了魂,常常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也不怎么吃东西。再这么下去,我怕阿兄会抑郁而死。”贺兰敏柔可怜兮兮的道。

  李治眉头一皱,道:“他犯错被你姨母禁足,若是因此就这副模样,只能说明,他平日被娇惯太狠了。”

  贺兰敏柔急道:“阿兄犯错被禁足,那是应该的。可他精神颓废,并非禁足之故。”

  “那是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姨母厌恶他。”

  “就为这个?”

  “是啊,阿兄最看重姨母对他的评价了,他一直努力读书,学习骑马射箭,都是为了得到姨母的夸赞!”

  李治心想,应该是整个武府都对贺兰敏之骄纵,只有武媚娘对他严厉,所以让他变得,只看重武媚娘的评价。

  “敏柔,你兄长平日对你很好吗?”

  贺兰敏柔用力点了点脑袋,道:“以前在江南贺兰家时,很多人欺负我,都是阿兄保护我。”

  “现在呢?”

  贺兰敏柔认真的道:“阿兄一直对我很好,以前现在都一样。”

  李治沉默了一会,道:“你是希望我帮你阿兄说话吧?”

  贺兰敏柔连连点头,道:“其实我看得出来,姨母不喜欢阿兄,只因姨父您不喜欢。只要姨父夸赞阿兄几句,姨母就会对阿兄好一些了。”

  “那你知道我为何不喜欢你阿兄吗?”

  贺兰敏柔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道:“因为阿兄曾经在宫里胡闹,冲撞了公主殿下。”

  李治笑道:“好罢,看在你的面子上,姨父帮他这一次。”

  贺兰敏柔满脸喜色,道:“改日敏柔跳拓枝舞给姨父瞧,姨母都夸我跳的好呢!”

  李治微笑道:“好,那姨父就等着了。”

  贺兰敏柔兴奋之下,小船都被她划得更快了。

  不一会,控制着小船,来到西海池,接着又荡到了北海池。

  远处忽然出现一座石桥,桥后竟有一座四层高的大船。

  只因船头太高,过不了桥,故而停在石桥另一侧。

  随着小船靠近,李治在大船船头上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是武媚娘。

  李治这次留心观察,发现武媚娘虽站在船头,却距离船檐有一段距离。

  看来贺兰敏柔没说错,她其实很怕水。

  小船从桥底过去后,很快来到大船旁边,大船上放下跳板,李治几人得以上船。

  武媚娘早已带着随从,来到一层迎接李治。

  李治进入一层舱厅后,更觉得此船宽阔,和他看到过的楼船类似,然而其精美奢华,又远胜楼船。

  “媚娘,这艘船哪里来的?”他一边打量着舱厅,一边问道。

  武媚娘引着他朝二层而去,边走边说。

  “这船本在洛阳宫,去年才运调到长安,一直停在金水河的一个小湾。平日也无人去管,妾身前几日在后花园闲逛时,发现此船,觉得甚是有趣,命人清理干净,今日便带陛下参观一番。”

  李治心中一动。

  若不是贺兰敏柔刚才那番话,他也许就相信了武媚娘这番话。

  武媚娘怕水,平白无故,绝不会主动和自己游船,这中间一定有什么缘故。

  他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很快来到二层,更觉此船之精美,问道:“此船是何来历?”

  武媚娘笑道:“陛下知道杨广下江南所乘之船吗?”

  李治微微一凛,道:“这是杨广乘坐的龙船?”

  武媚娘道:“并非杨广坐的那艘龙舟,而是萧皇后乘坐的‘翔螭舟’,这艘船是备用,故而一直放在洛阳宫。”

  杨广当年修建好大运河后,便命人用楼船,改建出四艘大船。

  一艘他自己乘坐,命名为龙舟,另一艘稍小一些,由萧皇后乘坐,名为翔螭舟。

  另外,还有两艘备用船,原本准备带在路上换乘,后来因杨广心急,等不及那两艘船修好,便提前出发。

  故而这两艘备用的大船,遗留在了洛阳宫。

  后来杨广被杀,天下大乱。

首节 上一节 379/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