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35节

  李贞摇头道:“还没有,许多大臣依然在反对。”

  燕太妃恼道:“他们为何反对?”

  李贞道:“他们拿出先帝下达过的旨意说事,不准亲王在京师任职。”

  李吉听到此话,也点了点头。

  他被册封尚辇奉御时,也有人反对,不过因他年纪小,官职低,反对声音较小,皇帝没有理睬。

  燕太妃哼道:“陛下这么安排,自有道理,他们就爱聒噪。都是哪些人反对?”

  李贞道:“都是些老臣,国子监祭酒令狐德棻、谏议大夫敬播等人。”

  燕太妃道:“果然是倚老卖老。”

  李贞笑道:“母亲也不必生气,他们也是为国家着想,况且陛下行事自有主见,不会受大臣轻易左右。”

  燕太妃笑道:“那倒也是,陛下连田制都改了,岂会听他们这些老顽固的话?”

  转头朝李吉笑道:“吉儿,快让华儿和芸儿进来,我们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呢。”

  李吉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李贞也离开吴王府,朝工部而去。

  ……

  “吱呀”一声,张文瓘推门进入阎立本的办公房,朝他拱手道:“阎公,您找我。”

  阎立本只“嗯”了一声,低头处理着公务,没有做声。

  张文瓘静待良久,腿都站酸了,阎立本却还是一语不发,只好问道:“阎公,您找下官有什么事吗?”

  阎立本头也不抬,道:“张郎中,自陛下下旨恢复秦岭林木后,我一直把此事全权交给你,从未插手,是不是?”

  张文瓘忙道:“属下一直感激阎公对我的信任。”

  阎立本终于抬起头,缓缓道:“你在永徽初年,就曾担任水部员外郎,后来因兄长在户部任职,主动请求外放,朝中像你这般品性的官员,已经不多了。”

  张文瓘道:“阎公过誉了。”

  “从这件事中,我以为你是个办事有分寸的人,懂得尺度,故而从不干涉,可你办差,却越做越过头了。”阎立本语气渐渐改变。

  张文瓘惊道:“您的意思是?”

  阎立本沉声道:“自你担任虞部郎中后,便日日带人在秦岭巡视,遇到房屋就拆,也不问是谁的屋子,可有此事?”

  张文瓘苦笑道:“也不是每日,属下三日才去一次。”

  阎立本抬了抬眼皮,道:“那就是有了。”

  张文瓘正色道:“下官也是职责所在,陛下下旨,要尽快恢复秦岭植木,臣自然不能再让人在山上修屋建园了!”

  阎立本淡淡道:“老夫知道,在秦岭建屋,不合规制。可这是多年形成的风气,建宅之人,多是朝中公卿。你如此施为,知道得罪多少人了吗?”

  秦岭向来被称为华夏龙脉,气运之地。

  尤其是其中两座山峰,终南山和太白山,最受长安权贵青睐,纷纷在山上修建林院,偶尔过去住上几日,修身养心,以揽气运。

  不少人修建房屋,都是就地取材,对秦岭造成很大破坏。

  张文瓘当上虞部郎中后,便开始拆屋行动。

  因他是奉旨办事,别人不敢明着阻拦,暗地里却都恨上了他,用了不少手段对付他,却都被阎立本给挡住了。

  张文瓘拱手道:“下官知道,若非阎公帮我挡住那些人的攻击,我根本无法专心办事。”

  阎立本叹道:“老夫虽是宰相,也不是什么都能帮你挡住。你行事也该有个分寸,怎么连越王为燕太妃修建的避暑园子,也要拆呢?”

  张文瓘愣道:“卑职办差,一向一视同仁,若只有燕太妃园子不拆,别人如何能够服气?”

  阎立本道:“越王刚刚被册封三公,亲王之中,只有他独享此荣,可见陛下对他的信任,若是他去陛下面前告你,只怕我也保不住你。”

  张文瓘迟疑了一下,道:“听说越王殿下一向通情达理,他若是知道了,应该能够体谅吧。”

  阎立本瞪眼道:“那是他修建给母亲安养晚年的园子,你让人家如何通情达理?”

  张文瓘试探道:“他来找过您了吗?”

  阎立本点点头,道:“他没有直接去找陛下,已经是留了情面。”

  张文瓘道:“那您的意思呢?”

  阎立本道:“你继续拆屋的行为,老夫依然支持,不过太妃的园子就绕过去,可好?”

  张文瓘低声道:“若是如此,这差事下官没法做了,请阎公另选高能吧!”

  阎立本一拍桌案,怒道:“你这是威胁老夫吗?”

  张文瓘昂首道:“下官不敢。只是若绕过燕太妃,其他人必定闹事,下官无法再理直气壮的与他们争辩了。”

  阎立本见他盎然不惧,心中不怒反喜,心中实为喜爱他的品性,沉吟片刻,捻须道:“这样吧,园子你先别拆,老夫去试探一下陛下的意思。”

  张文瓘拱手应是,告退离开。

  阎立本埋首继续处理政务,等手头事处理完了,起身出了屋子,朝一名令史询问时辰。

  那文吏道:“回尚书,已过了正午。”

  阎立本点了点头。

  皇帝这时候在用膳,膳后还要午睡,于是让那令史帮他去朱雀街上买两个胡麻饼,反身回去,继续忙碌。

第319章 皇帝退步了?

  一直忙到未时中旬,阎立本才起身朝着甘露门而去。

  他是宰相,不需通报便能入阁,一路来到甘露殿外,门外的值守内侍瞧见他后,拱手道:“见过阎公,您是来求见圣人的吗?”

  阎立本道:“正是,圣人可在殿内?”

  那内侍道:“圣人正在临湖殿处理奏章,下官派个人引您过去。”

  派了一名年轻内侍,引着阎立本朝临湖殿而去。

  不一会,远处便能看到南海池和观湖台,皇帝正坐在观湖台,埋首处理政务。

  阎立本立足等候内侍通传,不一会,皇帝传他过去觐见。

  李治刚好处理完了奏章,见阎立本过来,朝他笑道:“阎卿来的正好,朕来了棋兴,与朕对奕一局吧。”

  阎立本应诺一声,在李治对面坐下,王伏胜摆棋盘时,李治则问起他来意。

  阎立本道:“臣是来向陛下汇报一下秦岭恢复的情况,永徽七年在长白山种下的松树、榕树,都已经有一丈多高了。去年也在终南山,种下二十万棵新树苗。”

  李治道:“很好,年初的时候,卢卿向朕汇报,去年关内道的耕田数量,不减反增,增加了五千亩,这可是贞观五年后,第一次出现。这说明咱们没有白费功夫!”

  阎立本心想,这不仅仅是种树的功劳,还因田制改革,以及这两年关中没有打仗共同导致。

  不过皇帝既然高兴,他也不会说这些不识趣的话。

  阎立本又道:“终南山的护林措施,已大致完成,接下来,便可重点在首阳山培植林木了。”

  李治忽然抬手,道:“等会,不是从去年才开始在终南山种树护林吗?怎么才一年,就转向别处?”

  阎立本道:“回陛下,终南山能种树的地方,差不多都种完了。”

  李治放下手中棋子,沉声道:“不对,朕看过奏报,终南山砍伐严重,怎么只能种下二十万棵树?”

  阎立本支吾道:“其他地方,不太方便种树。”

  李治道:“为何?”

  阎立本低声道:“回陛下,终南山有很多园林别院,占据了大片地方,此处难以种植林木。”

  李治双眉一扬,道:“朕记得下过旨意,不许在秦岭修建园林,是何人如此大胆,敢违抗朕的旨意?”

  阎立本道:“其中大部分园林,都是陛下下旨之前修建。”

  李治沉声道:“那也不行,必须拆除,此风不可涨!”

  阎立本道:“要全部都拆,恐怕不太好。”

  李治忽然凝视着阎立本,道:“阎公,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不必试探朕,是有人阻拦你拆除吗?”

  阎立本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圣明,终南山上,有些个别园子,不太好拆除。”

  李治道:“哦,谁的园子?”

  阎立本低声道:“比如燕太妃的园子,此园是越王为太妃所建避暑之用,也是其一片孝心。”

  李治沉默了半晌,道:“关中耕田为大,其他的一切都要让路。燕太妃和越王的事,朕来处理,还有别的困难吗?”

  阎立本拱手道:“此园若能拆除,别的也都容易了。”

  李治点点头,抬手道:“阎卿坐下吧,咱们继续奕棋。”

  一局棋下完,阎立本输了三路,告退离去了。

  李治起身来到观湖台,凭栏远眺,此时夕阳西下,落日将湖面染成炫丽的橘红色。

  晚风吹拂,将李治的衣袖吹的猎猎作响。

  李治忽然抬了抬手,道:“伏胜,去甘露殿,把令狐德棻和敬播的奏章拿过来。”

  王伏胜应了一声,不一会便打了个来回,将两份奏章亲自拿过来了。

  这些奏章李治虽看过,却没有批复,原本不准备去理会,现在他却改变了主意。

  李治回到桌旁坐下,拿起玉笔,在两份奏章上各自留下批复。

  虽然驳斥了二人意见,却是以探讨的方式回复。

  写完之后,他命王伏胜送去门下省,门下省官员自会将其送回两人手中。

  李治正准备再下命令,忽然注意到武媚娘从远处走了过来,玉屏跟在身后,手中端着药膳。

  李治走到桌旁坐下,接过药膳,却是一碗秋梨膏,朝武媚娘笑道:“皇后辛苦了。”

  武媚娘单手支颐,微笑的望着李治吃着药膳,问道:“陛下可尝出今日药膳,与平日有何区别?”

  李治听了后,又舀了一匙,细细品味,却也没尝出什么特别的。

  武媚娘也不继续吊胃口,笑道:“今日的秋梨膏中,加了寿归。”

  李治目光一亮,道:“可是长寿村的寿归?”

首节 上一节 335/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