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76节

  崔莺低声解释道:“充容娘子喜爱文墨,故而也喜欢以文器为礼。”

  朱贞莲点点头,朝送礼的宫人道了谢。

  不一会,郑贵妃和刘充嫒也派人送来礼物。

  刘充嫒送了很多名家画作,郑贵妃则送来一些乐器。

  武皇后的礼物最靠后,她送来的东西也比前三人多了很多,不仅有布帛、金银玉器,还有各种首饰和胭脂水粉。

  朱贞莲见后宫嫔妃们如此友善,原本不安的内心也踏实了几分。

  崔莺提醒道:“娘子,按照规矩,您该去向主宫的贵妃娘子请安了。”

  朱贞莲点点头,先在殿内稍稍打扮了一下,这才来到郑贵妃的寝殿,向她见礼。

  郑贵妃从榻上站起身,过去拉住她手,笑道:“以后你我二人就要做邻居了,只盼着能和和睦睦,共同侍奉好圣人便是。”

  朱贞莲看了她一眼,此时打近观察,更觉这位贵妃美艳不可方物。

  她低下头来,轻轻道:“贱妾出身低微,不懂礼仪,以后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贵妃娘子多多海涵。”

  郑贵妃笑道:“不必如此客气,你我以后姊妹相称便是。”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朱贞莲便告退离开了,朝着自己的东院返回时,忽见原本奔来一道小小身影,正是认她做师傅的高安公主。

  “师傅,你没事真是太好了!”高安公主来到近前,仰着小脸,握着小拳,一脸喜悦。

  朱贞莲打心底喜欢这位小公主,笑道:“公主还叫我师傅吗?”

  高安公主笑嘻嘻道:“人家还没学会横笛呢,你当然还是我师傅呀!”

  朱贞莲笑道:“那好,上次被人打断了,我现在就再教你,好吗?”

  高安公主喜道:“当然好了,快点快点!”拉着她手,朝东院奔去。

  朱贞莲初次晋升妃位,觉得事事新奇,然而对杨氏和郑氏来说,二人不过是回到了原来的地位。

  准确来说,还比不上原来。

  二人以前的位份都是正四品美人,如今的才人则要低了一品。

  话虽如此,在山池院那种地方待上三四年,能够恢复五品才人身份,杨氏也已经心满意足。

  她在收礼物之前,先去向徐槿见了礼,两人关系不熟,说了些客套话,杨氏便返回自己的院子。

  她同样也收到各宫的礼物,只不过武皇后送她的东西,要比送朱贞莲的少的多。

  杨氏也不介意,她先将自己宫内的随从嘱咐了一顿话,随即便离开院子,在后宫中闲逛。

  望着一片片熟悉的景致,她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脸庞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正当她沿着金水河畔散步时,一名内侍来报,三皇子李勇来了,正在蓬莱殿等她。

  杨氏面露喜色,快步回到蓬莱殿,拐入自己的小院,刚进屋,李勇便扑了过来,喜道:“阿娘,太好了,您终于出来了。”

  杨氏本想将李勇抱到榻边,结果抱着走了两步,竟发现有些抱不动他了。

  “勇儿,你越来越重了,娘都快抱不动你了。”

  李勇得意道:“孩儿都快十二岁了嘛,阿娘,以后让孩儿来抱您吧。”

  杨氏摸了摸他头,笑道:“那阿娘等着了。”挥了挥手,命下人们都退下,又朝小顺子吩咐道:“你守在门外,别让人进来。”

  小顺子应了一声,退出屋子。

  杨氏拉着李勇坐下,一脸凝重的望着李勇,道:“勇儿,你和娘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皇后为何忽然升我们位份,放我们出来?”

  李勇抓了抓后脑勺,道:“孩儿也不太清楚,不过听小顺子说,与他阿姊有关,就是阿娘您身边那名叫朱贞莲的宫人。”

  杨氏皱眉道:“朱贞莲?她并非娘身边的人,娘也只是关照过她几次,教了她一些曲子。”

  李勇嘟囔道:“反正与她有关就是。”

  杨氏沉默了一会,道:“那就难怪她也升为才人了,看来娘改日要专门去向她道谢一下。”

  李勇笑道:“娘,您说有不有趣,您身边的宫人,和孩儿身边的内侍,竟然是姊弟。”

  杨氏微微一笑,道:“确实挺奇妙的。”

  李勇乐呵呵道:“娘,您终于笑了。”

  杨氏微笑道:“有你这么个好儿子,娘想不笑都难了。对了,你二兄去看过你郑姨娘没?”

  李勇哼了一声,道:“他估计不会去。”

  杨氏蹙眉道:“这是为何?他难道已经忘了自己生母了吗?”

  李勇嘟囔道:“二兄似乎一直有个想法,觉得父亲不喜欢他,是因为郑姨娘的缘故。”

  杨氏怔道:“他为何这样想?”

  李勇嘀咕道:“他说郑姨娘位份太低,不讨父亲喜欢,所以才害他得不到父亲宠爱。”

  杨氏脸色一白,道:“勇儿,你会不会也这样想?”

  李勇大声道:“当然不会!父亲喜不喜欢谁,与娘有什么关系?父亲那么喜欢高安,她阿娘可是萧庶人呢。”

  杨氏松了一口气,摸了摸李勇的小脸,道:“勇儿,你可以把这些话,跟你二兄说一下。”

  李勇不解道:“为什么,说了二兄肯定不高兴,可能会跟我吵架。”

  杨氏轻轻道:“就当是为了你郑姨娘吧,她非常希望你二兄去看她。”

  李勇点头道:“阿娘既然这样说,我就去跟他说说吧。”

  母子俩又长谈了大半个多时辰,晚上还一起用了晚膳,李勇这才回到大吉殿。

第273章 东宫移位?

  李勇回到大吉殿时,李廉和李孝正坐在桌案前用膳。

  两人吃饭时喜欢聊天,所以每次都吃的很慢。

  李廉见他回来,笑道:“三兄回来了,快坐下用膳吧,今日有熊掌,我们给你留了一块。”

  李勇道:“我已经吃饱了,你们吃吧。”

  话音刚落,两只手便朝剩下那块熊掌抓了过去。

  最终还是李廉动作快那么一丢,将熊掌抢了过去。

  李勇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朝李孝道:“二兄,我刚才去见过阿娘了。”

  李孝“哦”了一声,抓起一块羊排,啃了起来。

  李勇又道:“你也去瞧瞧郑姨娘呗,她已经住进承香殿了,你去看她,父亲也不会怪你。”

  李孝将嘴里肉嚼了一阵,吞下肚子,道:“我不去。”

  李勇哼道:“她是你亲娘,你不去看她就是不孝,可对不起父亲给你取的名字。”

  李孝瞪了他一眼,没有吭声。

  李勇想了想,眼珠子转了转,道:“这样吧,你去看她的话,我把那招‘脚跟勾鞠’教你。”

  李孝哼道:“不用你教。”顿了一下,道:“我去看她也行,你要答应我另一个条件。”

  李勇忙道:“快说快说!”

  李孝道:“你前两日,不是说会帮我出阁开府吗?”

  李勇听到此话,面色一红。

  他前几日从王勃那里听说,王氏准备利用李孝开府之事,让母亲脱困,后来一时嘴快,告诉李孝他马上要开府了。

  没想到李孝一直记了下来。

  李勇陪笑道:“我当时瞎说的。”

  李孝哼道:“我已经快十三岁了,李忠当年开府时,还没我大。父亲那么喜欢你,你去和他说一声,他应该会同意让我开府吧。”

  正在啃熊掌的李廉听到此话,也抬起头来。

  出阁开府,又不用去封地就藩,对每个皇子都充满了诱惑。

  李勇寻思:“去向父亲求情肯定不行,父亲会生气。不过可以去找王勃,让王氏继续上奏,让二兄开府,如此一来,我也马上能开府了!”

  他嘻嘻一笑,道:“好,那可说定了,只要父亲让你开府,你以后要经常去看郑姨娘!”

  李孝道:“好!”

  次日一大清早,三人一起去崇文馆上学。

  到了未时中牌,下学鼓响起,李勇喊住王勃,来到一处无人的走廊,将开府的事与他说了。

  王勃诧异道:“殿下,两位贵人已经脱困,再上奏开府之事,就没有必要了啊。”

  李勇道:“我也想早点开府嘛,怎么没必要了?”

  王勃迟疑了一下,拱手道:“那我回去后,请示一下父亲。”

  李勇笑道:“那就拜托你了。”

  数日之后,兵部尚书萧嗣业上奏,二皇子李孝即将满十三岁,宜出阁开府。

  李治想到李忠开府之后,长进颇大,与在皇宫判若两人,便同意了萧嗣业的上奏。

  消息传到大吉殿后,李孝大喜过望,当即遵从约定,这日吃过晚膳后,前往承香殿,看望生母郑氏。

  郑氏见儿子到来,喜出望外,细细询问他平日的生活,嘘寒问暖,关爱备至。

  李孝许久没有受到如此关怀了,原本不愿来,结果来了又不愿离开,一直待到亥末,才在郑氏催促下,告辞离开。

  数日后,一个清晨,大吉殿内,鼓声阵阵。

  平日的鼓声只响一次,是提醒皇子们去崇文馆上学的鼓声。

  今日的鼓声却响了三次,这说明今日是假日,不用上学。

  李勇“腾”的一下,从床榻上跳了起来,飞快的穿着衣服,与平日上学时磨磨蹭蹭的态度相比,判若两人。

  今日是李孝出阁的日子,他特意将前几日那件红色小圆袍穿上,来到正殿时,只见李孝脸上掩不住喜色,正在与李廉说笑。

  “二兄,你何时离宫?”李勇急忙问道。

  李孝道:“上午要去太庙、天地坛祭拜上香,午时去向父亲、母亲、姨娘们请安后,下午便可以离宫了。”

首节 上一节 276/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5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