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45节
李元嘉道:“他的长子刘琦聪明多学,沉稳内敛,次子刘琮却并无过人之才。只因刘琦母亲早死,次子是继室蔡氏所生,蔡氏厌恶刘琦,常在刘表面前说长子坏话,刘琦差点被她害死,荆州最终也交给刘琮继承了。”
李忠听完后,怔怔不语,似乎陷入思索。
李元嘉默默喝着茶,并不打扰他。
吴王李吉却忽然道:“阿兄,明日我能和你一起去宫中拜见婶娘吗?”
李忠愣了一下,笑道:“当然可以。”
李元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刚才提起刘琦,就是希望李忠在刘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李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仿佛在提醒李忠,他和刘琦不同,他还有母亲,且在宫中过的很好。
李元嘉瞥了李吉一眼,寻思道:“此子是有意如此呢,还是误打误撞呢?”
李元嘉又陪李忠说了一会闲话,言谈之中,对他非常关怀。
一个时辰后,李元嘉和李灵夔便起身告辞了。
第245章 李治狩猎
天色昏暗,太阳被云层挡在了后面,已是午后时分。
李吉和李忠坐着马车,正在朝着皇宫的方向而行。
刚才李元嘉来拜访后,李忠便觉得应该尽快将漠北之事,告诉李治。
李吉却劝说他,应该更谨慎一些,派人去市井探听一番,确认无误后,再向李治汇报。
一番探访之后,果然如韩王所言,两人这才朝着皇宫急行。
李忠抱怨道:“都怪你,浪费了一个多时辰探查,马上就到酉时了,也不知还能不能见到父亲。”
李吉道:“纵然浪费了时间,可也总确认了消息真伪,倘若韩王是骗你的,那不是欺君吗?”
李忠皱眉道:“他是我叔公,无缘无故,为何要骗我?”
李吉沉默了一会,道:“殿下,您忘了荆王李元景吗?他也是我们的叔公,还不是行谋逆之事,也害得我父亲被牵连了。”
李忠愣了愣,道:“好吧,我说不过你。”
两人很快来到朱雀门外,下了马车,正准备进朱雀门时,李忠忽然停住脚步,望着大门左边方向。
李吉顺着他目光看过去,也愣住了,只见朱雀大门左侧的肺石之上,竟坐着一名男子。
肺石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告御状之物,作用与旁边的登闻鼓一样。
不过通常都是要站在肺石之上,才算告状。
金吾卫和监门卫都得到过明文规定,不得阻拦任何人告状,故而也只能远远望着他,等他站到肺石之上,又或者去敲击登闻鼓。
谁知那人就静静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一言不发。
李忠与李吉对视一眼后,都朝着他走了过去。
“喂,你是要告御状吗?”李忠问道。
那人大约三十多岁,看了两人一眼,似乎瞧出他们身份非凡,起身朝两人拱了拱手,随即迈步离开了。
李忠急问:“你不告状了吗?”
那人转过身,缓缓道:“今日是正日沐日,不敢打扰陛下休息。在下的冤情已经等了十年,也不差这两天。”
语毕,大步离去。
两人面面相觑了一会,李吉道:“阿兄,别管他了,进宫吧。”
李忠点点头,两人一起穿过朱雀门,又过了承天门,朝着甘露殿而行。
“吉弟,我觉得刚才那人过两天肯定会告御状,你说要不要把此事告诉父亲,也让父亲有个准备?”
李吉忙道:“这种事没必要说,陛下平日忙碌的很,没必要让陛下忧心,况且他过两天也不一定来。”
李忠点点头,道:“那也是。”
两人很快来到甘露殿。
运气不太好,越王和纪王中午过来找李治,李治便和两人一起去禁苑狩猎。
两人只好又朝着禁苑方向去了。
明日是狩猎大赛,营台已经搭建好了。
李治和李贞、李慎是悄悄过来的,他们也想试一试在两个时辰内,能狩猎到多少只猎物。
李治练了两年多的箭术和骑术,总算有些收获,一共猎到了十三只小型猎物。
虽然与薛仁贵等人无法相比,他自己却非常满意。
此时已到了酉时,狩猎正好结束,他在林口碰到李贞后,笑着问道:“八兄,你战果如何啊?”
李贞眉飞色舞道:“二十三只,九郎呢?”
李治笑道:“我比你少十只。”
李贞笑道:“你平日要处理朝政,不似我等清闲玩乐,还能狩猎十三只,已经不容易了。”
这时,李慎策马从另一个方向出来了,他的模样比李治还要清秀几分,此时那张清秀的面容,皱成一张苦瓜脸,衣服上也有很多淤泥。
李治忙问道:“十郎,怎么了,不会摔倒了吧?”
李慎拍了拍马头,苦笑道:“我这匹马被我养坏了,狩猎到一半,就尥了蹶子,我抽了它几鞭子,它竟将我甩了下来。”
李慎胯下的马确实与李治二人的不同,品种虽然不错,却比两人的马胖了一圈。
狩猎开始前,李贞还笑话他,说他这匹马未必能跑足两个时辰,结果真被他说中了。
“哈哈哈,我就说吧,你再爱马,也不能把它当祖宗供着啊,我看你这匹白龙已经废了。”
李慎瞪了他一眼,道:“我今年回去就好好调教它,明年咱们再比过。”
朝李治一拱手道:“陛下,我去换一身衣服。”翻身下马,牵着旁边一间营帐去了。
李治命人在营台前生了火,从三人打到的猎物中挑选出几只,架在火堆上烤着吃。
不一会,李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过来了,三人围坐在火堆前,一边烤着兔子、獐子,一边说着闲话。
便在这时,内侍来报,李忠和李吉求见。
李治笑道:“他们倒是来的巧,让他们过来吧。”
少顷,两人一起走了过来,远远便闻到了肉香味。
李治抬手道:“不必见礼了,都坐着一起吃吧。”
两人见李贞、李慎也在旁边,便没有开口。
直到戌时过后,众人都吃饱喝足,李贞和李慎准备告辞。
李贞朝李吉道:“吉儿,你跟不跟我们一起出宫?”
李吉道:“叔父请先走,侄儿待会和忠阿兄一起出宫。”
李贞点点头,朝李治见礼后,便和李慎一起告退了。
李治也瞧出李忠二人找自己有事,一边烤着火,一边说道:“好了,没有其他人了,你们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李忠道:“父亲,孩儿听人说,最近漠北多了很多部落,很可能是铁勒人悄悄回到了漠北,孩儿觉得此事不可不虑,特来告诉父亲。”
李治侧头看向他,道:“可查实过吗?”
李忠心中一凛,暗道:“幸亏吉弟劝我去调查清楚,不然此时就不好回话了。”说道:“此事是韩王告诉孩儿的,孩儿已派人查实。”
李治道:“韩王?”
“是的,韩王也是听漠北商人说的。”
李治道:“韩王为何不亲自来告诉我,却让你来说呢?”
李忠道:“孩儿也问过他了,他说因为荆王的缘故,担心您不相信他,所以才让孩儿来转告。”
李治点点头,道:“难得他能关心国家之事,又及时上报,也算有心了。还有别的事吗?”
李忠道:“没有了。”
李治拍了拍手,站起身道:“那咱们一起回宫吧。”
三人一起离开禁苑,返回甘露殿。
李忠与李吉一起告退后,离开了甘露殿。
来到甘露门时,李吉忽然道:“忠阿兄,我想去见见高安,你先回去吧。”
李忠笑道:“都这么晚了,明日咱们一起入宫时,再去见她也不迟啊。”
李吉笑道:“我先去见见她,看她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明日才好买给她,带入宫中。”
李忠感叹道:“难怪高安亲你,你这个堂兄,比我这个亲兄长细心多了,那你去吧。”
两人分手之后,李吉却并未去薰风殿,而是回到了甘露殿。
李治正坐在榻上看书,听内侍传报,说李吉又回来了,暗暗奇怪,放下书本,道:“让他进来吧。”
李吉很快进入殿内,叙礼毕,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向您汇报。”
李治道:“说吧。”
李吉便将韩王李元嘉去陈王府的事说了,尤其是他将刘琦的典故告诉李忠的事,说的尤为仔细。
李治目光幽深,淡淡道:“你怀疑他是故意说这些话,想造成皇子失和吗?”
李吉道:“臣也不确定他是不是故意的,总觉得有些不妥,忠阿兄心眼实,容易被人挑动。”
李治深吸一口气,道:“小吉,这事你汇报的很好,你与忠儿关系最好,以后帮朕看着他,瞧瞧韩王还有没有类似的举动。”
李吉拱手道:“臣记住了,臣告退。”
离开甘露殿后,小吉刚穿过甘露门,忽见一个身材肥胖的内侍正等在门口,朝他拱手笑道:“吴王有礼了。”
小吉对此人再熟悉不过,拱手道:“张少监不必多礼。”
张多海微笑道:“皇后殿下请吴王过去一趟,不知吴王是否方便。”
李吉心中一惊,如此深夜,皇后请自己过去做什么?难道自己无意中又得罪了她吗?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