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48节
裴行俭道:“陛下,咱们若是交出波斯王子,那些依附咱们的小国,都会以为咱们怕了大食国。”
李治点点头,道:“那就继续和大食人谈判,第一个条件可以答应,第二个条件,不必再提。”
裴行俭道:“是。”
李治又道:“裴卿,你知道朕为何让你参加谈判吗?”
裴行俭想了想,道:“陛下是想把臣派到安西都护府去吗?”
李治微笑道:“不错,你是一个文武全才,安西才是你的舞台。朕希望你能让安西繁荣起来,成为我大唐西边最坚固的堡垒!”
裴行俭心中一凛,拱手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李治笑道:“以你目前资历,朕不好直接任命你为安西都护。朕知道元守礼与你关系好,所以才让他接任安西都护。”
裴行俭露出恍然之色,拱手道:“臣多谢陛下。”
李治摆手道:“你暂时先担任副都护,另外,朕希望你能修筑碎叶城,将这座城池,建成大唐与西域的重要连通点!”
裴行俭道:“陛下,臣可否仿照长安格局,来修建碎叶城?”
李治笑道:“可是可以,不过不必照搬长安城的宵禁制,那样不利于商业发展。”
“臣领旨。”
裴行俭退下后,李治正打算去后宫,王伏胜忽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狄仁杰求见。”
李治点点头,起身离开大殿,来到殿外,果然瞧见狄仁杰正在阶下等候。
李治笑道:“狄卿,有什么事,边走边说吧。”沿着走廊,朝后宫方向而行。
狄仁杰紧跟在后,说道:“陛下,万年县发生一起命案,与波斯王子有关,臣特来请示。”
李治微微侧头,道:“又是波斯王子?”
狄仁杰讶道:“陛下,波斯王子先前犯了什么事吗?”
李治摆手道:“你先说,待会朕再告诉你。”
狄仁杰应了一声,说:“死的是名胡人,刚好是波斯王子所在祆祠的一名祭司。那胡人背叛卑路斯,想与大食人联络,被卑路斯请猎金郎杀死。”
李治哼了一声,道:“他可真会给朕找麻烦。”
狄仁杰道:“陛下,卑路斯毕竟是波斯王子,且手下有人替他顶罪,臣不知该如何处置,特来请旨。”
李治反问:“外国人在我大唐犯罪,一般怎么处置?”
狄仁杰:“根据唐律疏议,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简单来说,同一个国家的人犯罪,那就按照该国律法,如果涉及到唐人,又或者是两个不同的外国人,就按照大唐律法。
李治道:“本朝有人精通波斯律法吗?”
狄仁杰道:“本朝并无懂得波斯律法的官员,只能询问波斯人。”
李治道:“那如何判断他们话中真假?这条律法该改改,以后在大唐犯法,无论是谁,都按我大唐律处置。”
狄仁杰提醒道:“陛下,咱们如果重处卑路斯,外国人恐怕会认为,我们是屈从大食人的压力。”
李治抚了抚额,顿时有些头大。
涉及到外国人的犯罪问题,果然都很麻烦。
他想了想,摆手道:“那就酌情处理,既然死的不是我大唐子民,就按照主人杀死奴隶来判。”
狄仁杰拱手道:“臣领旨。”
经过大唐官员与大食使节多轮谈判,最终大食人妥协。
大唐与大食这两个大国,终于签署了第一份外交契约。
另外,裴行俭被李治任命为安西副都护,安西四镇也重新划分,取消焉耆,由碎叶城替代。
李治又传旨工部,派遣官员前往碎叶城,协助裴行俭修筑新城。
随着长安城一道道政令下达,刚刚经历战火的陇右之地,开始进入战后重建的新次序之中。
第152章 武皇后产子
永徽七年,十二月。
立政殿内一派热火朝天。
三日前,御医孟诜便为武媚娘诊过脉,说皇后临盆在即,也就十日之内的事。
果不其然,今天一大清早,武媚娘就感觉肚子不对劲,到了下午申时,感到一阵阵抽痛。
宫中最有经验的三个稳婆,半个月前就已经住进了立政殿偏殿。
宫人内侍们,也都换上了色彩鲜明的喜庆衣物,人人戴着平安符,都在为皇后生产祈福。
武媚娘凄切的喊叫声,不断从寝殿方向传出来。
李治在外堂走来走去,不时扬首朝后殿方向,看上一眼,显得颇为焦虑。
屋中还有四名御医,他们也都显得很不安,相互间低语着。
小吉站在角落,默默望着这一切,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类似的画面,眼眶不自觉就模糊了。
那时,屋中之人不是李治,而是他父亲吴王李恪,后堂嘶喊的也不是武皇后,而是他母亲杨氏。
当时也是一样的忙碌,与现在好类似。
只可惜,时间荏苒,物是人非,他现在只是一个旁观者罢了。
他赶忙低下头,不让人看到自己的异常。
便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呼喊声传来。
他侧头朝门外一看,只见高安公主站在一根柱子后面,正在朝他招手。
小吉看了李治一眼,又看了王伏胜一眼,悄悄溜出屋子。
高安公主拉着小吉袖子,来到一处角落,脆生生道:“小吉,这里情况怎么样了,母亲产小阿宝还顺利吗?”
小吉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皇后声音,应该遇到些麻烦吧。”
高安公主像个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道:“哎,那可怎么是好,可别出事才好啊。”
小吉望着她圆圆的小脸,道:“公主,您为何这么关心皇后?”
高安公主诧异道:“她是我母亲,我当然要关心她了,你怎么这么问?”
小吉摇了摇头,侧过头去,没有做声。
高安公主伸出两只手,将他脑袋掰了过来,道:“你今天怎么怪怪的,我刚才好像看到你哭了,你不也在关心母亲吗?”
小吉低声道:“我不是为皇后哭。”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道:“那是为什么?”
小吉又不做声了。
高安公主鼓了鼓嘴,道:“你最近总是这样,说着说着,就变成了闷葫芦,是不是不喜欢和我玩了?”
小吉抬头看了她一眼,道:“公主,我可能要离开皇宫了。”
高安公主吃了一惊,抓住他袖子,道:“为什么?”
小吉道:“前阵子,陛下找我说话,说越王殿下又生了个孩子,府中人手不够,所以准备让我去越王府服侍。”
高安公主急道:“不,我去求耶耶,我不让你走!”
小吉凝望着她,道:“还请公主不要去找陛下,放我离开。”
高安公主微微一惊,这是小吉第一次用这样的眼神看着她,竟让她有几分心慌。
“你、你为什么要走,你不喜欢皇宫吗?”她扁了扁嘴,一副要哭又忍住的模样。
小吉微微侧头,道:“是的,我不喜欢这个地方。”
豆大的泪珠从高安公主眼角流了下来,她紧紧抿住小嘴,似乎随时就要哭出声来。
小吉望着她这副模样,嘴唇颤了颤,忽然拉着她,来到立政殿西北一处角落。
这里是立政殿最偏僻的一处地方,附近有一口古井,据说贞观年间,连续三年,都有宫人死在此处。
后来还闹了鬼,请了法力高深的道士才捉到那鬼,原来是前隋的一名宫女。
长孙皇后命人在此处建了几座假山,镇压恶灵,从那以后,鲜有人来此处。
小吉将高安公主拉到最里面一座假山后面。
“喂,小吉,你要说话找别的地方不行吗?这里阴森森的,听说还闹过鬼呢!”高安公主抱怨道。
小吉十分谨慎,探头四处张望了一会,确认周围没有别人跟随,这才把脑袋缩了回去。
“公主,我要和你说的这些话,如果让人听到,我可能会没命,所以希望你不要告诉任何人。”他沉声道。
高安公主吃了一惊,用手捂住小嘴,两根手指分开一点,小声道:“你说吧,我绝不告诉任何人,阿姊也不说。”
小吉点点头,低声道:“这皇宫看似锦绣繁华,一派和睦,其实暗藏风险,您以后一定要小心。”
高安公主惊愕道:“小心什么?”
小吉低声道:“就比如皇后殿下,您以后要与她保持距离,别看她现在对您友善,那是因为圣人宠着您,等哪天您不受宠了,她可能会害您。”
“不,你胡说,耶耶为什么不宠我了?”高安公主声音中带着哭腔。
小吉叹道:“世事易变,谁能说的准呢,你瞧那长孙无忌,一年多前,不也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吗,哼,眼下还不是落到这步田地。”
提到长孙无忌时,他声音冰冷了几分。
高安公主忽然觉得眼前之人有些陌生,呐呐道:“母亲为何又要害我?”
小吉道:“您的生母就是被她赶出宫的,您难道忘了吗?”
高安公主小脸一白,两只手搅在一起,低声道:“郑姨娘说,阿娘是犯了错,才被耶耶赶出宫。”
小吉道:“她是骗你的,她不希望你与皇后起冲突,连累到她,所以才尽量不让你记恨皇后。”
“可、可是……”高安公主想辩解几句。
然而仔细一想,郑贵妃确实一直在她面前夸赞皇后,贬低她以前的生母,所以她近来很少再想生母了。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