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10节
进入园中亭子,徐槿坐在石凳上,望着空中的白云,怔怔不语。
一旁的蝶儿好奇的道:“娘子,皇后殿下到底给您写了什么帖子,是写的不好吗?”
徐槿叹了口气,道:“她给我写了一幅书帖,王衍的《尊夫人帖》,写的极好,只是……”
“只是什么?”
徐槿反问:“你知道王衍是谁吗?”
蝶儿摇了摇头。
徐槿道:“他是西晋末年的一名宰相。从不为国家考虑,只懂明哲保身,最终,却没能保住自身,被人推杀而死。”
蝶儿笑道:“原来是个奸臣呀,您是因为想到王衍,才不欢喜的吗?”
徐槿摇头道:“皇后平日书帖,只会选用先贤之作,从不会临摹王衍这种人的作品。”
蝶儿微微一惊,道:“那她为何忽然用王衍的作品?”
徐槿缓缓道:“她这是在提醒我……”摇了摇头,道:“不对,她这是在提醒父亲和清流派官员,希望他们在朝堂之上,更有担当一些。”
蝶儿大惑不解,道:“怎么又与徐侍郎和朝中大臣扯上关系了?”
徐槿低声道:“最近刘相公奉旨调查户部,父亲他们却退居幕后,让狄仁杰在前台对付世家派系,此事已在朝中引起不小非议。”
徐槿原本并不关注朝事,然而徐孝德生性谨慎,将清流派的一些决策和目的,都派人事无巨细的告诉徐槿。
徐槿身在后宫,最了解皇帝心思,如此一来,倘若清流派哪里迈错了步子,徐槿便能提醒他们。
所以徐槿对户部之案非常清楚。
蝶儿微微吃惊,道:“娘子,那皇后是对徐侍郎他们的做法,产生不满了吗?”
徐槿沉吟片刻,道:“皇后如今对朝堂之事,不再像以前那般插手,应该不会表达态度才是。”
蝶儿道:“那她为何送来这幅帖子?”
徐槿沉默良久,道:“我琢磨着,她应该是对此事非常好奇,又不好直接派人查验,所以想从我这里知道答案。”
蝶儿感叹道:“也幸好是您聪明,能体悟皇后意思。要是刘充嫒那种人,估计皇后写下这幅帖子,她还真以为是给她品鉴呢。”
徐槿横了她一眼,道:“不得胡言。”
蝶儿笑道:“那您现在就去见皇后吗?”
徐槿“嗯”了一声,道:“正好也有几日没请安了,顺便去请安。”回到蓬莱殿,换了身衣服,朝立政殿而去。
到了立政殿后寝,叙礼毕,武皇后微笑道:“徐妹妹来了,快请坐,来人,看茶。”
徐槿在下手一张椅子坐下,问了几句胎儿的情况,待茶送来之后,她喝了口茶后,开始进入正题。
“妾身多谢殿下赠帖。”
武媚娘似笑非笑的道:“徐妹妹觉得吾那幅帖子,写的如何?”
徐槿道:“殿下笔力清丽秀逸,有如山间一泓清泉,清新自然,细细品鉴,令人心旷神怡。”
武媚娘笑道:“听说令尊书法也很不错,不知是何风格。”
徐槿道:“家父书法朴质厚道,只能算上等,倒是家父之友,刘相公的书法,颇有称道之处。”
她将话题转移到刘仁轨身上,显然是在告诉武皇后,狄仁杰之事,皆是刘仁轨决定,与徐孝德无关。
武皇后笑道:“吾也久闻刘相公学识渊博,当年在河南道安抚使任瑰手下担任幕僚,将任瑰一份手稿修改几句,得到任瑰赏识,这才入仕。”
徐槿微笑道:“刘相公虽是文人,却有几分武人做派,担任陈仓县尉时,一名折冲都尉违法乱纪,被他用刑杖打死,引起朝堂轰动。”
武媚娘目光闪动,道:“这事吾也听说过,确实令人诧异。”
徐槿轻轻道:“父亲曾对我说,刘相公性格刚直,做事只问对错,不讲人情,也不在意他人看法,故而在门下省十多年,不得晋升。”
武媚娘心中一动。
徐槿显然是在说,在长孙羊之案上,刘仁轨并无私心,只因狄仁杰有办案之能,才将案子全权交给他负责,并无其他想法。
武媚娘解了疑惑,也不再纠缠,感叹道:“朝中有刘相公这种人帮助陛下,吾也就安心了。”
徐槿听她这般说,心中松了口气,又与她说了几句闲话,告辞离开了。
……
刘仁轨静静站在立政殿外,手中拿着两份奏章。
未几,王伏胜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传刘公进殿。”
刘仁轨大步进入殿内,朝李治行了一礼后,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治刚从温泉宫回来不久,浑身还在冒热气。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道:“刘公有何事启奏?”
刘仁轨扬了扬手,道:“这是兵部上呈的两份奏章,臣以为事关重大,特来与陛下商议。”
李治命王伏胜将两份奏章拿了上来,翻开看了。
看完之后,微微动容。
两份奏章出自不同之人,内容却惊人的一致。
这两人都是突厥人,一个叫阿史那步真,一个叫阿史那弥射,都是突厥裔唐人,位列十二卫大将军。
两人都是西突厥王族,先后归附唐朝,是大唐庙堂内,地位最高的两个突厥人。
他们得知唐军击败贺鲁后,都请命前往前线,招降贺鲁手下的十姓部落。
李治知道,如果按照历史走势,这两人确实招降了西突厥所有部落。
十姓部落分为五咄陆部,五弩失毕部,最终两人各招揽一半,被唐高宗分别封为可汗。
然而这两人是仇敌。
没过几年,步真将弥射陷害死了,西突厥立刻叛变,导致西域再次陷入混乱。
李治抬头问道:“不知刘公以为这两人的提议,是否可取?”
刘仁轨凛然道:“绝不可取!”
李治道:“为何?”
刘仁轨道:“回陛下,苏定方将军虽攻破王帐,却并未伤到突厥人元气,他们此时归降,不会真心归附,久后必叛!”
李治目光一亮,道:“那刘公之意,该如何应对眼下情况?”
刘仁轨道:“臣与英国公讨论过此事,当年东突厥臣服,就是因英国公和卫国公两人,把突厥打残,人口锐减,自此一蹶不振,畏惧大唐。”
“如今可效仿当年,让苏将军狠狠打击西突厥,把他们打疼,让他们自己派人来请求投降。”
李治欣然道:“说得好,朕会下旨苏定方,依刘卿之策而行。”
刘仁轨见皇帝采纳自己的想法,心中一振,又道:“陛下,您交代臣筹计税收的事,臣也已办好。”
李治忙问:“如何,免去河北三年税收,对朝廷负担大吗?”
刘仁轨拱手道:“朝廷一年税收,诸色米共计六千四百多万石,和籴六百四十多万石,支出五千四百多万石,国库盈余一千六百万石。河北道一年赋税一千八百多万石。”
“倘若河北道免税,国库每年倒出两百万石。朝廷各地太仓存粮有四千八百多万石,足以支撑二十年,陛下不必担心。”
李治听完后,总算放了心。
虽然大唐关中地区粮食紧张,但其他地方不同,每年财政收入都有很大盈余。
除长安仓外,各地粮仓也大多是满仓,国库充盈,底子极厚。
李治想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
“刘相以为,朕免除河北三年税收的决定,是否正确?”
刘仁轨正色道:“短期虽有妨碍,但长期来看,对国家颇为有利,臣支持陛下决议。”
李治欣然道:“甚好,那就传旨中书,让他们拟诰吧。”
第118章 宫廷宴会
夕阳西下,暮色降临。
李治正在东海池趋走,王伏胜过来提醒,说承庆殿的宴会快开始了。
李治便换了身衣服,来到承庆殿。
大殿内早已排筵列席,桌案上堆满了美酒佳肴。
待酉时钟响,群臣几乎已都到了。
李治进入大殿,接受众人朝拜后,站起身,举杯道:“前线大捷,卿等与朕一起,敬我前线大唐锐士一杯。”
群臣全部起身,与李治共饮一杯。
李治挥手道:“庆宴开始,众卿不必拘束,尽情饮乐便是。”
丝竹之声骤响,从低到高,从轻到重,到了最后,竟响起了雄浑鼓声,仿佛置身战场一般。
随着音律,一群众艺台的舞姬进入大殿,伴着鼓点声,摆动着曼妙的身躯。
虽是一群女子,跳的却是《秦王破阵曲》,曼妙的肢体中,蕴含着一股雄浑之气。
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且极富号召力。
大殿左右,伴奏的宫廷乐队们,激情洋溢,鼓声震天,气势雄浑。
每个人都使足了全身力气舞奏,他们身为唐人,也都发自内心的为前线大捷而兴奋!
狄仁杰坐在右边第二列案,这是他第一次听到秦王破阵曲,只觉浑身热血,要从体内喷涌而出。
他周围都是三四品大员,皆是四十岁以上的官员,经常参加天子宴会,早已习以如常,相互间推杯交盏,谈笑正欢。
随着《秦王破阵曲》演奏结束,下一宫廷曲名为《太平乐》。
太平乐亦称五方狮子舞,由男舞者演舞。
舞者们浑身缀毛,效俯仰驯狎之状。
五只狮子,各立一方,颜色各不相同,另有二人化装昆仑奴,持绳秉拂,牵引习弄。
随着宴会氛围越来越欢快,群臣纷纷离席,有的手舞足蹈,在大厅中跳起舞来,有的找熟悉的官员喝酒畅谈。
李治原本侧靠在龙椅之上,见群臣一个个都奔放的跳起舞来,生怕他们拉着自己一起跳,便准备离席而去。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