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744节

  下午五点半,志司下达了全面撤军的命令。

  入夜后,美军士兵看着突然变得悄无声息的战场,有些不敢置信。

  白天战斗的激烈程度,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结果到了晚上,瞬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如此迅猛的翻转,让美军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随着志愿军各部撤出战斗,A军和C军也陆续撤到汉江以北,双方彻底脱离接触。

  此时,李奇微才终于确信中军这是后撤了。

  舒了口气后,李奇微下达了再次进军的命令。

  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长官,我们刚刚遭到了不小的打击,这个时候前进,是不是.”

  “不,恰恰相反。”李奇微摇了摇头。

  “这一次我们伤亡不小,中军的伤亡也不小。”

  “迪尖里是联合国军第一次正面挡住了中军的进攻,这是一个极好的正面典型。”

  “说明只要我们坚定决心,中军就奈何不了我们。”

  “这个时候,我们只要继续把战线向前推,这场战役就可以说是大胜。”

  “联合国军的士气便会迅速恢复。”

  “而且最关键的是,从沭城开始到现在,志愿军已经接连战斗5天,他们的物资已经所剩无几。”

  “只要我们稳扎稳打,保证阵线的完整,中军就没有战机可循。”

  “可是.”戴恩始终觉得现在应该防守而不是进攻。

  李奇微强硬道:“没有可是,执行命令吧!”

  对联合国军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场胜利。

  别管真实结果是谁吃亏谁占便宜,在战线上,联合果军都是胜利,而且是大胜!

  “是!长官!”

  志司。

  首长指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图说道:“敌我的态势已经非常清晰了。”

  “联合国军现在小心翼翼的推进着完整的阵线,一处遇敌,全线停止。”

  “敌军阵线上已经没有了漏洞,咱们无机可乘。”

  虽然首长说的是无机可乘,其实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志愿军早已经是强弩之末。

  第四次战役按理来说是不应该发生的,志愿军在可以说是强撑着发动了进攻。

  “既然无机可乘,那我们就全面转入运动防御。”首长肯定道。

  “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志司很快确认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运动防御的目的,是为了等待援军。

  志愿军第二批作战部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等生力军抵达,志愿军就会展开轮番作战。

  不过尽管生力军马上就会抵达,但是首长很清楚,现在情况并不乐观。

  经过

  相反,志愿军的火力和后勤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

  在一方增长一方不动的情况下,局势已经开始偏转。

  现在志愿军最需要的是解决后勤问题,这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因此在交代完各项工作后,首长带着重重心事,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第599章 大战在即

  首长返回了国内,但是美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

  李奇微此时掏出了酝酿已久的进攻计划,美军持续进行着不间断的攻击。

  而此时志愿军,可以说是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不管后续有多少援军正在路上,但前线的部队却已经是强弩之末。

  哪怕是二总,也有些打不动了。

  面对步步紧逼的美军,此时志愿军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前几次战斗的伤亡和疲劳。

  更为关键的是后勤问题。

  志司扒拉着手指头,把所有家当都数了一遍。

  但不管怎么数,东西都是只少不多。

  由于美军的空中封锁,前线的粮食、弹药,已经到了严重缺乏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唯一的选择就是机动防御。

  不过,尽管美军面对的是极度虚弱的志愿军,他们打的也极为艰难。

  从2月中旬志愿军进入运动防御开始,一直到了3月中旬,美军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跨过了汉江。

  为了截住汉城志愿军的退路,李奇微派出了187空降团在汉城北部实施了空降。

  不过早在一周前,刚刚返回朝鲜的首长便已经给中央的发去了电报。

  为了继续疲惫敌人,同时缩短志愿军的防线,志愿军主动放弃了汉城。

  并继续采用运动防御的策略,在保持有生力量的同时,吸引敌人主力进至三八线。

  随着志愿军的主动撤出,美军进入了早已成为空城的汉城。

  在麦克阿瑟和李承龙的眼中,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失去汉城后的几十天内,美军便又重新收复了汉城。

  不过相比于麦克阿瑟的兴奋,李奇微此时心情有些复杂。

  夺回汉城,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大胜,也值得大肆宣传。

  但是李奇微发动进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收复汉城,他想要的是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

  志愿军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没有损失,就拥有随时反击的能力。

  因此在拿下汉城后,美军继续向前,直至推进到了三八线附近。

  部队推进的很顺利,但是看着各部的战报,李奇微却觉得很不对劲。

  看着眉头紧皱的李奇微,参谋长戴恩有些诧异。

  “长官,各部顺利进抵三八线,中军更是从三八线后后撤了十几公里,这不应该高兴吗?”

  “只从战报上来看,这次战斗的确非常顺利。”李奇微点了点头:“但问题就是太顺利了!”

  “长官,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但我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戴恩分析道。

  “自从开战以来,空军就一直对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进行持续不断的轰炸。”

  “连续作战的中军无法承受长期的补给短缺,他们只能后撤防御。”

  戴恩的分析非常清晰,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因为这就是战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但是李奇微却始终觉得没这么简单。

  “你说的很对,但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考虑明白。”

  “什么?”戴恩有些疑惑,这还有什么问题?

  “援军呢?中军的援军在哪?”

  李奇微像是在问戴恩,也像是在问自己。

  “中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他们总不可能看着自己的一线部队就这么一直往后退吧?”

  “还有,中军如果继续后撤,蘇俄的部队会不会因为战况不利而加入这场战争?”

  这是李奇微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始终没有命令部队进入三八线以北的原因。

  戴恩想了想后,摇了摇头:“长官,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不管是美国还是蘇俄,主要目光肯定都放在欧洲。”

  “蘇俄即使派兵,也最多是增加一些飞机,对战局影响不会很大。”

  “至于中军的援兵,那就更不需要担忧了。”

  “只要联合国军稳住不冒进,缺乏重火力的中军就奈何不了我们。”

  李奇微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

  虽然他感觉不对劲,但是却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现在看来,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李奇微一直都在针对目前的局势进行思考,他想要找出可能的破绽。

  但是还没等他想明白,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所有的疑问全部淹没。

  麦克阿瑟被杜鲁门强行解职,李奇微接任了麦克阿瑟的职务。

  李奇微几乎一瞬间便成为了日理万机的大忙人。

  麦克阿瑟的职务,可不仅仅是联合国军的最高长官那么简单。

  他除了是联合国军总司呤以外,还是驻日盟军总司呤、远东美军总司令、远东陆军总司令。

  这么多的名头,可不是拿来撑场面的,那都得实打实的干活。

  李奇微接任麦克阿瑟的职位后,再也没有精力全面照顾到朝鲜战场。

  不过即使是在上任后最忙碌的时间里,李奇微也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接见了继任他位置的范弗利特。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1892年出生于新泽西,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

首节 上一节 744/7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