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669节

  但此时双方已经打了一天,果军士兵内心早已溃散,而且周围的G军部队也都包围了上来。

  李武的突围计划没有任何的效果。

  见包围完成,陈成兴没有犹豫,连夜发动了攻击。

  炮弹很快就打到了李武的指挥部。

  “踏马的!”李武用力的锤了一下桌子:“看来我们已经走到尽头了!”

  “参谋长!”

  “到!”

  “去联系G军,停战,谈判!”

  好不容易扛到天亮,参谋长举着个白旗出来了。

  “不要开枪!”参谋长一边高举着白旗摇晃,一边大喊:“G军的弟兄们,请不要开枪!”

  对于李武想要谈判,陈成兴并没有太过意外。

  同样,他也没有拒绝。

  很快,陈成兴就在前沿指挥所见到了李武。

  不过李武明显还有些认不清自己。

  “陈总队长,我军决定起义,是出于诚意,关于待遇问题,我想听一下G军是什么打算?”

  听到李武的话,陈成兴都笑了:“李将军,你的这点诚意,要是在一年以前,那该多好啊。”

  “退一步说,要是在德阳能和裴将军一起也非常好。”

  “再退一步,昨天你与我军交锋之前就表达出来,也不算晚。”

  “而且据我所知,你的诚意只有八个字,“拼光亦光,不拼亦光”。”

  李武的脸色变了,他意识到,指挥部里面恐怕已经有人走在他前头了。

  “如果你觉得投降这两个字不太好听,我可以做主改一下。”

  “用投诚这两个字来表达李司呤官的诚意,你觉得如何?”

  “我不同意!”李武站了起来:“我要求见L将军!”

  “只要你放下武器,我保证你能见到。”

  陈成兴和李武互不相让,两人就这么卡在了这里。

  不过陈成兴此时一点都不急,虽然他在谈判,但是二总的准备一点都没停。

  如果准备完成后李武还没做出决定,陈成兴就会帮他一把。

  而就在李武内心纠结的时候,陈成兴旁边跟着的通讯员身上背的报话机响了。

  通讯员接听后,立刻报告道:“总队长,炮支来电,时间已经到了,总攻是否开始?”

  陈成兴又看向了李武:“李司呤官,你慢慢想,可以在我的前指,也可以在你的司呤部。”

  “不过,我军的总攻就要开始了,希望你能抓紧时间,毕竟你的筹码不多了。”

  都不等陈成兴说完,李武立刻说道:“我们投诚!”

  李武很清楚,炮声只要一响,自己所有的筹码都将烟消云散。

  “很好,我代表G军第二野战军,表示欢迎!”

  两天后,武侯祠。

  “老楚,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要分别了。”

  “我是真不舍得啊,像你这么好的参谋,可不好找。”

  “总队长,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楚云飞笑道:“再说了,全国已经解放,想见面还不是随时能见。”

  “呵呵.老楚啊,下次再见面,说不定我就得叫你老师了,我听说是老首长钦点了你的名字。”

  “总队长说笑了,就我这两把刀,还能教了你不成?”

  “不要妄自菲薄嘛,老楚,你在黄埔那可是高材生,常校长的红人。”陈成兴笑道:

  “军事的正规化,我还是要向你学习的。”

  听到是常瑞元学生,楚云飞感觉有些丢人,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口说道:“我听说二总也要开拔了?”

  楚云飞此时已经从二总调离,他会跟老首长一起去金陵。

  陈成兴点了点头:“先回太原休整一下,也算是给二总放个假,然后等待下一步命令。”

  “解放战争基本结束了,不过新的战争也要开始了”

  “一些残匪罢了,影响不了大局。”

  楚云飞此时还没有意识到陈成兴的意思,以为说的是各地的土匪。

  各地土匪虽然有几十万,但绝对不会是G军的对手。

  就连打游击也不可能是G军的对手。

  毕竟G军就是游击战的老祖宗。

  “土匪?这么说也不算错,不过战斗力不容小觑。”

  楚云飞有些疑惑,以往的G军王牌部队陈成兴都不放在眼里,怎么会对土匪这么重视?

  而陈成兴也没有解释。

  PS:

  上午还会再码一章,中午发。

  抗美援朝的前言番外,说的是志愿军入朝之前的事。

  提醒一下:

  中午这一章,名字叫‘暗流涌动’,内容我不知道能不能行。

  如果想看,抓紧时间(预计11:10分)。

  最后:求月票!(超大声)

第560章 前言番外:暗流涌动

  1945年,随着二战逐渐落下帷幕,美蘇两大巨头也开始逐渐产生了对抗。

  在朝鲜半岛,日本的投降时,两国约定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

  分界线以北由蘇俄受降托管,分界线以南由美国受降托管。

  不过这条边界线的划分,丝毫没有考虑朝鲜半岛的人文历史和地理。

  只是随意的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而已。

  边界线直接切开了无数的无数的村庄、河流和山脉。

  有的人睡觉翻个身都会出国。

  生活在三八线附近的平民,用了很长时间,才终于搞明白这条虚无缥缈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而美蘇两国也以三八线为界,将北朝和南朝各自当成了在亚洲的桥头堡。

  他们开始不约而同的开始培养代理人,准备为自己大军撤走后,继续保持控制做准备。

  不过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还没散去,对于世界大战的惨烈,无论是美国还是蘇俄都是心有余悸。

  没人想在这个时候整出一个第三次世界大战来。

  因此,两国在朝鲜半岛上的政策,极为默契的保持了一致。

  他们各自约束着代理人,严令禁止主动惹对方。

  美蘇两国的底线,就是别让对方把自己的代理人给吃掉。

  基于此背景,美蘇作为朝鲜半岛的实际控制者,对各自代理人的军事力量发展都非常克制。

  不过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1948年5月柏林危机爆发后,美蘇两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

  在仅仅相隔一条三八线的朝鲜,双方的矛盾冲突一直在不断升级。

  由于此时蘇俄的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主要采取守势,因此权衡利弊之后,Stalin决定尽量缓和朝鲜地区的局势。

  蘇俄开始主动呼吁两国共同从朝鲜撤军,毕竟朝鲜不是战败国,美蘇都没有驻军权。

  不仅如此,为了促使美军撤离,蘇军主动在1948年底把部队全部撤出了朝鲜。

  突然达到人生巅峰的北朝年轻领袖Kim,心情难以言表。

  蘇军的撤出,意味着他从此不再是蘇俄的提线木偶,真正的成为了北朝实际控制人。

  但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扑面而来:北朝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弱了。

  因为之前的限制,此时北朝只有两个师的编制。

  而且因抗日而大量流落在中国,已经加入G军的朝鲜士兵,被蘇俄严禁回国。

  只有部分抗联国际旅的朝鲜军官,可以以平民的身份进入朝鲜境内。

  在蘇军撤退后,北朝虽然有不少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但是士兵和武器却严重缺乏。

  北朝的这两个师,即使加上文职和后勤人员都不足三万人。

  处于一线作战的士兵甚至还有些人没有枪。

  与之相比的是南朝军队。

  美军帮南朝训练了一支超过六万人的现代军队。

  这支军队装备齐全,与美军相比,他们唯一缺乏的,就只有坦克、重炮这类用于进攻的重武器。

  除此之外,南朝还有一支超过三万人的警察部队,他们的轻武器同样齐备。

  最关键的是,南朝总统李承龙一直都坚持武力北进。

  亡国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在蘇军撤离后没多久,北朝就急迫的不停向蘇俄报告“南朝鲜正在三八线疯狂试探,随时准备侵略”的消息。

  同时北朝还希望蘇俄能支援武器,并同意北朝军队扩编。

首节 上一节 669/7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