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641节

  “是、是!”参谋长连连点头,能投降他也愿意。

  随着苗旭主动投降,51军下的两个师掌也放弃了抵抗,

  虽说还有一些士兵想要为党国效忠,但也已经翻不起浪来了。

  果军的防线只要出现了一个缺口,就足够二总突进去撕开果军的整个防御体系。

  等到中午时分,二总的大部队已经杀入核心市区,并占领了近四分之一个上沪。

  刘昌宏见状,立刻就联系了上沪地下党,表示自己愿意战场起义。

  第二天早晨,前一夜还紧闭房门,担心置身战火的百姓,意外的收获到了久违的宁静。

  当人们大胆的推开窗、打开门时,却发现潮湿的马路边睡满了人。

  一排排的战士或靠墙休息,或席地而坐。

  他们怀抱着武器,就那么安安静静的在街边休整。

  “这”

  上沪这个地方,从清朝末期就频遭战乱,但是百姓从来没有见过有枪有炮还睡大街的部队。

  在这里面,他们甚至看到了不少的伤员。

  已经退到上沪的司徒雷,清晨推开窗,一眼就看到了外面的情况。

  随后,他就扭头看向自己的助手。

  “我这一生,基本都在中国度过。”

  “这几十年,我经历过无数灾难,也见识了无数形形色色的部队,但是这样的部队我还是第一次见。”

  “对你们中国人而言,也许一个新时代真的要来了。”

  大街上,荣毅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之前正打算举家从上沪迁往航城,但是现在他改变了主意。

  G军战胜后,十万大军睡马路,这与抗战胜利后果军的嚣张跋扈,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他决定留下来,留下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历经万难却始终坚守在上沪的宋先生,也穿过小巷绕过街角来到了大街上。

  眼前的一幕同样让她非常吃惊。

  一个刚刚经历战火的城市,非但没有任何混乱,反而出奇的宁静。

  这一刻,她和四百万上沪百姓一样,明白了果军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同时她也知道,无论果军再怎么反抗,再有多少帝国支援,从此也回不来了。

  这片土地,不欢迎他们了。

第543章 大踏步后撤

  在上沪略微休整两日后,陈成兴准备带着二总去找四兵团汇合。

  仗已经打到现在,果军精锐已经损失殆尽,后面没几场能打的了。

  要是不快一点,就只能看着别人大口吃肉。

  不过就在部队集结完成准备出发的时候,二总却是突然收到了中央电报。

  “总队长、政委,上级命令我们停止南下,即刻返回太原,然后经风陵渡过河。”

  “这个时候回太原,过河?”罗平接过了楚云飞手上的的电报。

  他有些没搞懂上级是什么意思。

  “而且是要求立即动身。”楚云飞说道:“我听说,好像是P老总亲自点的将。”

  “老罗,看来不能去打白建生了,不过去打胡守鄯也行。”

  “现在果军就剩这两拨敌人了,吃哪一波还不是吃?”

  “只不过,咱们得加快速度才行。”陈成兴说道。

  进攻西北不可能只有一野加二总,华北两兵团肯定也是在内的。

  胡守鄯又不是傻子,看到几十万大军压境,大步后撤的概率非常高。

  要想摁住胡守鄯,就得赶在华北两兵团之前入陕。

  “好几千里,就是再快,恐怕也得一个多月才能到。”罗平有点无奈,一个多月,到的时候仗恐怕都打完了。

  “呵呵.既然上级有这个主意,他们就不会让咱们白跑一趟。”

  “老罗,咱们已经不是当年的土八路了,你得学会与时俱进那。”

  “你看。”陈成兴指着地图说道:

  “我们完全可以先乘坐火车抵达金陵,然后渡江,从浦口再乘火车一路沿津浦线、石德线、正太线抵达太原,从太原再坐火车直达黄河。”

  “进军金陵、上沪的时候,我可是看到了不少火车。”

  金陵果军属于紧急跑路,上沪果军更是没有跑路,因此遗留了大量的东西,这里面就有不少火车。

  “三千五百里,以火车速度,即使算上各种停留、转运时间,十天怎么也能过黄河。”

  听到陈成兴的解释,罗平这才反应过来:“对对对,你看我这个脑子!咱们现在也能享受一把快速机动了!”

  “不过我有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走陇海线?”罗平有些疑惑。

  虽说潼关现在还在胡守鄯手里,但是以目前的态势来看,罗平不相信胡守鄯有胆子在潼关部署大军。

  如果是一两个师驻守潼关,以二总的实力,足以击穿果军的防御。

  “原因很简单。”陈成兴说道:

  “咱们如果去太原,可以省的再调用运力给我们补充弹药。”

  “而且之前我打电话的时候,闻英说从付毅手上缴获的那些武器图纸,兵工厂已经试制成功,并且生产了一批。”

  “这一次正好拉上战场试一试。”

  “作为武器实验部队,新武器不用用怎么能行?”

  确认了要从东南转战西北,二总上下立刻动了起来。

  毕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而且即使乘坐火车,他们的时间其实也没有那么充分。

  在乘坐火车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协调,尤其是过江后乘火车的问题。

  现阶段,长江上面可没有任何的桥梁,火车没法直接过江。

  除此之外,确保线路畅通,将重装备运上火车,也都是问题。

  上级钦点二总入陕,可不是因为他们兵多。

  最大的原因,就是二总算得上是唯一的一支独立重装部队。

  尤其是已经补充完成的三十六门榴弹炮团,除了各野战军的重炮团以及兵团属榴弹炮团以外,这算得上是独一份。

  一直忙活了两天,二总才从上沪抵达了金陵。

  等过了长江在浦口重新坐上车后,已经是第四天了。

  不过在之后就简单了,从浦口一直到太原甚至是风陵渡,都可以火车直达。

  几天后,二总风尘仆仆的抵达了太原。

  “下车休息一下!”

  “就地休整!不要乱跑!”

  随着火车停止,各级指挥员大喊着开始维持秩序。

  闷了一路的战士们狼狈不堪的从车上跳了下来。

  坐货运车厢,实在是难受。

  完全封闭的车厢,让里面的味道难以用言语形容。

  而且奇怪的是,这个车厢可以封闭味道,却又没法挡住外面的煤灰。

  因此所有人都是灰头土脸。

  就连挂在最后面,距离车头最远的陈成兴等人,也是一身的煤灰。

  陈成兴拍了拍衣服上、头发上的煤灰,随口说道:“老罗,这里交给你了。”

  罗平点了点头:“嗯,你去吧,使用美男计,多要点回来。”

  “什么美男计?我要什么不是一句话的事?!”

  “我主要是回家看看,你们以为谁都跟你们一样是老光棍?”

  罗平怒道:“你这家伙,光棍就光棍,加个老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陈成兴也没多说废话,坐上开过来的威利斯就走了。

  都到太原了,哪还有时间跟这些家伙废话。

  第二天一大早,陈成兴又坐着威利斯返了回来。

  “精神这么好?”罗平有点诧异。

  “我,人送外号小子龙。”

  “什么?”

  “算了,老罗,你不懂。”陈成兴随意的摆了摆手。

  “补给都送来了吗?”陈成兴问道。

  “已经上车了。”谈到正事,罗平也就没有再继续子龙的话题。

  “还送来了几种机枪,你要不要看一下?”

  “不用了,我在兵工厂已经见过了。”

  昨天陈成兴是先去的兵工厂,也试验过新生产出来的三种机枪,同时还提出了建议。

  毕竟这个轻机枪只需要进行略微修改,立刻就是一款突击步枪。

  而且两者还能实现零件、弹夹通用,这对班组火力来说,极其有利。

首节 上一节 641/7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