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599节

  黄焕然沉默了良久。

  久到顾墨三都以为通讯中断了。

  “黄司呤官?黄司呤官?!”

  “总长,我在。”黄焕然再次开口道:“总长放心,我会对得起总长,大不了牺牲到底就是了。”

  黄焕然能一路高升,靠的就是顾墨三的一手提拔。

  放下电话后,黄焕然对旁边的卫翔说道:“反正是完了,还突围做什么?送狼狈的样子给邱枫看吗?”

  “不如就在此地打下去,最后不过一死,也叫黄埔的同学看看,让他们以后不要再勾心斗角,只图私利了。”

  尽管此时阵地早已残破不堪,黄焕然仍然决定率25军和64军残部抵抗到底。

  此时,华野对碾圩的攻击已经放缓。

  根据之前的战术部署,G军的的下一步计划,是要留着黄焕然的残部当诱饵,然后准备歼灭东援的邱李兵团。

  因此在44军和100军被歼灭的时候,中央就发来电报,建议让黄焕然多活两天,好继续勾引邱李兵团东进。

  不过很快华野野司就将现实情况进行了回复。

  邱李兵团根本就不想救黄焕然,不管阻援部队怎么后退勾引,邱李兵团都不敢大步东进。

  即使是单集的部队也选择了后撤,但邱枫和李炳文依旧是不为所动。

  华野野司判断,把邱李兵团引过来歼灭的计划已经很难实现。

  了解状况后,中央自然是同意了华野野司的意见。

  既然留着黄焕然已经没用了,那就直接灭掉。

  考虑到黄焕然仅剩两个残军,野司把K纵、F纵先后从碾圩前线撤了下来。

  开始为下一阶段作战做准备。

  而此时的黄陪悟,依旧在全速往肃县猛赶。

  其实在碾圩战役刚发起的时候,不论果军还是G军,双方都没人特别在意黄陪悟率领的第12兵团。

  这倒不是12兵团的战斗力不行,恰恰相反,这支土木系的精锐兵团,可以说是整个中原战场上果军战斗力最强的兵团之一。

  十二兵团是围绕着果军五大王牌之一的18军为核心组建的。

  其配属的10军、14军长期与18配合作战,10军更是由18军部分骨干扩编而成的。

  整个兵团配属了大量的美式飞机和坦克,士兵的装备非常先进,战斗力相当可观。

  而之所以大家都不太重视这支部队,原因很简单,十二兵团距离主战场实在是太远了。

  碾圩战役爆发的时候,十二兵团还在汝南一带驻扎。

  汝南距离肃县直线距离近三百公里,至于碾圩,那更是远达四百公里,而且这段路程上河流密布、道路泥泞。

  常瑞元在八号给黄陪悟下令,让他立刻带着12兵团赶到彭城战场支援的时候。

  甚至自己都没有想过,仅仅不到十天时间,黄陪悟就带着这支十二万人的半机械化兵团,跨过了大片的河流和泥泞,及时赶到了彭城战场。

  以果军的一贯表现来看,这简直可以算是一个奇迹。

  而十二兵团之所以能有如此‘非主流’的表现,主要原因就是它有一个‘非主流’的兵团司呤。

  在十二兵团刚组建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兵团司呤会是胡子奇。

  毕竟在此之前,胡子奇长期担任18军军长一职,而且也曾经指挥过10军,怎么看都是十二兵团司呤的不二人选。

  不过因为十二兵团是驻扎在白建生的地盘上,而白建生又跟陈诚伯是死对头。

  因此白建生坚决不同意让陈诚伯的嫡系胡子奇来统帅这支战斗力强大的兵团。

  在激烈派系斗争下,常瑞元只能选择十年前曾担任18军军长黄陪悟来干十二兵团的司呤一职。

  而黄陪悟在1940年以后,主要负责的是果军士兵的训练和士官的培养工作,已经有整整8年没有上过战场。

  在得知这一任命后,胡子奇当场就请了病假,去上海‘治病’去了。

  黄陪悟也知道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

  所以他一上任就表示,自己只是代理这个职位几个月,以后这个位置仍然是胡子奇的。

  然而恰恰就在这‘几个月’里,果G双方在中原展开了决定全国命运的战略决战。

  不管黄陪悟是不是真的认为自己是代理,他都将实际负责指挥这支强大的兵团。

  因为久不经战场,又长期负责军事教育工作,果军将领都叫黄陪悟为‘书呆子’。

  也正是这个书呆子的这股愣劲,让十二万果军精锐及时赶到了彭城战场,加入了这场决定命运的决战之中。

  黄陪悟本来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慢慢赶到彭城战场。

  在12兵团前往彭城的路上,不仅要跨越南汝河、洪河、颍河、西淝河、涡河、北淝河、浍河等一串河流,而且仅有的道路也都泥泞不堪,十分不适合机械化部队行军。

  但是在接到常瑞元的命令后,黄陪悟连军事会议都没开,直接命令12兵团一刻不停地赶往彭城。

  在见到黄陪悟的前进速度后,中央和中野立刻意识到,这支不同寻常的果军,将对已经非常紧张的中原战局,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中野马上命令留在豫西的B纵、K纵尾随黄兵团加入彭城战场。

  各地方军区部队,也利用一切办法拖慢黄陪悟的前进速度。

  然而黄陪悟丝毫不在乎小股部队的骚扰。

  十八号的时候12兵团跨越了层层阻碍,先头部队抵达肃县西南方向的蒙城地区。

  涡河岸边,黄陪悟站在土堆上看着部队浩浩荡荡的过河。

  一旁的参谋长文修提议道:“司呤官,兵团的行进速度是不是要控制一下?”

  “从李益寿和刘子亮的动作来看,咱们已经有些突出了。”

  按照命令12兵团是与南线珠城的第6兵团和第8兵团一起会攻肃县。

  但是现在李益寿和刘子亮还在珠城原地踏步。

  “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我们既加入了战场,就串在一条绳上了,要是弄不好,我们可能都得绕进去。”

  黄陪悟很清楚果军屡战屡败的原因,那就是各路指挥官的小九九太多。

  但他们也不想一想,如果果党被G军击败,他们又能落下什么好处?

  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罢了。

  “传我命令,部队加速前进,明天强渡北淝河,后天就可以过浍河了。”

  “是!”

第509章 目标改变

  “不按套路出牌”的黄陪悟兵团,立刻成为了G军的巨大麻烦。

  此时的中原战局,正处于极度紧张的平衡之中。

  按照中央的计划,在歼灭黄焕然兵团后,下一步是要寻机歼灭邱枫、李炳文兵团。

  而在此期间,还必须要保证彭城果军不能南逃。

  为了确保歼灭黄焕然、邱枫、李炳文这三个兵团,华野已经用上了全部的战斗力。

  围攻黄焕然的几个纵队正在苦战,与邱枫、李炳文对峙的部队也不能调离。

  毕竟两个战场相距不到三十公里,以机械化部队的速度,一个突进就能抵达战场。

  这也就意味着,确保彭城果军不能南逃的任务完全落在了中野头上。

  而在此之前,珠城的李益寿和刘子亮分别组建了一支兵团,合计五个军的兵力正在往肃县开进。

  黄陪悟的意外赶来,导致中野要独自抵挡黄陪悟、李益寿、刘子亮三个兵团,共计九个军的合击。

  肃县中野司令部内,几人就当前的严峻局势召开了前委会议。

  “南线的刘子亮、李益寿是果军常见的滑头军,底下的部队也都是杂牌军,战斗力低下,但是这个突然杀入战场的12兵团,是硬茬子。”

  “现在全军的主流想法是:中野应该先跟12兵团打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你们两个怎么看?”*将大衣衣服挂到衣架上,坐到了火炉旁。

  此时黄焕然尚未消灭,邱李兵团也未确定能否包围,因此全军主要目光都聚焦在东线战场。

  黄陪悟兵团此时刚刚赶到,危险性并没有立刻爆发出来,南线战场还未引起注意。

  “不能打一下再做决定,我们这一次根本没有试错的余地。”**摇了摇头。

  “此时华野已经元气大伤,如果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打完黄焕然再打邱枫、李炳文,华野有很大概率会和邱李陷入苦战。”

  “也就是说,一旦中野试错失败,华野根本没办法分兵支援。”

  “突破了中野阻击的黄陪悟如果与李、刘兵团打通了彭城南线,将直接威胁华野侧后方。”

  “到时候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将被拱手让给果军。”

  “我同意**的话。”***说道。

  “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正视差距。”

  “中野与黄陪悟兵团之间的重火力有极其巨大的差距,我们有很大概率无法抵挡南线赶来的大量敌军。”

  “如果此时仍然坚持既定战略,或者哪怕只是让中野去试一试,都很有可能在东线取得胜利之前,南线就被黄陪悟突破。

  “这将会导致整个中原战局崩溃,计划必须要改变了。”**起身来到地图前。

  “中野在大别山一役中元气大伤,此时尚未恢复,如果把中野6个纵队摊开阻击、黄、李、刘三个兵团,很可能挡不住。”

  “如果先打靠我们较近的李、刘兵团,哪怕他们比较弱,也至少需要集中5个纵队的兵力,剩下1个纵队不可能挡住黄陪悟。”

  “而且根据华野的通报,邱、李兵团现在非常害怕被我军包围,主力部队一直缩在彭城附近,华野根本找不到机会穿插阻断邱李兵团的退路。”

  “也就是说,中央制定的先打黄焕然,再打邱枫、李炳文的战略,短期内已经很难实现了。”

  “此时的情况其实已经非常清晰。”

  “目前的最佳战略,就是以少量兵力牵制李、刘兵团,集中全力先灭了黄陪悟。”

  “不过12兵团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以中野的力量尚无必胜把握,必须要让华野分兵帮忙。”

首节 上一节 599/7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