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第587节

  “冯志泰的部队调出彭城,负责在彭城北部台儿庄等地建立防线。”

  “嗯,如此万无一失。”刘经扶点了点头。

  “这份作战计划,我会立刻派专机送给白长官,并上报统帅部。”

  白建生看着地图上的态势图,旁边则是放着刘经扶空运来的作战计划。

  “长官,对于杜光廷的计划,您怎么看?”

  “计划很好。”白建生点了点头:“不过他的视线太窄了。”

  “您的意思是?”

  “目前对我中原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华野,而是中野。”白建生指着地图说道。

  “只要能吃掉中野,CS之流不足为虑,他们绝对无能统一中原战场。”

  “我决定调动所有能出动的兵力,会攻于豫西!”

  “所有?”

  “所有!”白建生斩钉截铁道:

  “所有非必要的城市全部放弃,就是一条狗,也给我拉上战场!”

  随着白建生的主动进攻,很快便成功锁定中野于新野一带。

  白建生立刻命令果军以绝对优势兵力进行合围。

  彭城这边,杜光廷看到白建生已经主动对中野发动了攻势,立刻开始积极进攻。

  准备在华野休整完成之前,打G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一腔热血的杜光廷万万没想到,有人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第498章 攻势防守

  十月初,与白建生确定好双方联动以后,杜光廷亲自飞到金陵向常瑞元汇报了反攻计划。

  对于杜光廷的反攻计划,常瑞元答应了下来。

  获得批准后,杜光廷立刻开始集结部队,定于十月十五日出兵。

  十月十五日早晨,杜光廷穿戴整齐,满心热情的抵达指挥部。

  华中剿总和彭城剿总同时进攻,必可分离G军中野、华野两部,再来一个回旋镖,至少可以歼灭中野G军十万部队。

  “杜副司呤。”

  杜光廷一回头,就看到一个青年军官站在门口。

  “杜副司呤,委座有请。”

  “委座?委座在哪?”杜光廷一脸懵逼。

  委座不是在金陵吗?怎么还请自己?

  “委座刚刚抵达飞机场。”

  听到常瑞元飞抵彭城,杜光廷脸色一变。

  “让各兵团司呤等我一下,我面见委座后立刻回来。”

  对于杜光廷的安排,几个兵团司呤都没有异议,虽然他们来的更早,但是明显委座召见更为重要。

  不过他们都没想到,十几分钟后,刘经扶进来了。

  而且一进来,刘经扶就让他们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

  邱枫立刻出言道:“总座,杜副司呤还没回来,作战会议还没有召开。”

  “邱司呤,杜副司呤已经被老头子拉去沈阳了,作战计划暂时搁置吧。”

  杜光廷抵达飞机场后,刚上飞机,坐下后都还没说话,就看到常瑞元侍从把飞机门关上了。

  紧接着飞机就开始缓慢滑行,起飞后直奔东北而去,地上只留下来一脸懵的司机和卫兵。

  此时东北果军战局极度紧张,东野已经攻入锦州城。

  常瑞元根本顾不上中原了,他选择直接拉着杜光廷去东北救火。

  彭城司呤部内,听到杜光廷飞去了东北,作战计划搁置,大家都懵了。

  “总座,这”

  刘经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直接摆了摆手:“各位,我也不怕你们笑话,这么大的战役,我可指挥不了。”

  见刘经扶都这么说了,众人无奈,只能是郁闷的返回各自的驻地。

  反攻计划也被彻底搁置。

  而杜光廷突然被拉走,不止彭城的人头疼不已,就连金陵的国防部长何敬之以及参谋长顾墨三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主动出击的作战计划搁置,但是兵力调动却已经完成。

  彭城的几十万大军,沿着津浦和陇海两条铁路一字排开,形成了两线保一点的阵型。

  但是因为兵力的集结,各部队驻地之间防区结合部千疮百孔,极易遭到攻击。

  而且白建生的主动进攻,也因为派系问题宣告失败。

  黄陪悟动作太慢,没有围住中野,致使中野连夜撤出两百里。

  就在杜光廷在东北忙着救火的时候,为了配合华野歼灭黄焕然兵团,解放两淮、海洲地区的计划。

  中野野司带领四个主力纵队抵达商都城下。

  因为之前杜光廷的进攻计划,此时商都守军只有两个杂牌师,共计一万余人。

  面对中野四个纵队的兵力,守军根本就不想留在城内送死。

  第二天,正当中野部队要进入攻击位置的时候,突然发现,商都守军开始弃城逃跑。

  这让原本打算围住商都,吸引果军机动部队来援的计划直接破产。

  中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商都。

  而商都守军,也很快在野外被歼灭。

  拿下商都后,中野继续东进,又拿下了已经成为空城的汴梁。

  果军开局连送两城,让整个战局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在开战之前,中野就已经完成了战役计划所布置的任务,这使得中野、华野对彭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因为战场态势的突变,中央也立刻调整了中野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在接下来的决战中,中野不再仅担任前指和阻击任务,而是准备直接进入战场,与华野联手作战。

  此时中央已经意识到,这场战斗恐怕不再是局部的歼灭战,而是极有可能演变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

  华野司呤部内,看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首长也同样感觉到了决战的突然来临。

  并且他还敏锐的意识到,此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就在于中野和华野能否高效、流畅的配合作战。

  此时,从职位上来看,中野野司毫无疑问应该负责统筹指挥,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华野司呤在中野是副司呤。

  不过首长担心中野野司会因为中野、华野实际战斗力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不好意思对华野发布号令。

  因此首长选择主动挑破这层窗户纸,一封电报发到中央,表示自己愿意听从指挥,进行完全的配合作战。

  中央自然是明白华野的意思。

  第二天,中央发出电报:‘整个战役,统一受中野野司指挥。

  紧接着,中野野司回电:‘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中央对华野方面多直接指挥。’

  这是告诉在华野,意思我们明白,会担负起统筹指挥华野、中野配合作战的责任。

  此时中野指挥部正和D纵用着同一部大型电报机,因此野司巧妙地借用了这个现状,称自己‘通讯工具太弱’。

  这个意思就是自己无法经常对华野下令,因此请中央多多指挥。

  不过谁都知道,中央哪有空对华野的具体作战进行指挥?

  因此华野的具体作战,还是由野司自己指挥。

  如此一来,各级首长心照不宣的解决了开始阶段指挥的大问题。

  唯一郁闷的,应该只有中野D纵的电报员,明明他有一个很好的电报机,结果成了‘通讯不畅’。

  随着东北战场接近尾声,第九兵团被东野全歼在辽西平原,果军在东北的全军覆没已成定局。

  在东北战事的当头棒喝之下,常瑞元瞬间清醒。

  他不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才能保住中原的果军精锐。

  这是他手上最后的精锐力量,一旦有失,就代表整个江山将要易主。

  权衡利弊后,为了保住政治资本,常瑞元决定放弃易攻难守的彭城,遵循‘守江必守淮’的古训,让部队退守坚固的淮河一线。

  然而,此时有两个大问题摆在老蒋面前。

  第一个问题,就是彭城剿总刘经扶的指挥能力。

  作为一手提拔刘经扶的人,他的能力常瑞元再清楚不过。

  以刘经扶的能力,光是守卫彭城都很难让常瑞元放心,更别说让他指挥数十万大军在敌前全面撤退。

  而第二个问题,就是彭城大军的撤退方案。

  在接到常瑞元撤退的指示后,何敬之立刻召开了国防部作战会议,商量撤退方案。

  会议上,何敬之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开口道:

  “诸位,委座‘守江必守淮’的指示,你们也都知道了,不知还有什么好的方案?请诸位畅所欲言。”

  下面的人立刻七嘴八舌互相讨论起来。

  不过说来说去,也都是遵从指示,全面退守淮河南岸,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以后再说。

  郭瑰环视了一圈,发现众人没有任何创造性的意见,于是站起身来。

  “何长官,诸位,我有一个提议。”

  “郭厅长请说。”

首节 上一节 587/7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下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