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

大明汉王 第792节

  “此件事情上,确实有些许的读书人,亦或者说有功名优待的人,仗着朝廷给与的优待和特权,仰仗着乡野不知,权力相对空去的地界,有做出这等不正之风,有出现有兼并良田良地的行为。”

  “毕竟林子大了,乃是什么鸟都有。”

  “针对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咱们户部发现和知道了,势必第一时间,告知锦衣卫或者是三司,让其依照大明律例和律法,处置相应的人,以求达到此间的平衡。”

  “当然就此件事情上,臣等毕竟所起到的作用,仅限于预防和后期的查验,至于是否知道百分之百的肯定,以及百分之百的肯定数据,这个问题上的话,臣等倒是真的没办法,给出百分之百的答案。”

  “要知道,鼹鼠在哪个朝代都存在的。”

  “自然在臣等领导下,肯定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证,还望太子殿下和汉王殿下明鉴。”

  这话说的。

  可谓是相当的有水准和本事。

  就这简短的三两句话,夏元吉几乎是将自己身上,可能存在和出现的罪责,几乎是处理的一干二净,完全找不到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让人闻之和见之,也不得不叹为观止,完全找不到任何的话来说。

  见着当下的情况,朱高煦为之大手一挥,双眸微微眯了眯,冷冷的环顾场中的群臣一眼,冷笑了一声道:

  “此话,借口就不用在本王这里浪费时间了。”

  “说来说去.....”

  “很简单的一句话。”

  “也就是你这个户部尚书,你这个主管整个大明朝堂的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承认咱们大明朝廷和朝政,也都知道和承认,咱们整个大明天下不管是什么地方,乃是确确实实的存在,土地兼并、存在着偷税漏税的事情了?”

  “这个问题上,想来本王的理解,应该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应该是没有任何的错误的吧!”

  “你说是不是啊!”

  “夏大人......”

  闻之此言,面对汉王朱高煦的反问,直接把户部尚书夏元吉给问的愣在了当场,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当下的问题。

  为何?

  因为他的心里,比之任何人都清楚和明白。

  就朱高煦所问的这个问题,乃是整个大明天下,亦或者说历朝历代以来,自从针对整个大明读书人有优待和特殊的政策开始,就从来不变过,就一直存在的问题,自始至终压根就没有任何变过。

  同时也明白,这个问题,乃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为之,夏元吉张了张嘴,最后能够做的,也只不过是漠然、只能够老老实实的选择默认和为之点了点头承认,除此之外完全找不到任何的话说。

  怎么说,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这么大的一口锅,难道他这个作为户部尚书的人,这个作为主管天下钱袋子的人,敢说这些个事情他的心里能够不清楚,他难道敢说这些个事情,他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可能吗?

  就汉王朱高煦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说一点都不敢反对,就可以说完全不敢有分毫的否认和不承认。

  原因很简单。

  死贫道不死道友啊!

  显然汉王朱高煦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针对这个所问出的问题的时候,汉王朱高煦肯定是在这个问题上,有着确定的答案,以及对于这个事情上的一些个细节,有着超出常人的了解。

  倘若他这个作为户部尚书的人,敢在这个问题上,真的为了当下的人,敢说自己真的对此件事情上所知不详的话,一旦这些个事情被汉王朱高煦给毫不留情的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摆出所谓的事实和依据,再狠点的话,在这个事情上直接拿出让人完全没办法翻案的铁证来,那么相较于他这个主管户部的户部尚书来说。

  岂不是直接把他给推进了,尴尬和死往的深渊之中?

  怎么回答?

  怕都是错误的答案。

  很有可能,依照汉王朱高煦的性格,就当下的问题上,与之扣上一顶祸国殃民,不理朝政和不知世事的帽子,在有了前面的事情为基础的情况下,他这个户部尚书,才真的是叫天天不应、见地地不灵了。

  最后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处理方式,纵使不可能让他一个人背这么大的一口锅,纵使有人为他分担压力,但是就针对他的这件事情上,为之的处理结果,也势必好不到哪里去。

  为此。

  就当下的事情上,对于夏元吉来说,则是完完全全就没有任何的必要,妥妥的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妥妥的给自己找罪受,何必,何必呢?

  完全就没有任何的必要。

  为此,针对这个事情上,见着汉王朱高煦已经说到当下的程度上,他能够做的.....则就只有老老实实的,将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所明白的事情,以他的回答、或者以他的口,尽可能的以当下最为简单的和实在的回答,老老实实的说出来才是王道。

  也正是有着当下诸多原因参杂在里面,面对汉王朱高煦的问话,饶是夏元吉的心中,对当下的问题有着诸多的不愿,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只能够老老实实的回答,他当下的问题。

  当然....

  针对夏元吉的回答,朱高煦如何能够不清楚,如何能够不知道,夏元吉这个老家伙这是,故意在他的面前,跟他玩所谓的避重就轻,不想要得罪当下的朝臣,不想要成为朝中的公敌?

  对于这个事情上,朱高煦倒也是识趣,并没有直接出言点穿,算是给了彼此之间一个相对过的去的台阶,算是让大家的面色上,都能够过的去,或说都能够好看。

  为此,也就没有一直咬着夏元吉这个老家伙不放,转而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当然此间最为重要的一点,夏元吉也在这个事情上相当的识趣,在没有得罪所有人的情况下,给予了朱高煦可以将这个问题给扩大化和继续下去的口子。

  就这般,短暂的沉思之后,朱高煦扭头看向台下跪伏着的群臣,冷笑道:

  “诸卿......”

  “诸位,针对夏大人,或者说户部尚书所言之事,尔等可否有任何的异议?”

  “就咱们在场,上朝的诸位,倘若真的无话可说,或者说是不承认的话,不认可这个户部尚书夏大人所言的这个事情,那么需不需要本王派遣人,去到尔等的老家看看。”

  “核查一下,诸位家中或者亲族的田地数目,看看尔等这些个朝中自诩为肱骨之臣,自是动不动张嘴就仁义道德、道德仁义的诸卿的亲族,看看你们这些个人的家族,打着尔等的旗号,兼并了多少的土地。”

  “就这样的情况下,让多少的百姓没有土地可以种植,成为最为下等的贱民和庸人,悄悄咪咪的贪墨了多少,本该独属于咱们大明朝廷的赋税和税收。”

  “以此看看,诸卿的亲族,究竟依照咱们的大明律例和律法,依照该当何罪。”

  此言落罢。

  场中的群臣,所有人的面色,皆是不由自主的一僵,骤然间变的煞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此间能够参加大朝会的人,又有几个人不是出自于书香门第,有几个人不是出自于乡绅士族,自己的家境以及自己的家中,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们这些个人,自己如何能够不清楚?

  先不说他们自身,不说他们入朝为官的事情。

  就他们这些个人,在考上功名之后,自己的士族或者家族,享受了何等的荣耀,在这等荣耀下做了什么事情,他们这些个人,做了那么些个违背大明律例和律法的事情,难道他们这些人能够不清楚吗?

  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这种东西,他们的家族,怎么可能做这些个勾当的时候,能够不知会他,能够不告诉他?

  纵使做这些个腌脏的事情的时候,不知会他、不告诉他,难道以他们这些个群臣的本事,能够真的什么都察觉不到吗?

  或者说难道他们这些个人,真的就没有享受,没有接受过,他们群族的供养吗?

  这些个供养的钱财和银两从哪里来,突然多出这么的钱财和银两,难道他们这些个人,会没有分毫的察觉吗?

  这些个事情,别说他们这些个人信不信,就朱高煦则肯定是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为何?

  因为但凡只要是个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察觉不到,更别说他们这些个,能够在朝堂上身居高位,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的人了,这些个人哪个能够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呢?

  就这样的一群人....

  又有什么样的人,能够骗的了他们?

  真要是能够在这些个小事情上面,都能够把他们给忽悠住,都能够把他们给骗到。

  那么他们这些个人,就绝对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为此,在面对朱高煦的质问的时候,朝中的人,饶是巧舌如簧,却也是找不到任何的话说,找不到相对应的话来回答,完全就是无话可说。

  见着朝堂中人无话,见着众人陷入了沉默,朱高煦面色中的冷意愈发的浓厚和浓郁了起来,转而再次冷冷的环顾了场中所有的人一眼。

  此时此刻,场中却是无一人敢与之对视,皆尽是于当下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或许他们当中的人,有那么些人,在朝堂为官的时候,真正的做到了清正廉洁,但是在针对‘鸡犬升天’这个四个字的时候,或者说在针对自己群族和士族,是否真的如他们能够这般的做到清正廉洁的问题,他们这些人也完全没有了分毫的底气。

  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但是并非代表着,他们的群族和士族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

  而他们身居高位之后,反哺群族和士族,又乃是这么多年,亦或者说历朝历代以来,从来不曾有过杜绝过的事情和景象。

  毕竟人嘛!

  都是凡人,都是有着七情六欲,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下,仰仗着他们这些个人的威名,做出一些个逾越的事情来,也是异常简单的事情。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还是这么多年以来,造就的小农思想造就,不管是乡绅士族也好,寻常的百姓也罢,都对于土地和田地,天然的就存在着那一份执着和执念。

  就这般,经过短暂的沉吟之后,朱高煦半眯着的双眸猛然睁开,继续出言道:

  “呵呵呵......”

  “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之前尔等一个个的,不都是巧舌如簧吗?”

  “怎么到现在,却是一个个都选择了不吭声呢?”

  “怎么的?”

  “难道是因为当下的事情上,又被本王给戳到了你们的痛处了,或者说是直接拿捏到尔等的‘七寸’了?”

  说着,说着,朱高煦一声轻笑,不过眉头之间汇聚的冷意,却是愈发的浓郁了起来,冷冷的继续开口,道:

  “都不说话.....”

  “是吧!”

  “看来本王之前说的没错。”

  “功名和朝廷的优待,对于尔等来说,切切实实的是一个极好的东西。”

  “有了这些个朝廷给予的特权和好处,你们则能够轻易的享受,朝廷的给予的好处。”

  “反正好处你们享受的则是分毫不差,但是一个个剥削百姓,鱼肉百姓的帽子,你们这些个读书人,则是分毫不沾染,百姓过的下去、过不下去,也是与你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反正都是朝廷的事情,也完全不是你们应当操心的事情。”

  “因为这些个骂名和罪名,全部都怪不到你们的身上来。”

  “百姓的心中,纵使有着千般的怨言和怨念,则也全部都会怪到当权者,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全部将责任归咎于皇帝的脑袋上。”

  “也正是如此,也才让尔等,对于这些个事情,如此的高枕无忧不是?”

第587章 制止

  此间。

  朱高煦真的是越说越烦躁,越想着、则就觉得气人和烦心。

首节 上一节 792/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大霸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