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302节

  嬴渊叹道:“相公有大谋,只是这往来事,一向不是两地百姓愿所为之。”

  “胡相公觉得,阿禄台、马哈木之流,当真就是想让草原百姓过得好些?”

  胡永忠笑道:“事在人为吧。”

  说罢,又朝着建极殿的方向走去。

  嬴渊跟在胡相身后。

  胡相在登台阶时,嬴渊恰巧抬头看向这位老者的后背,

  “不瞒相公,我初入京城时,有人对我说,您把持朝政,刻意打压武将,是要专权于国,如今,我却是有些不信了。”

  闻言,胡永忠忽然豪迈大笑道:

  “把持朝政是真,专权于国也是真,世上事,真真假假,谁又能辨?”

  在这宫城之内,敢公然说出这等言论的,也就只有胡永忠一人而已。

  不远处,有内侍见到这一老一少,一相一将,一前一后的身影,觉得十分融洽,不敢置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将相...和?

  ......

  承平四年,五月下旬。

  姬长下旨,昭告天下,命嬴渊为江南、东南行军大总管,总理练兵、抗击倭寇等事宜,即日离京赴任。

  在下旨当日。

  迎春正亲自为嬴渊收拾着一些贴身细软。

  有些心不在焉。

  嬴渊笑道:“又不是生离死别,待明日离京,约莫过个一年半载,就能回来了。”

  一年半载?这么久?

  迎春语气有些哽咽,眼睛更是泪汪汪的,“昔日你北伐尚不足一年,怎这一走,却要那么久?”

  那还是嬴渊保守估计。

  倭寇肆虐沿海多年,根深蒂固,平日里极擅躲藏。

  想要彻底将其根除,绝非一时一日之功。

  而北伐,不过是要打个结果出来罢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你且放心,待东南事了,我即刻返京。”

  “前些时日入宫时,我见了皇后娘娘,请她关照着你娘亲入贾府祠堂一事。”

  “陛下也说了,到了那时,会给你娘亲一个诰命,想来即使我不在京城,你也能将此事办妥。”

  新婚燕尔,嬴渊自是不想离家。

  但江南一行,事关姬长布局,马虎不得。

  嬴渊也只有迎难而上了。

第292章 江南一行目的

  江南的情况有多复杂,嬴渊尚不知情。

  好在,此行他并非是单打独斗,还有金陵锦衣卫相助。

  江南设有承宣布政使司,在此机构下设左右布政使,主管此地财政大权。

  而江南行省,亦是整座大周,惟一设有布政使情况下,还设有‘总督’一职的地方。

  也就是说,江南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是分开管理。

  江南总督有权调动江南各卫与倭兵,是胡永忠的亲信,名为洪寿。

  在宣文十年时,洪寿因抗击倭寇有功,遂被胡永忠器重。

  一度被世人称之为‘江南柱石’。

  嬴渊的到来,其实对江南两位布政使影响并不大。

  主要触碰到的核心利益集团,还是江南乃至东南一带的军方首脑人物。

  因为嬴渊此行主要有两个责任。

  一是在江南练兵,借机将改善后适合全军推广的练兵法,推行到南方地界。

  当然,地域不同,面临的敌人就不同。

  嬴渊创作的练兵法,主要是为了应付北方的胡贼,多是以精兵、骑兵为主。

  可在南方,那一套显然就行不通了。

  所以,找到一条合适南方军队训练的法子,也成了嬴渊目前的当务之急。

  而练兵法的推广,能有效扼制前朝冗兵问题的发生,也是姬长对军政改革的大计之一。

  二是借机消除倭寇隐患。

  对于这个,嬴渊并不抱太大希望。

  那些倭寇,犹如春草,死灰复燃,难以根除。

  最有效的法子,是大力发展水军优势。

  大周,也该需要属于自己的一支水军了。

  承平四年,六月中旬,嬴渊与三千万骑营将士行至兖州府一带。

  在此地负责招募兵将的是萧逾明。

  早在半月前,他才来到此地,在各地官方机构的配合下,进展还算顺利。

  按照嬴渊的意思,所招募的兵将,都是穷苦子弟出身。

  他们普遍个头不粗壮,身材也不算高大。

  对于万骑营的成建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嬴渊自离开京城之后,奉行绝不扰官民的准则,一路都极为低调,与行军一般无二。

  待到傍晚,便命全军寻一空旷地带安营扎寨,也不进城。

  倒是有诸多官吏想要拜会这位官场神话,不过都被嬴渊一一拒绝。

  抵达兖州府时,也是如此,三千甲士,依旧是在城外扎营。

  萧逾明前来拜见,简短的汇报了近半月来的成效。

  在一众穷苦子弟里挑出根骨强壮的人,并非是容易事,半月过去,才只招到几千人而已。

  当下,嬴渊正与萧逾明、陈大牛等一众将领在营中漫步议事。

  “起初万骑营成建时,多是从上十二卫里挑选,咱们只有练兵权而无调兵权。”

  “虽说如此,可进万骑营的将士,依旧是以我马首是瞻,但日子久了,诸多指挥使,不免有闲言碎语。”

  “此次万骑营扩建,编制在三万,皆由我等做主募兵,这也意味着,咱们对万骑营的将士,也有了调兵之权。”

  待嬴渊向萧逾明说至此处时,忽而话锋一转,正色道:

  “万骑营是咱们的家底,需慎重以待,选穷苦百姓出身的子弟入营。”

  “一来,是为了尽些力所能及的事,给一些人家一个改命的机会。”

  “二来,也是要杜绝朝中派系根生之事,好将万骑营彻底掌控在我等手中。”

  “萧逾明,你与岳峰身上的担子很重。”

  闻言,萧逾明当即低头抱拳道:“请将军放心,末将绝不使将军失望。”

  嬴渊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道:

  “你的能力,我向来放心。”

  “待过些时日,军器监会发来一批甲胄,约有万副。”

  “待你募兵之后,给你一月功夫稍加训练,而后即刻南下,沿途若遇匪寨,适当练兵。”

  萧逾明道:“末将明白了。”

  嬴渊笑道:“我已与军器监的人打好招呼,朝廷也会大力支持我万骑营练兵,所以,今后缺什么,你可自行张口,向朝廷索要。”

  萧逾明大喜,“正愁没有一批新器械,有了将军这句话,末将便也放心了。”

  嬴渊点了点头,又看向站在一旁的李川,

  “你差人去寻岳峰,将我的话,同他复述一遍。”

  他本可一路南下,不必经过山东地界。

  之所以来,就是不太放心河南、山东等地的募兵之事。

  如今见到萧逾明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对岳峰那边,自然也就放心了。

  翌日,临出发时,也未按照既定路线行进。

  而是自安东卫经淮安府,沿海行军。

  倭寇的问题,在江南与东南一带最为严重,是因那两地百姓有钱。

  但这绝不意味着山东、两淮沿海一带,就没了倭寇肆虐。

  而且倭寇也都不是在海上劫掠商船犯事,而是自海到陆,做起了山大王,平日里就藏匿在深山老林中。

  往往会在官府松懈时出来作恶。

  其实倭寇的存在,不会影响到大周的领土疆域完整,也不会对穷苦百姓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害。

  毕竟,就连倭寇都知道老百姓都没钱,劫掠他们,意义何在?

  但这会极大程度影响到各国间往来出海贸易。

  也会影响到一些鱼肉百姓的富商赚取钱财。

  富商们不赚钱,朝廷就没了税收,总不能一直在平民百姓身上加税吧?

首节 上一节 302/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