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280节
嬴渊没有什么亲戚长辈,招待宾客这种事情,就只能交给他们了。
待蓁儿去到后院,见数名婢女正在打扫庭院,将一些红灯、喜联重新摆放。
再过一会儿,前后院落,便要响起爆竹。
“几位大爷还没睡醒呢?”
蓁儿寻来一名婢女询问道。
那婢子点了点头,“还不见屋里传来动静。”
话音刚落,就听一间屋子里传来如雷鼾声。
几名婢子皆忍住不敢言笑。
蓁儿也只得硬着头皮去叫醒他们。
只见她来到一间房子前,刚敲了几下门,就听到屋子里的人闷闷不乐道:
“去去去,再睡会。”
闻言,蓁儿摇了摇头,索性让那几名婢子故作议论道:
“家主已经出发了吧?”
“快了,这会在收拾呢,要是还不去,可就赶不上了。”
“宾客差不多都来齐了,都在前院热闹着呢。”
“...”
稍后,就见陈大牛火急火燎的打开房间,一手还在穿靴,
“我大哥要去接亲了?”
见状,蓁儿掩嘴一笑,“还没呢,就等诸位将军了。”
说罢,她便朝着身边一名婢子使了个眼色。
那婢子急忙上前,蹲下身子,亲自为陈大牛穿鞋。
“其他人呢?”
陈大牛问道。
蓁儿看向其余几间房。
陈大牛顿时明了,穿好鞋子,挨个去唤,
“哥几个,醒醒,再睡,大哥吉时都要误了。”
接连几日宿醉,众人的状态都不太好。
若非从军多年,底子深厚,不然,连续多日宿醉,只怕身体早就吃不消了,少说都要大病一场。
“几位将军,朱都督他们,还在前院等着呢,无人招待...”
蓁儿提醒道。
岳峰朝着几人挥手,“走吧,先去帮大哥招待宾客。”
他并非是宁夏出身,不过与嬴渊接触下来,也是打心眼里对其钦佩,故而无外人时,也用‘大哥’二字来称呼他。
当众人到了前院,见几位都督与老将军正默默看着戏台上唱曲,连忙上前去打招呼。
朱玉抚须笑道:“你们几个,好歹是身经百战之辈,几碗酒水罢了,便将你们喝成这个样子?”
平日里,就连极为喜欢饮酒的陈大牛都不由得叫苦道:
“哪是几碗酒?自六七日之前,我等便在伯府里了,起初是想着来帮衬一二,结果,自六七日之前,提前来道喜的宾客便数不胜数,实在痛苦!”
何福眉头一挑,“吃了几日酒,大牛兄弟言谈举止,竟也会整词了?”
闻言,几人顿时轰堂大笑。
陈大牛捂着后脑勺略显尴尬。
如今,他可是大周军方最为著名的文盲猛将。
不过,饶是如此,他也依旧听出戏台上唱的曲乃是《长生殿》,讲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这首曲子,他在青楼瓦肆里听到过。
“我大哥大喜之日,就该听些欢快的,不如唱一曲楚霸王破釜沉舟胜秦军。”
为掩饰尴尬,陈大牛连忙将话题引到别处。
这时,于节庵缓缓走来,“你管这个叫欢快的?”
前来的几位大人物,诸如朱玉等人,都知道嬴渊有个姓‘于’的智囊,有状元之才。
北伐战役里,一介书生,不仅与诸将同吃同住,甚至还多次为嬴渊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就冲这个,众人也不敢对其轻视。
何福摇头道:“于先生说的是,大喜的日子,不适听那些打打杀杀的曲子。”
虽说于节庵乃是嬴渊的弟子,但实际上,大家伙都清楚。
他二人,亦师亦友。
于节庵拜嬴渊为师,一来,对于兵法战阵一道,前者的确不如后者。
二来,后者有着崇高志向与极重的个人魅力,前者对此很钦佩。
正因诸上原由,哪怕就连何老将军等人,都会称呼其为一句‘于先生’。
就当众人言笑间。
忽听不远处有爆竹响起。
嬴渊穿着姬长赏赐下来的冕服,准备出府迎亲。
随行的队伍,多半都是禁军将士,还有几位身着红色官服的礼部官员。
主要是提醒嬴渊到了贾府该做什么说什么。
一见嬴渊前来,众人纷纷迎上前去。
他看向岳峰,语重心长道:“让大牛他们陪同我去接新妇,你留在府上,招待诸位将军。”
朱都督笑道:“都不是外人,何须他们招待?你这个当大哥的成婚,他们若不去,岂不成了一桩遗憾?”
岳峰欲言又止。
嬴渊笑道:“那便同去。”
这时,自榆林赶来的梁景,正满头大汗的走到这边,
“没来晚吧?”
陈大牛立时皱眉道:“怎来如此晚?”
梁景道:“前些时日,有使者去往阴山,榆林、陕西、宁夏三卫,都要调人手去护卫。”
“恰巧当时我在榆林,而榆林卫指挥使又告了年休,索性,便由我来调配了。”
陈大牛不满道:“你倒是忙得很。”
梁景笑道:“大牛兄弟勿恼,今晚,我定与兄弟你一醉方休,当做赔罪,如何?”
一听又要吃酒,陈大牛差点儿吐出来。
几人顿时哈哈大笑。
见状,梁景颇为不解。
除了梁景,就连王忠毅与跟随嬴渊北伐的将领都来了。
其中还包括边军出身的几位,比如陈应,此人是镇远关出身的将领,与嬴渊关系也较为亲密。
后来河套一役结束后,此人想要留在宁夏。
前些日,顾成老将军来的时候,嬴渊向他建议,让陈应为阴山卫副指挥使。
毕竟是自家兄弟,理应相互照应。
陈应对于陈大牛和李川的发展,是有几分羡慕的。
不过,他的老母行动不便,患有重病,不能长途跋涉,旁人照顾老母,他又不放心。
再加上已没几年好活。
所以,陈应只能留下来照顾母亲。
嬴渊北伐期间,陈母去世,后来,陈应跟随顾成深入草原策应嬴渊,也算立下一些功绩。
嬴渊见陈应与陈大牛等人也不亲热,便来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咱们镇远关的人,剩下的不多了,都是自家兄弟,你既来了,待我大婚之后,别着急走,好好留下来热闹热闹。”
第271章 史书难见!
当年河套之战结束后,嬴渊曾劝陈应随他一同前往京城。
陈应不应,但嬴渊并无心中生怨之意,反而对其更为看重。
只要边疆那里有丝毫立功的机会,嬴渊都会优先考虑陈应。
甚至,还专门给陈应搜集到了一本枪法秘籍,差人给他送去。
这些年来,陈应的枪法不说炉火纯青,也非昔日小卒可比。
所谓枪法、武功,其实都是杀人技。
能在战场上磨炼出来固然是好,可若不能,就只能借鉴前人的智慧了。
“嬴将...大哥...先母之事,有劳大哥了。”
陈应抱拳说道。
陈母去世之后,嬴渊接到消息,当即花费巨资,请了十余名道家高人,远赴宁夏,为陈母的葬礼大操大办。
虽说陈应身为边疆,月俸不少,可花销也大,光是他母亲每月所用的各类补品,就远超陈应的月俸。
与他有婚约的妻子,还因此前去退婚,这一度成为当地笑柄。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