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267节
迎春低头道:“若表哥不能为我簪发笄,但为我取个表字,总是可以的。”
她想将为自己取表字的这个权利给嬴渊。
何尝不是想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意。
琇橘道:“奴婢明白了,请郡主放心,晚会儿,我便出府去寻伯爷。”
如今,贾府这边,可谓相当忙碌。
即使朝廷已经派了些人来,但依旧显得不够用。
毕竟,经过嬴渊向姬长请下恩赐之后,迎春的及笄礼,除了祭天告祖的环节省去不少之外。
一应配置所需,就几乎与公主无异了。
如今,迎春的及笄礼还未开始,但是荣禧堂那边,贾母收礼,就已经收到手软了。
此刻。
十二金钗中的绝大多数,比如王熙凤等人,都陪在老太太身边,清点着各家送上来的礼单,
“老祖宗,这是朱夫人她们送来的礼,待二姐姐及笄礼那日,她们也要过来。”
“这是几位将军送来的礼,是一些古董字画,看起来价值不菲。”
“珍珠玛瑙若干...上等绸缎百匹?这么多?送礼的人是...兵部尚书茹瑺?”
“嗯?那位鼎鼎大名的茹尚书竟也来送上一份贺礼?我记得,咱们家,与这位尚书大人毫无交际才是。”
“...”
听到这里。
无论是王熙凤等一众女眷,还是坐在一侧的贾赦他们,脸上多少都有些尴尬。
方才所念的那些礼单名称,几乎都不是奔着贾府的面子来送的。
至于究竟是奔着谁,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尤其是那位兵部尚书...平日里,可都是贾府上杆着巴结,都巴结不到的大人物。
人家可是三朝老臣。
太祖末年中的进士。
一介儒生,打过仗,带过兵,经略过陕西,可谓是极具传奇的一位人物。
朝野内外,常有人说,真正的国之柱石并非是胡永忠、汪朝宗等人。
而是那位茹尚书。
只要他还在朝廷中一日,朝廷,便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
事实也是如此。
在姬长登基之前,各皇子夺嫡最为严峻的时刻。
上皇将皇城布防等权利,统统交给了茹瑺。
才有效的保证了上皇的安危。
只是...
让贾府人费解的是,嬴渊即使身为朝中上将,必不可免的,会与兵部有交集。
但为何,会使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为迎春的及笄礼,送上一份贺礼来?
虽说送的礼物并不是太贵重,与朱夫人她们所送的礼物相比,甚至都称得上是毫不起眼了。
其实,嬴渊与茹瑺的结识,还要从年后的那场宴会说起。
茹瑺邀请嬴渊赴宴的宗旨,是为了创建阴山卫、扩建万骑营与准备组建贺兰山卫一事。
针对此事,二人充分交换了彼此意见。
最终,他们双方都无比确定,耗费国力的修建长城,巩固阴山与贺兰山关隘防务等诸多问题。
其实都并无私心。
也因此,茹瑺对于嬴渊的观感,渐渐地,自然也就发生了一些改变。
让贾府人尴尬的,不仅仅是茹瑺的问题,还有前来送礼的那些人。
大多都是看在嬴渊的面子上。
基本与贾府无多大关连。
但是贾赦转念一想,不管怎么说,嬴渊都将成为他的好女婿。
今后,有了这层关系在,也就无需担心钱财等诸多之事了。
“渊儿毕竟是朝中的大将军,人脉广泛。”
“迎丫头与渊儿的这场婚事,是咱们贾府与忠勇伯府的强强联合,旁人自然要给几分面子,送上一份薄礼。”
贾赦抚须笑着。
话音刚落,就连贾母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错,总之,无论是迎丫头的生辰,还是不久后她的出嫁礼,咱们贾府,都要置办的隆重些。”
听到这里。
与迎春关系极好的探春便悄悄撇起嘴来。
说什么贾府与忠勇伯府强强联合...
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
嬴家哥儿受难的时候,不见咱们施以援手。
要不是念着二姐姐为他受苦半年之久的这个情分...
岂会去向陛下求婚?
如今二姐姐还未出嫁,就做这般姿态。
就不怕嬴家哥儿心中生厌?
再则,二姐姐的及笄礼与出嫁等诸多事宜,包括一应采办所需物甚等,基本都是朝廷管着。
与咱们贾府有何关系?
探春是个直率性子,要不然,也不会因宝玉与自己亲兄长的事情而直面相怼了。
她一想到这些事情,心中便是有些气急,遂脱口道:
“只愿今后嬴家哥儿莫要怨恨咱们家在他落难时袖手旁观才好。”
这件事,在贾府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嬴渊父母去世时,就连安葬的费用,都是乡邻凑出来的。
要不是迎春将省吃俭用的钱财赠予他。
只怕他连北上参军的路费都没有。
这件事,对贾府众人而言,虽说不是什么秘密。
而贾母早已下令,禁止府中的人谈论此事。
就是怕嬴渊知道了会多想。
贾赦脸色顿时有些尴尬。
坐在一旁的贾政瞪了探春一眼,“休得胡言。”
后者撇撇嘴,不敢再多言。
贾老太太起先也是面色一怔,待贾政开口之后,她才故作咳嗽两声,
“好了,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过,今后,也都不要再提。”
贾赦点头道:“母亲说的极是...”
“当年,我也是不知此事,倘若知道,焉有不助之理?”
这话一出口。
不只探春一人心中多想,就连薛宝钗、林黛玉这些人,也都暗自摇头。
当初,嬴家遭逢巨变的时候,可是专门派人来往贾府送信的。
结果,贾赦不予理会也就罢了,还将送信之人赶出府中。
要不是迎春知晓了此事,将积攒半年之久,想用来置办一些物什的月银差人给嬴渊送去。
只怕嬴家与贾府之间,早就闹得不愉快了。
如今还说什么不知情...
这话,贾赦也就敢在这里说说罢了。
第258章 四王六公齐相迎
承平四年,二月二,迎春生辰当日。
贾府打开朱漆大门,一阵阵悠扬的琴声随风飘来,缠绵悱恻。
门廊下红绸高挂、爆竹声声。
来自京城的四方宾客尚未就位。
就已听到孩童们稚嫩嬉笑之声此起彼伏。
紧接着,站在门口的小厮,便就高呼起一位位宾客的官名与称号,
“东平郡王到——”
“南安郡王到——”
“镇国公到——”
“九省统制王将军到——”
“定远将军到——”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