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236节
此经死别,心中怎会无动于衷?
都说慈不掌兵,可在嬴渊看来,那都是屁话!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嬴渊用着最大的声音将这句话喊了出来。
整整七千人,陆续复诵着最后三字——朝天阙!
“朝天阙!”
“朝天阙!”
“...”
他们追随着嬴渊,要奔赴下一个战场。
岳峰目送着大军逾行逾远。
最终,他缓缓合上双眼,不在看向嬴渊离去方向。
承平三年,九月一日。
脱欢与驻扎在塔出河流域的瓦剌将士合兵一处,浩浩荡荡,挺进塔密儿河。
而这时,岳峰已经摆好的阵势,打算与敌军殊死一战。
随着敌军的出现。
岳峰也已亲自拿起兵刃。
此战,他要效仿嬴渊身先士卒。
广袤而又空荡的草原上,有那么一句话,将敌我双方的喊打喊杀之声都给掩盖——
【汉家儿郎,有死无生!】
第229章 有那么一群人
脱欢自西赶往塔密儿河。
原先驻扎在塔出河附近的一万精锐,一路北上,将王师后路拦截。
如果不派岳峰死守此地。
那么,整支王师,都会面临着四面围困之险。
如今有了岳峰的断后,则嬴渊再无后顾之忧。
尽管在分兵之前,无论嬴渊还是诸将,都已意料到塔密儿河之凶险。
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发生在此地战役的惨烈程度。
整整一日过去。
肉眼可观望到的河流上不断漂浮着尸身。
任由此河之水再过于湍急,却仍旧难以冲刷那些血渍。
小河两岸的草地上,也早已被鲜血染红。
这场战役,没有人知道具体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战马躺下。
岳峰也并不在乎这个。
他的使命,是要坚守此地。
只要敌军一日不退,无论杀多少人又或死多少人,他都要坚守下去。
嬴渊辛苦创建的万骑营,仅一日的功夫,几乎就损兵两成以上。
再这样下去,岳峰根本就守不住七日。
身为这支军队统领的他,身上都有着大小几道伤口。
可想而知,这场战役,有多么惨烈。
戌时末,岳峰据斥候来报,如今脱欢已在河对岸扎营。
今夜,算是能睡个好觉。
可明日一旦醒来,是生是死,则就不得而知了。
周军大帐内。
岳峰简单吃了两张饼对付一下,正打算及时养精蓄锐以待明日之战。
忽然看到帐内有名负责记录大军行军事宜的吏员在记录着什么。
好奇之下,他走向前去看。
见那军史写到:
【秋八月戌申,渊遣岳峰战于塔密儿河,万骑掠阵,初捷,敌败溃于东岸扎营】
正当那军史也要下去休息的时候,忽然被岳峰叫住,
“能再加一句话吗?”
闻言,军史一愣。
还以为岳峰是想为他自个儿加上一两句话。
然而,下一刻,随着岳峰的声音响起,却让那军史动容起来,
“就加上...”
“王师诸将士,皆死战不退,众呼,巍巍汉家郎...”
“这句话,能让我国朝后世人记住我们这一万铁骑吗?”
军史回过神来,坚定点头,“能!”
岳峰笑了笑,“那就将这句话加上吧,总要让后世人知道,有那么一群人,曾在这个地方...”
说罢,他的语气有些怅然,“死战不退。”
......
承平三年,九月初旬。
嬴渊一路急行军,挺进扎布汗河,亦是如今,在鞑靼人眼里看来的伪王庭所在地。
由于马哈木已猜到他的行军路线,所以,在让脱欢挺进塔密儿河之前。
便让脱脱不花的一应亲属、随从等,离开扎布汗河,北上逃去。
所以,只能沿着北上路线继续追逐。
马哈木本欲出兵再次阻截嬴渊。
不料,他的老对手何福已经来到草原,开始统一指挥边军各卫。
何福与嬴渊同属边军,二人关系较为紧密。
是以,前者并不愿后者出事。
特意亲率边军,与马哈木展开长久对峙。
由此一来,马哈木进退不得,只能与周军死耗。
一般战事发展到这种程度,在不想打国战的前提下。
马哈木就只能静下心来等待天时了。
如今,他已将嬴渊的补给路线切断。
草原诸部,也已经密切的向北暂时转移。
就是不给嬴渊劫掠的机会。
北伐王师,必然熬不过这个寒冬季节。
这与当初阿禄台使出的法子一般无二。
此刻,阴山外,大周边军扎营所在。
何福今早起榻时,忽感有一阵冷流袭来,不由得锁起眉头。
朱都督的长子朱勇细微的观察到了何福脸色变化,询问道:
“何将军为何心忧?”
何福道:“你小子以前来过边塞吗?”
朱勇摇了摇头。
何福道:“宣文十七年秋,阿禄台来犯。”
“上皇任命你父亲为行军总管,抵御草原贼寇。”
“你父亲出奇兵与阿禄台战于河套,结果被围在察汗城。”
朱勇恭敬道:“此役,我曾听父亲提起。”
“我父亲说,当时他刚在蜀地平叛功成,并不将阿禄台放在眼中,所以犯了孤军深入的忌讳。”
“幸得当时何老将军亲率千骑救我父亲于危难之际。”
此刻,站在二人身旁的,还有顾成顾老将军。
当时何福与顾成都是千户指挥使。
也是在那个时候,二人之间的分水岭便就出现了。
何福为救朱玉,打算率本部将士突围察汗城。
而顾成却认为,朱玉辎重充足,暂无危险。
倘若再调取本就为数不多的宁夏卫将士前去援之,惟恐中了阿禄台调虎离山之计,致使宁夏情势危急。
还是静待援军到来的好。
其实双方在那个关键时刻,做出两种不同的选择,都没有错。
那时的上皇很器重朱玉。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