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975节

  京军所属是要联合颍国公大军,一举将叛军剿灭。

  但事发之时,京军所属迅速调整了对敌策略,由歼灭改为了安抚招降,只惩首恶。

  此等敏锐嗅觉,让沐春觉得,妹夫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反倒像是在政务上沉浸已久的官员。

  江淮卫指挥使赵安峰笑了笑,充当了和事佬:

  “沐大人所言极是,如今越州十室九空,

  若是我等将叛军都杀的一干二净,

  越州日后的萧条破败,说不得就要归结在咱们头上。

  若是有可能,还是让他们自己降了好。”

  此话一出,一些对于局势看不明白的副将也有些懂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原本充满凝重疑惑的军帐陡然间变得亮堂许多,

  问题越辩越明,在场一些将领也纷纷表示理解。

  只是他们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失望,不能杀敌立功,倒是一桩憾事。

  李景隆看着在场诸多将领,察觉到了他们的各种想法,

  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心累,不停在心中念叨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要多想。”

  他现在越想越觉得此话精湛,不由得暗暗佩服。

  只可惜,军伍中人懂得此等道理的人太少了。

  这时,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自军帐外响起,冯云方手拿两封文书急匆匆地冲了进去。

  军帐内原本嘈杂的气氛顷刻间变得落针可闻。

  冯云方毫不怯场,站在下首,沉声开口:

  “启禀诸位大人,前军斥候来报,叛军已趁着月色拔寨,向汤池山而去!”

  哗——

  死寂的军帐有了片刻嘈杂,很快就归于平歇,一些将领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万分。

  叛军走上死地,本应是大肆围剿,建功立业的时候,

  但现在,却不能大肆杀戮,甚是可惜。

  冯云方继续开口:

  “启禀诸位大人,在杉木林的东北方向,

  我部斥候发现了征南大军的先军斥候,与其接触后得知,

  征南大军在汤池山以东二十里,明日清早就能赶到!”

  说着,冯云方上前两步,将手中两份文书递给了陆云逸。

  陆云逸接过后,没有去看,将其放在一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去:

  “此封文书是京军所属的战场布置,命斥候将其交由颍国公。”

  “是!”

  “下去吧。”

  冯云方挺直腰杆,快步离开!

  直到此时,陆云逸才将手中的两封文书一分为二,一份给曹国公,一份给沐春。

  做完这一切后,他站起身来到沙盘前站定,神情有些慎重,仔细盘算着战场得失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现在敌军已经被逼上绝路,但还是要小心谨慎!

  很快,二人看完文书,沐春脸上露出笑容,也同样站了起来:

  “征南大军即将到来,根据今日京军斥候回报,叛军的粮草不多,一旦上了山,可能支撑不了三日,这场风波,快结束了。”

  此话一出,一行将领脸色舒缓,

  尽管对于无法杀敌立功有些遗憾,

  但能早一些上路归家还是极好。

  沐春说完后摆了摆手:“局势明了,诸位都散了吧,各部在今夜要做好防范,以免叛军声东击西!”

  此话一出,在场诸多将领纷纷站了起来,脸色严肃,拱手抱拳:“是!”

  一行人熙熙攘攘地离开,原本有些拥挤的中军大帐顷刻间变得空荡。

  直到此时,沐春才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回头看向陆云逸:

  “云逸,你辛苦了,要压制这些敢战之士,还真是有些不容易。”

  陆云逸笑了起来:

  “朝廷对于叛军的处置向来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我等也是照章办事。”

  沐春抿了抿嘴,神情有几分郑重:“对于这些叛军的处置,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云南三司会将他们编入卫所劳役,开垦荒地、修筑城池,至于如今空当的越州,会从其他地方调集百姓前来。”

  如此一说,陆云逸便放下心来,重重点了点头。

  一旁的李景隆这时想起一件事,走了上来,问道:

  “颍国公马上就来了,我等要不要去迎接一二?”

  沐春笑了笑:“颍国公是征南将军,理当去拜见。”

  陆云逸脸色凝重,同样点了点头,

  “应该的,我等即刻出发。”

  一旁的李景隆想了想,没有说什么,同为国公,但他是小辈,应该去见一见长辈。

  陆云逸眼神闪烁,面露期待。

  对于这位平定甘肃、巴蜀、云贵的国公,心中唯有敬佩。

  在到达西南之后,他才真正知道山林战事有多么难打,

  道路崎岖,蚊虫遍布,土人纵横交错、勾心斗角,还有诸多外族人掺和其中。

  若不是朝廷征南大军珠玉在前,

  让他能看到许多军报文书,云南麓川战事,打得会更加磕磕绊绊。

  太阳彻底落山,夜色开始弥漫,军营被一层浓厚的黑暗笼罩,只有稀疏的营火在夜风中摇曳,投下斑驳影子。

  突然,一阵急促而有序的马蹄声和盔甲碰撞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后军都督府佥事沐春,身披黑甲黑袍,头戴铁盔,眼神坚毅,骑乘一匹高头大马,位于队列的最前端。

  他身后紧跟着一千名亲军,同样身着黑甲,手中刀兵齐备!

  与此同时,陆云逸与李景隆也带着前军斥候部共一千军卒,从另一翼涌出营门。

  两股人马如同黑色洪流,轰然冲出营门,向北疾驰而去。

  马蹄声在寂静夜空中回荡,激起阵阵尘土。

  他们计划从杉木林北侧绕道而行,利用夜色掩护,凭借骑兵机动,避开叛军,向曲靖府方向挺进,继而直指征南大军所在的东方。

  两个时辰后,子时初,汤池山以东五里外的石溪谷!

  陆云逸等人碰到了正在提前准备安营扎寨的先军斥候,迅速禀明了来意与身份。

  斥候不敢怠慢,随后带着一行人快速前往大军所在!

  一行人冲入官道,在其上疾驰,马蹄阵阵,在黑暗中惊走了不知多少鸟兽。

  夜色如墨,星辰隐匿于云层之后,几缕微弱月光穿透黑暗,洒在地上,为眼前官道添上一抹银白。

  随着疾驰,前方开始显现出一抹不同寻常的景象。

  突然间,一抹异样光芒划破了黑暗,宛如天际流星,璀璨突兀。

  一条由无数火把汇聚而成的长龙,从远处的地平线缓缓升起,逐渐逼近,照亮了整条官道。

  那灯火长龙,如同一条在夜色中游弋的火龙,每一盏灯火都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征战的决心与勇气。

  随着灯火长龙逼近,一行人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是一支正在急速行军的明国大军。

  位于最前方领路的斥候不停挥舞着手中令旗,

  旗帜的颜色是在黑夜中最为显眼的红色黄色!

  很快,一众准备上前阻拦的军卒在确定了敌友之后,迅速退去!

  陆云逸目光锐利,跟随军阵很快便冲入征南大军之中,他的视线来回扫动,

  只见周身的军卒身着铁甲,手持长枪,步伐坚定有力,

  即便是在夜色下赶路,依旧能看到整齐的军阵,能看到他们坚毅的脸庞!

  还有那随时准备迎敌的蓄势待发,

  随着前进,马蹄声、盔甲碰撞声,以及军卒们低沉的呼声愈发明显。

  陆云逸眼中的诧异也越来越多,他们已经行进了将近一刻钟,已经进入军中范围。

  但周遭军卒的神情以及给他的感觉却没有太大变化,这让他暗暗震惊。

  在一支军伍中,赶路时处在前军的军卒往往是最精锐的军卒,

  若是有敌人伏击或者突然遇到敌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掀起反抗!

  而眼前这支征南大军的精锐程度,

  在他见过的军卒中,也只有北征大军可以相媲美。

  从头到尾,全数精锐!

  随着前进,终于在行进两刻钟后,领军斥候的速度才渐渐慢了下来,

  “诸位大人,国公就在前方,我先去禀报!”那名军卒回头道了一声,快速远去。

首节 上一节 975/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