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54节
仅凭一面之词,便敢弹劾藩王,就是欺君之罪!”
计煜辰心中一紧,但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虽无确凿证据,但此事疑点重重,还望陛下彻查此事,以正朝纲!”
朱元璋怒极而笑,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道:
“胡言乱语,扰乱朝纲!来人,将计煜辰拿下,押入大牢,待查明真相,再作处置!”
一众大人神情慢慢舒缓,
这时,刑部尚书杨靖缓缓出列,他身着正二品绯色官袍,神色冷峻,步伐沉稳,
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踩在众人的心弦上,
大殿内原本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杨靖来到殿中,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且清晰:
“陛下,臣可证计大人所言并非空穴来风。”
“哗——”
场中再次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满脸不可思议,
搞什么?
朱元璋脸色略有难看,嘴角微微抽搐,
但很快.不知为何恢复了平静,淡淡地看着下首,
“有何证据?”
杨靖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视一圈,
最后落在周王朱橚身上,不紧不慢地说道:
“前些日子,俞大人之子意外死于驿站,此案性质恶劣,陛下曾严令三司查案。
臣不敢有丝毫懈怠,亲自督办此案,
层层追捕之下,将追查重点放在了上元县。”
说到此处,杨靖稍作停顿,目光在殿内众人脸上掠过,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只见周王朱橚脸色微微泛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杨靖接着说道:
“在追查过程中,臣派出的密探发现,
上元县一处府邸平日里大门紧闭,鲜有人出入,闲置了至少一年有余。
而在案发之后,便有诸多形迹可疑之人频繁进出,
且行色匆匆,仿佛在刻意躲避什么。”
“臣便起了怀疑,命手下探案之人左右监视,
臣当初并未将此事与周王殿下联系起来,只当是寻常的查疑,
但.就在前些日子,
臣才得知府中居住的居然是远在云南的周王殿下,这让臣大为震惊,
但想到周王即将来朝,臣也没有多想,
今日计大人提及周王殿下与宋国公之事,
臣仔细回想,顿觉其中蹊跷,便不吐不快。”
杨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双手呈上,
“陛下,这是刑部所写的详细奏疏,
其中记录了上元县府邸的种种异动,
以及那些可疑之人的特征和活动轨迹,请陛下过目。”
大太监赶忙上前,接过奏疏,呈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接过奏疏,他快速浏览着奏疏内容,眼神中隐隐有怒火缭绕,
看完后,他将奏疏轻轻拍在御案上,淡淡道:
“朱橚!你还有何话说?”
周王朱橚身体一颤,双腿一软,
他强撑着站稳,额头已满是冷汗,声音颤抖地说道:
“父皇,儿臣只是只是在上元县稍作休息,那些人儿臣并不认识!”
计煜辰也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趁机火上浇油,大声说道:
“陛下,周王殿下此言明显是在狡辩。
若只是稍作休息,何须躲藏在府邸之中,还引得诸多可疑之人聚集?
这其中若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秦逵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好,
不仅周王殿下会有大麻烦,治水之事也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他急忙出列,躬身说道:
“陛下,仅凭一份奏疏,便认定周王殿下有谋反之心,实在太过草率。
周王殿下素来忠厚老实,对陛下和朝廷忠心耿耿,
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众人,
还未开口,只见右都御史袁泰缓缓出列,
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刚正不阿之气,
身着绯色官袍,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显得庄重肃穆。
袁泰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臣亦有本要奏。”
“说。”
“臣与刑部杨尚书一般,也在追查俞都督之子遇害一案的真相,
那上元县的府邸,臣起先并未在意,只当是寻常富户的宅子,
但今日听闻诸位大人所言,臣也记了起来。”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人都眉头紧皱!
陆云逸看了看站在文官最前方的詹徽,
发现他脸色始终平静,
这更让陆云逸诧异,詹徽身为太子属官,而袁泰又是詹徽心腹,
詹徽怎么会放任袁泰做此事?
这不是在拆宫中的台?
陆云逸越想,越觉得事情复杂,
怎么平常争斗得你死我活的两拨人,凑在了一起?
上首,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缓缓问道:
“所言可有凭证?”
袁泰抬起头,神情坚定:
“陛下,一应文书都在衙门内留存,
其中详细记录了都察院衙门对那府邸的留意,以及相关可疑人员的调查情况。
等散朝后,臣便即刻呈上陛下过目。”
周王朱橚此时脸色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
他踉跄着向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
“父皇,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
儿臣绝无谋反之心,儿臣真的只是在府邸中歇息歇脚,
宋国公走到哪,儿臣一概不知啊。”
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仔细打量着眼前朝臣。
计煜辰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果断出击!
“周王殿下,事到如今,您还是如实招来吧,莫要再妄图抵赖。”
秦逵气得满脸通红,他怒目圆睁,指着计煜辰呵斥道:
“计煜辰,你休要在此落井下石!
周王殿下平日里为人如何,陛下和诸位大臣都心中有数,岂容你如此污蔑!”
计煜辰毫不示弱地回怼:
“秦尚书,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还想袒护周王殿下吗?
这可是关乎朝廷安危的大事,岂能儿戏!”
两人争执不下,殿内气氛愈发剑拔弩张,
不少官员还是第一次见到一部尚书与侍郎当众争吵,纷纷大感震撼。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道:
“都给朕住口!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