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37节

  陆云逸也收到了文书,

  在整个角落七八人中,也只有他面前摆着文书。

  一时间,一道道双目赤红的眼光投了过来,甚至身旁的两名兵部大人呼吸都粗重了许多。

  “陆大人,快打开看看,分多少银子?”

  陆云逸没有见外,也没有吝啬,将文书打开,身旁几人都将脑袋挤了进来。

  [应天商行庚午年分红文牒:

  兹有北平行都指挥同知陆云逸,持股三分,应得银一万零三百五十两整。

  按制扣除税赋,实领银一万零一百一十五两,钤印为证。]

  笺尾朱砂大印鲜红如血,旁列商行诸董事花押,笔走龙蛇,气韵贯通。

  旁官见此数目,尽皆哗然,

  倒吸凉气之声不绝于耳,

  两位兵部堂官纷纷面露震惊,

  三分股一年就能分一万两!

  那至少占两成股的左军都督府、工部衙门,岂不是要分六万两!

  一时间,叹息之声频频响起,

  不少大人几乎捂住了胸膛,面露懊悔。

  不需要多,只要那么一分股,衙门这一年的俸禄以及赏银可都有了!

  他们亲眼见证了应天商行的崛起,也见到了应天商行分红的场面,偏偏捞不着一分!

  “陆大人,您怎么只有三分股?”

  身旁有人发问,不少人将目光投了过来,面露诧异

  作为创始人,只有三分股?

  陆云逸笑了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孤身一人,要这么多钱财也无用。”

  唰唰唰——

  一道道目光争相投了过来,

  尤其是那些翘首以盼,抓耳挠腮的商贾掌柜。

  他们看着眼前年轻人,

  恨不得当即将他拉下来,坐到他那个位置。

  不爱钱办什么商行啊,你还真为天下苍生啊。

  但在场的诸多大员却知道一些内幕,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几年接触下来,这小子还真的不爱财,就连美色也沾染得极少。

  武定侯郭英看着手中的大红文书,又看了看陆云逸,轻轻点了点头,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

  他家的份子是七分,分两万四千一百五十两,

  仅仅是这一份,就顶得上家中所有生意忙活几年,这让他十分感慨。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他们这些老家伙,赚钱远远比不上这些小家伙。

  除却几个占据份子很大的衙门,

  其余大多是与陆云逸一般,一分到五分都有,

  都是当初商行有了起色之后向外送的,

  为的便是少一些波折、阻挠,算是买路钱。

  这些个衙门也没有当回事,

  今日一见才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也十分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鼎力相助,多拿一些份子。

  多一分就是一万两啊.这等捡钱的买卖,大明立国头一遭!

  上首的刘思礼见诸位大人都看得差不多了,

  便看向如小透明一般的应天府尹高守,轻轻拍了拍手:

  “诸位大人,安静一下,

  接下来应天商行要向户部以及应天府缴纳今年税款。”

  此话一出,场面顿时鸦雀无声。

  户部尚书赵勉微微挺直腰杆,面露郑重!

  而应天府尹高守则深吸了一口气,面露期待!

  刘思礼挥了挥手,这一次出现了三十余名手拿托盘的年轻侍者,身段同样凹凸有致,面容姣好。

  他们走向场中落座的大人,依次分发文书。

  刘思礼也在这个时候开口:

  “应天商行当初是为了帮扶城外村庄所立,

  能有如此健康且出乎意料的发展,就连我等也没有预料到。

  而现在,帮扶村庄、修路等事已经有了很大起色,

  但.作为应天城最大的商行,缴纳税款是应天商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从去年八月到今日,

  应天商行会按照三十税一,分别向户部、应天府缴纳税款。

  经过测算,

  向户部缴纳税款商税、杂税等诸多税目,共为十七万七千八百六十两。

  向应天府缴纳商税、车马税、入城税、出城税等诸多税目,共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两。

  税款银两已经准备完全,

  等散会之后,会由新马商行负责承运,送往皇城户部衙门、府东街应天府衙。”

  会客厅内再一次变得死寂无声,

  一众大人怔怔地看着桌上摆放的喜色文书,抬头看向刘思礼,满脸不可思议。

  而身后的诸多商贾更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怎么这么多?

  魏国公徐辉祖率先开口:

  “三十税一也不过十三万两,是不是交多了?

  而且为什么要交两份?”

  市易司副司正韩宜可也重重点了点头:

  “是啊,商行的测算是不是出了岔子?”

  见众人万分疑惑,刘思礼笑着解释:

  “商业税也就是《户律》中所言的市税,

  按律买卖双方要在完成生意后在官府登记造册,取三十税一。

  商行缴纳的户部税款是应天商行所属市税,

  缴纳的应天府税款是城外各处村落卖给应天商行应缴的税款。

  这在应天商行的名册中有明确记载,

  为了帮扶诸多村落以及村民,

  他们所售出的一众商货,在一定规模内,所产生的税款都由应天商行缴纳,这也是两笔税款产生的原因。

  而至于其中的数额差别,是关税有所差别,

  这部分大多缴纳给了户部,而市籍税与门摊税则缴纳给了应天府。

  稍后会有详细的名册给到两处衙门,

  各自的税账大概一辆马车就能容纳,

  若是户部与京府没有提前准备,也可以找新马商行运送。”

  听着刘思礼的侃侃而谈,

  在场大多数人都被说得一片懵懂,

  但最后的结果他们是知道了

  应天商行不仅缴纳买的税,也缴纳卖的税!

  想明白这点后,左军都督舳舻侯朱寿若有所思地开口:

  “本侯若是没记错,商行售卖的一些货物可是有些免税的,

  就如那布匹、粮食,还有一众用度,应当不用缴税。

  而且缴税缴两份,这么做是否符合章程?”

  舳舻侯朱寿大概也觉得此言不对,开口找补:

  “为国朝缴纳税款自然是一件好事,也能缓解朝廷钱财紧缺的压力。

  但要有法可依,有理有据,

  否则若京城的商贾都如应天商行这般,户部衙门岂不是乱套了?”

  此话一出,在场一些大人眉头一皱,

  这话虽然说得亮堂,

首节 上一节 1937/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