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34节
一众伙计以及雇员纷纷前来上工,整个街道都弥漫着欢声笑语。
但今日的商行却带着几分凝重,
只因一辆辆代表着权势的马车停下,
从中走出的每一个人都让在场之人紧张万分,
尤其是负责护卫的京府吏员以及衙役,心神紧绷到了极点,警惕地看着路过的每一个人,生怕这些人出了岔子。
只因所来之人都太过显赫
武定侯郭英、永定侯郭铨、魏国公徐辉祖、东平侯韩勋、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长兴侯耿炳文、舳舻侯朱寿、
都督佥事徐司马、张春、王成、茅鼎。
这些军中大人物个个都有护卫,
仅仅是护卫就将进入应天商行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而文官中,吏部尚书詹徽、工部尚书秦逵、兵部尚书沈溍、户部尚书赵勉以及市易司副司正韩宜可、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等一众主官也相继而来,还有不少部堂前来凑热闹。
一道道大红绯袍让在场之人震惊不已,
路过的百姓面露诧异,有些震惊地发问,朝会改到应天商行了?
应天商行五层,原本足够宽大的会客室以及两间打通,
形成了一个宽敞无比的房间,
其中摆上了一张巨大的圆形桌子,一个个座椅安放其上。
一些身段婀娜、长相貌美的年轻女子正在精心丈量着椅子距离、茶杯糕点的摆放位置
这个时候,刘思礼匆匆赶来,
他依旧是一身常服,在忙活的人见他到来连忙躬身:
“大掌柜。”
“行了行了,都撤了,人已经来了!”
“是!”
第813章 商行成就 百业待兴
随着刘思礼一声令下,那些忙碌布置的年轻女子们纷纷退下。
会客室内原本稍显嘈杂的声响戛然而止,
只余下众人轻微的呼吸声,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一众大人物们陆续落座。
武定侯郭英身形魁梧,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眼神中透着威严,
扫视了一圈周围之人,微微皱了皱眉,似是对这张圆桌有些不适应。
永定侯张铨则相对放松,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不时地和身旁的魏国公徐辉祖小声交谈几句,
徐辉祖虽然年轻,但面色沉稳,只是微微点头回应。
文官这边,吏部尚书詹徽端坐在椅子上,身姿挺拔,眼神深邃。
工部尚书秦逵则不时地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等待着会议开始。
兵部尚书沈溍则一来就笑呵呵的,不停与人攀谈,老好人的名声名不虚传。
户部尚书赵勉微微低头,双手交叠放在身前,
看似平静,但偶尔抬起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迫切。
市易司副司正韩宜可坐在一侧,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似乎在观察着商行众人的反应,
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嘴角微微上扬,
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捉摸不定。
而陆云逸则悄悄地坐在角落里,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
毕竟,在场众人不是侯爷就是都督,要么是一部堂官,
他的官职不高,年纪又小,这等场面还是少说话,多听多看。
而在这圆桌之后,是一排排实木椅子,上面坐着应天商行上下供应链以及合作的一些掌柜。
他们此刻额头冷汗直流,大气不敢喘。
平日里在场的大人来一个,就能让他们跪地叩首,
今日来了这么一桌.即便是最见多识广的掌柜也没有见过这等场面。
时间流逝,半刻钟的时间眨眼而过,
每位大人身前都放上了几本文书,已经有人在轻轻翻看。
鸿胪寺卿、应天商行大掌柜刘思礼坐在上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诸位大人、掌柜,今日将大家召集于此,
乃是应天商行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同时也是商议分红一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商行在各位大人的支持与帮助下,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他的话音刚落,武定侯郭英便笑着鼓了鼓掌,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
“刘大人,我们等这一天可是许久了。”
郭英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气氛稍微缓和,
刘思礼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截至昨日,应天商行开业一年以来,
营业额达到了四百六十万三千六百四十一两!”
此言一出,屋内陡然安静,随后便响起一阵阵惊叹声。
在场诸位大人交头接耳,对这个数字感到十分震惊,
而在后方落座的掌柜们,则更是不可思议,整个脸颊都变得涨红。
“四百六十万两!”
永定侯张铨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暗暗在心里盘算,
若是这些钱都给他,浦子口城那些军卒每人都得穿上重甲,配上北方好马,还能弄出几万重骑。
刘思礼笑了笑,继续说道:
“应天商行四百六十万两的营业额,毛利达到了三成五,也就是一百六十一万两,而净利则是一成五,共计六十九万两。”
“六十九万两”
此话一出,屋中的空气都猛然间少了许多。
一年七十万两!
一些公侯面面相觑,他们经历过战乱时期,
就算是抢钱都没有这么快,或许只有搬元大都皇宫的时候,有这等爽快。
兵部尚书沈溍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说道:
“商行赚的银钱不少啊,损耗方面呢?
刘大人,你且说说,这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刘思礼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回答道:
“除去发的工钱以及给各家各村落的货款,所花银钱大多都用在了修路以及帮扶各村落上。
过去一年,商行在周边村落修建了九十三条通往官道的道路,方便村民百姓出行,也促进了货物流通。
同时,我们还投入银钱帮助村落开建各种工坊,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过上好日子。
仅仅是去年一年,整个应天商行就已经联通村落二百七十个,
形形色色的物件都是从中产出,上下游波及百姓十万余。”
此话一出,吏部尚书詹徽微微抬起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
“还有这等善举?这十万百姓,赚取银钱几何?”
刘思礼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商行有过粗略统计,但因为百姓大多不会与我等说实话,只能推测个大概,
即便是最困难的村落,一家一年的收入也至少有五钱银子。”
“这么多?”
詹徽猛地攥紧手掌,作为吏部天官,为朝廷选贤举能,
他最清楚城镇之外村落百姓的日子,
莫说是赚钱,一年不欠钱就算是好的。
在偏远一些地方,几十个铜板就能要了他们的老命。
“刘大人,今日诸位大人都在,你可不能信口开河啊,
尤其关乎百姓一事,本官可是要上禀陛下,若是其中有假,陛下会责怪你我。”
“詹大人放心,其中一应文书账目都在商行中留存,
是太多了所以才没拿上来,
若是吏部想要查看,知会市易司后,便可抄录。”
詹徽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点了点头,放下心来,称赞了一声:
“不错。”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