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39节
“好了,去吧。
要是累了困了,就多休息会儿,没那么着急。”
陆云逸低下头,看着大宁城的地图,淡淡地说。
“是!属下告退!”
王申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条门缝,钻了出去。
陆云逸淡淡地瞥了一眼,笑了笑,便继续看着地图,若有所思。
在他左手边,是大宁城屯田卫的一堆文书,
上面记录着大宁有多少已开垦的农田,以及多少可供开垦的农田。
再往左一些,是鱼鳞黄册的记录,他早就看过了。
两者不说截然不同,也相差甚远。
鱼鳞黄册记载,大宁周边可种粮食的农田至少有八千亩,而都司记录只有五千五百亩!
而且这个数字还是这两年减少之后的。
在大宁都司刚成立的时候,记录是七千六百亩,和鱼鳞黄册上的记载相差不大。
仅仅两年时间,就少了一千一百亩。
如果这一千一百亩变成了军屯的良田也就罢了。
毕竟大宁地处关外,土地开垦困难,百姓种地几乎是拼了命,大部分土地都是军卒在耕种。
可偏偏,这一千多亩土地没有进入军屯,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而且,大宁城附近军屯的两万亩土地,在这两年也锐减了两成,少了四千亩。
军屯和农田两年时间就少了五千亩,
就算开垦和种植困难,也不至于一下子放弃这么多地。
陆云逸摇头叹息,
转而拿出从经历司搜出来的账目。
大宁这两年从北平购买的粮食越来越多,其中肯定存在钱权交易。
一方面侵占开垦的农田和军屯土地,另一方面从北平高价买粮,一来一回,数额巨大。
“还真是天高皇帝远,两头吃啊”
“大宁城都这样,
其他城池卫所只会更严重,难啊”
陆云逸长叹一声,
大宁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这固然有离应天太远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大宁地处关外,一众官员和军卒都没把这里当回事,
得过且过也就罢了,
侵占田产的事也觉得朝廷不会注意。
这时,门口的冯云方悄悄打开房门,沉声道:
“大人,都司谭大人求见。”
陆云逸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把鱼鳞黄册和军屯文书都收起来,转而把大宁的地图铺在桌上,这才说道:
“请他进来。”
“是!”
不多时,负责军卒操练的大宁都指挥佥事谭威走了进来。
一看到书桌后的人,
他顿时愣在原地,伸手揉了揉眼睛。
确认无误后,才在心中感叹:
“还真是年轻啊,怎么能这么年轻?”
在屋内站定,谭威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
“下官拜见陆大人。”
此刻,他心中满是怪异的感觉,觉得这就像是在家里给儿子行礼。
“坐,谭老将军不必客气。”
陆云逸笑着站起身,满脸和煦,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多谢大人!”
谭威笑了笑,眼中带着诧异。
眼前的陆云逸并没有他预想中的跋扈和威风,反而十分温和。
陆云逸走到一旁,拿出一个竹杯,放上茶叶,倒满水,盖上盖子,端了过来:
“谭老将军,快请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这大宁的天,可真冷。”
谭威没有马上坐下,而是讪笑着接过杯子。
等陆云逸落座后,他才坐下。
他有些诧异地看着手中的竹杯,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陆大人,这这是竹杯?”
“没错,从应天带来的,也算是个新奇玩意儿。
第一次去应天见到的时候,本官也吃了一惊。”
陆云逸笑得很畅快。
谭威怔怔地看着手中的杯子,喃喃自语:
“应天啊新奇物件就是多。
不瞒大人,下官来北边都快十年了,上次回应天,还是五年前。”
“哦?谭老将军是哪里人?”
陆云逸诧异地问道。
“松江府。”
“那离应天倒是挺近。”
谭威握着茶杯,眼神有些空洞:
“是啊,离应天近,但离大宁远。
家里的宅子这么多年没回去,也不知道塌了没。”
“谭老将军的家人也跟着来了大宁?”
“在呢。”
“家人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谭老将军以后有机会可以回松江府老家看看。”
陆云逸侃侃而谈。
谭威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叹了口气:
“不瞒陆大人,今日来是有事相求。”
“谭老将军请讲。”
谭威抿紧嘴唇,犹豫了许久,沉声说道:
“陆大人,您从京城来,想必一路也看到了沿途荒凉。
下官已经五十一岁了,多次上疏都督府,希望能调回直隶,可一直没消息。
今日来,就是恳请陆大人帮忙,
把下官调回南直隶,也好让下官在走不动的时候,能回老家看看。”
陆云逸依旧面带微笑,问道:
“为什么不去求周大人?
周大人只要一句话,谭老将军就能回直隶。”
谭威重重地叹了口气:
“大人有所不知,大宁这地方地处关外,没人愿意来。
下官要是走了,再来个大人,还不知道能干成什么样。
周大人也是怕麻烦,
所以一直不肯放人。”
陆云逸缓缓摇头:
“恕我无能为力,既然周大人不放人,本官也不好说什么。
不然…同在一个衙门,本官该如何与同僚相处?”
谭威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轻轻抿了抿嘴,微微咬牙:
“陆大人,要是您肯帮忙,大宁都司的事,下官一定全力协助大人。”
陆云逸忽然笑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谭老将军说笑了,大宁都司的好坏,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