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01节

  “殿下,虞衡清吏司郎中李至刚做事能力很强,

  但官声不佳,且一心求官。”

  “孤知道他,商行修建得很好,做事也踏实,只是太过年轻 ”

  此话一出,二人都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

  李至刚如今已三十多岁,而陆云逸才二十一岁。

  “咳,孤也不瞒你,朝廷打算派他去河南治水。

  侍郎的职位.就看他今后表现了。

  既然他一心求官,这个消息可以提前透露给他。”

  陆云逸站起身,躬身行礼:

  “多谢殿下。”

  “京府的冯克昭,你觉得如何?”太子朱标问道。

  陆云逸眨了眨眼睛,如实说道:

  “殿下,臣与冯大人仅在商行事务上有过接触,对他的为人并不了解。”

  太子见他一副敷衍的样子,便追问道:

  “你就没有其他人推荐?”

  陆云逸脸色古怪至极:

  “殿下,臣是军伍出身认识的大多是军中将领。

  推荐工部的人选,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哈哈,此言倒也没错。

  孤都快忘了你是军伍出身了。

  既然如此,此事就由朝廷决议吧。”

  “理应如此。”

  太子朱标抿了抿嘴,轻声说道:

  “这样吧,再兼任一个左副都御史。

  地方都司同知管的事情虽多,

  但大宁尚未设立布政使司,有些地方政事还需凭借官职来处理。”

  “啊?”陆云逸有些茫然地挠了挠头:

  “殿下.臣从未与都察院有过接触,对其运行机制并不了解,这”

  太子朱标摆了摆手:

  “只是加个名头,以便治理地方时名正言顺。

  否则,一些城池的地方官员势力强大,都司难以制衡。”

  这一点,陆云逸倒是有所了解。

  北平行都司属于军事区域,职能主要是军事防御,并未设置布政使司这一民政管理机构。

  然而,其中城池众多,官员也不少。

  都司虽能管理,但总归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仔细思索一番后,陆云逸站起身,躬身一拜:

  “多谢太子殿下。

  臣此去大宁,定当竭尽全力,让大宁民心归附!”

  “嗯,你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好。

  有事多与北平联系、商量。”

  “是。”

  太子看了看天色,

  见天色早已大亮,便摆了摆手:

  “行了,圣旨今日就会下达。

  选个良辰吉日,尽快离京吧。”

第604章 各自的路,各有各的渡口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

  七日时光,转瞬即逝。

  商行开业的热潮仍未消散,整个府东街依旧热闹非凡。

  这些日子,陆云逸既未踏足府东街,也没前往都督府和工部。

  他整日都待在浦子口城的军营之中。

  此刻,他坐在军帐的书桌后,望着面前为数不多的文书,只觉心潮澎湃。

  终于闲下来了。

  自从放下工部和都督府的事务,陆云逸每日过得悠然自得。

  就连平日里的操练,也重新拾了起来。

  整个人精神抖擞,恢复了二十多岁年轻人该有的朝气。

  这时,轻微的脚步声从军帐外传了进来。

  冯云方探进脑袋:

  “大人,孙思安和杨士奇来了。”

  “让他们进来。”

  陆云逸坐直身子,拿起桌上的可乐,猛喝了一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商行门口赠送的一杯可乐,既能补水又能消暑,可乐如今在商行大卖。

  一些有钱人家的小孩子,尤其喜爱喝。

  孙思安与杨士奇走了进来,二人如今模样大不相同。

  孙思安白白净净,加上他那不俗的面容,倒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

  而杨士奇,相较于先前的柔弱,此刻身体结实了不少,肤色也变得像军卒一样黝黑。

  “坐。”

  陆云逸指了指旁边的桌子,微笑着说道。

  自己也站起身,走到桌前率先坐下。

  之后,二人才小心翼翼地坐到对面。

  “考虑得如何了?”

  陆云逸笑着发问。

  二人对视一眼后,孙思安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

  “大人,属下已经想好了,属下要进入国子监求学。”

  陆云逸表情平静,轻轻点了点头:

  “本官会给你安排,明日你就可以去上课了。

  至于老师……本官会给你写一封信,你到时呈送给宋大学士。”

  孙思安心脏怦怦直跳,脸色几番变化。

  虽说早已下定决心,但事情真正定下后,心中仍弥漫着一丝怅然若失。

  自此之后,他或许就与军伍无缘了。

  “多谢大人。”

  “不必如此,路在脚下,管它是好路还是坏路,能走就行。”

  陆云逸摆了摆手,对于孙思安选择国子监一事,并不感到意外。

  他看向杨士奇,同样带着温和的笑意:

  “你呢?”

  杨士奇长舒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不安。

  嘴唇嚅动了两下后,沉声开口:

  “大人,学生要去大宁。”

  说完这话,杨士奇仿佛虚脱了一般,整个人瘫软下来。

  高耸的肩膀微微下垂,像是做了一个极为重大的决定,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哦?”

  陆云逸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着他:

  “你不是一直想进国子监读书吗?”

  杨士奇重新振作起来,沉声开口:

  “大人,学生先前一直以为,熟读四书五经便能治理天下,成为治世名臣。

  但在军中这几个月,却让学生羞愧得无地自容。

  除了账目记得最熟,

  其余军中事务,学生一概不通,显得愚笨至极。

  可学生自认为读书颇有心得,

首节 上一节 1401/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