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96节

  京府的吏员们一个个顶着黑眼圈,维持着秩序。

  冯克昭以及一众主事,更是带着满身的酒气和朦胧的醉意,强撑着维持局面。

  都督府内,一夜未眠的陆云逸来到都督府。

  在中军都督府的衙房中,他看到了昨日行动的详细文书,以及一众被抓捕的人员。

  正如武定侯所说,昨日的行动不止针对广兰屯田卫,还有其他六个卫所。

  甚至,有一个卫所就在铺子城内,其两名指挥佥事都被抓获。

  看着那足足罗列了两页纸的名单,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

  他越发觉得,这些行动或许是一种示威,向朝廷示威。

  现在浮出水面的就有七个卫所,两名指挥使,十几个指挥佥事。

  那么,隐藏在暗处的呢?

  或许,宫中的陛下正是因为形势严峻,才将自己送出京城

  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

  陆云逸闻声望去,只见中军徐司马走了进来。

  一同跟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削、个头不高的白发老者,头上戴着斗笠。

  陆云逸很快想起了此人是谁。

  在甘薯收获那天,他就在场,只不过后来就消失不见了。

  徐司马一改往日的大嗓门,细声细气地指了指陆云逸:

  “这就是陆云逸。”

  老者点了点头,徐司马便朝陆云逸使了个眼色,缓缓退了出去,还轻轻带上了房门。

  陆云逸站起身,一脸恭敬地问道:“敢问老先生是?”

  那老者没有回答,而是环顾四周,看向房屋角落堆积的一些文书,估计有几百本。

  “这么多文书,你只看到剩下这些?”

  老者的声音醇厚,却有些沙哑,像是嗓子里有痰。

  陆云逸一愣,回答道:

  “回禀老先生,只剩下这些了。”

  “多久能看完?”

  “嗯估计得四五日,这些日子太忙了,一直没空看文书。”

  老者点了点头,径直走到一旁坐下,说道:

  “看完就赶紧离开京城吧,京城要起风浪了。”

  陆云逸眯起眼睛,眼中满是疑惑。

  老者笑了笑:“本公汤鼎臣。”

  陆云逸瞳孔微微收缩,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下官陆云逸,拜见信国公。”

  “起来,起来。”汤和笑了笑,随意地摆了摆手:

  “坐吧,本公能来京城,还多亏了你啊。”

  陆云逸坐下,脸上依旧充满疑惑。

  前些日子,信国公汤和奉命节制凤阳留守司的数万兵马,

  如今怎么又来到京城了?还说与自己有关。

  “还请信国公解惑。”

  “甘薯啊,陛下写信给我,说有个好东西让我来看看。

  本公就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京城,也见识到了甘薯的盛况。”

  陆云逸恍然大悟:

  “信国公辛苦了,甘薯的培育,都是农政院的大人们的功劳,下官不敢居功。”

  “哎~别客气,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今天,本公来是要跟你说一件事,也是陛下不方便说,

  但希望我来告诉你的事。”

  说完,汤和笑了笑:

  “蓝小子走后,想来也没人跟你说这些事了。”

  “还请信国公解惑。”

  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

  他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自从大将军蓝玉离京后,

  这些京中最核心的机密,就没人告诉他了,局势也变得模糊不清。

  汤和抿了口茶,脸上带着笑意:

  “老大哥要来了,你还是早点走吧。”

  老大哥?

  陆云逸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随后,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浑身汗毛直立。

  能让六十多岁的汤和称之为老大哥的,整个天下只有一人。

  韩国公,李善长。

第602章 商行后续发展计划与注意事项

  信国公走了,中军都督府的衙房内,只剩下陆云逸一人。

  他坐在桌前,望着前方堆积如山的文书,兴致索然。

  韩国公要来京城了

  这个消息,不啻于大军出征,震动四方。

  若是换作以往,陆云逸或许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

  不过是一个有些权势的老头罢了。

  然而,在亲眼见识过颍国公的威势之后,

  陆云逸对这位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韩国公,不禁心生忌惮。

  他是大明朝的第一任丞相,百官之首,同时也是淮西勋贵集团的领袖。

  这样的人物,若是身处乡野田间,或许还好。

  但一旦来到京城这等龙争虎斗、群英汇聚之地,不知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陆云逸想起了昨日商行的遭遇,以及那七个卫所的张狂行径。

  或许,在这背后,就有韩国公在撑腰。

  不然,他们怎会有如此大的胆子,在京畿之地犯下谋逆大罪。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愁。

  立国之初,便是如此。

  尽管自己手中握有权势,也有一身本领,

  但无论如何,都难以与那些为建立大明立下赫赫功勋的元老们相提并论。

  他们的影响力,并非浮于表面,他们的意志早已融入大明的正统之中,

  甚至他们本身就代表大明正统。

  “武定侯说得对,还是尽早离开为妙,这京城不宜久留。”

  想到此处,陆云逸取消了原定于上午前往商行的行程,转而坐在衙房中,奋笔疾书,撰写后续的计划。

  [应天商行后续事宜计划书]

  [应天建筑商行组建计划书]

  [应天商行扶持村落计划书]

  [应天商行推广甘薯计划书]

  [应天商行股东行为规范与限制计划书]

  [水泥工坊推行扩张计划书]

  [混凝土的实际运用以及未来影响]

  [乡村改建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好处]

  [如何顺势而为推广水泥、混凝土]

  [黄泥水淋糖法的公布与推广]

  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临近傍晚,

  陆云逸才饥肠辘辘地从堆满文书的桌子上抬起头来,望了望天色

  只觉脑袋一阵眩晕。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计划书,陆云逸长舒了一口气,

  端起一旁的“可乐”,猛喝一大口,咂巴咂巴嘴。

  心中隐隐涌起一股成就感。

  一日之内,竟能完成如此多的计划书,纯纯牛马!

首节 上一节 1396/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