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83节
商行在应天,天子脚下,能做到这点
要是开到北平、太原,
很容易就变成低价收购、高价售卖,
就算你我知道这东西不靠卖菜卖瓜赚钱,
但架不住有人想从中捞钱,到时候好事就变成坏事了。”
朱棡听明白了,要是真这么干,低买高卖是必然的结果。
“哎,这世道,想赚点钱可真难啊。”
朱棣却神秘一笑:“我有赚钱的门道。”
“什么门道?”
朱棡眼睛一亮,立刻坐直身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朱棣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等忙完这阵,我带你去找陆云逸,听说朝廷要开一个新的商行,
听他的意思,这个商行和应天商行不一样,
这个商行要尽快铺开,到时候太原和北平都能尽快开起来。”
“哎~老四,你什么时候和陆云逸搭上关系的,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朱棡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这叫什么话,陆云逸要去大宁,我在北平。
要是不提前沟通好,万一到时候起冲突,破坏了关系,那就不好了。”
“也是.”朱棡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你们要是一起做生意赚钱,可一定要带上我,
山西太穷了,要是能去江西就好了,
那里富庶,天气又好,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
“哈哈哈哈哈,三哥啊,你就别白日做梦了,
咱们是天家子嗣,要是咱们都不守土戍边,谁来守护大明边疆。”
朱棣笑着摇摇头,
突然他的笑声戛然而止,有些茫然地向前探了探头,恍惚间觉得自己看错了。
他揉了揉眼睛,这才确定自己没看错!
“父皇?”
朱棡见他这副模样,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整个人瞬间呆住,声音陡然拔高了两个声调:
“大哥?”
在那蜿蜒曲折、茫茫无尽的长队里,
有一行人十分显眼,一看就非富即贵。
领头的是个老头,身材高大,走起路来龙行虎步,
后面跟着一个中年人,此刻正不停地擦着汗。
“父亲,这也太热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看看周围这些甲士,他们还穿着甲胄呢,多切身体会体会,就知道世间疾苦了。”
朱元璋毫不在意,走在前面有说有笑,
视线在左右两侧以及前方暗暗打量。
“不错,放眼望去,将近七成是衣着朴素的百姓,剩下两成应该是商贾,再就是.官吏了。”
作为洪武皇帝,经历过故元乱世的抄家灭族,
他太清楚这些商贾权贵家中有多少钱了。
银子放在地库里,箱子都发霉长毛了,他们都不花。
新立大明之后,让这些权贵花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现在看来至少能引诱一些人花钱,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他视线向左一撇,看到了小心翼翼走近的老三和老四,
他们脸上带着疑惑,当目光对上后,二人才面露笃定,加快了步伐。
但朱元璋却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便不再看他们。
朱棡与朱棣愣在原地,又悻悻地走回了凉棚.
“爹怎么来了?”朱棡问道。
“我哪知道.”
朱棣摇摇头,猛灌了一大口冰镇可乐
朱元璋带着太子在府东街大概走了一刻钟,才终于走出那蜿蜒曲折的防护栏,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父皇.这防护栏看着不长,走起来可真累人啊,肯定是那陆云逸想出来的歪主意。”
“哈哈哈哈哈。”朱元璋爽朗地笑了起来。
“来来来每人一杯冰镇凉饮,补水补糖,感谢诸位客官对应天商行的支持!!”
一个宽大的桌子后面,一名雇员拿着铜喇叭费力地吆喝着。
走出防护栏的百姓大多都会去拿一杯这黑乎乎的东西,尝一尝。
朱元璋眉头一挑,也去拿了一杯,还招呼身后的人都拿一杯。
身旁的大太监拿着可乐,
没有犹豫就喝了一口,入口冰凉甘甜,还有些奇怪的味道,
但.综合起来却意外好喝。
他见陛下抬手就要喝,连忙上前低声说:
“老爷,奴才刚喝。”
朱元璋却白了他一眼:“这么多人都喝了,能有啥问题。”
说着,就咂巴着嘴抿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看着手中的小竹杯说:
“味道还不错冰冰凉凉的。”
“大儿啊,你也尝尝。”
朱标试探着抿了一口,眼睛同样一亮:
“味道确实不错,样子十分古怪,倒像是药。”
“走,这东西不错,带回去。”朱元璋把凉饮一饮而尽,打量着手中的小竹杯,若有所思:
“这应该就是句容县于家村做的竹杯吧,
还真是空有宝山而不自知啊,有这等手艺,怎么还能挨饿呢,这是朝廷的失职啊。”
太子一边走一边说:
“父亲,昨日陆云逸跟我讲了个鲶鱼效应,我觉得很有意思。
说是有一种叫沙丁鱼的鱼,活着能卖高价,死了就不值钱了。
但人们想尽办法都没法让它活着。
于是有个渔农往鱼槽里放了一条专吃沙丁鱼的鲶鱼。
鲶鱼出于天性会不断追逐沙丁鱼,在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哦?”朱元璋听后面露诧异,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点了点头:
“你是说,有了于家村赚钱的例子,其他村庄也会争先效仿,努力寻找自己村庄值钱的物件和手艺?”
“父亲,正是如此
根据商行的文书记录,
最开始雇员们还要费一番口舌去搜罗,
现在每到一个村庄,村民们就会把村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搬出来,
看看有没有商行看得上的,还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朱标顿了顿,把声音压低了一些:
“父亲,工部新开了两个兵器工坊,做的是竹筒装填火药的活儿,
但分割竹子、制造竹筒太过麻烦,费时费力。
但这次在江浦的春水村,商行发现了一个新办法。
那里的村民有一种手艺,
能让竹子每一节长得差不多大,而且节与节之间挨得很近,
一根竹子上能有几十节。
经过研究,这些竹子只需从中分割,稍作加工就能装填火药,可比费劲打磨快多了,一下子为工坊省了不少事。”
“哦?还有这等手艺?”朱元璋眉头一挑。
大概是进了商行,扑面而来的凉爽让朱标放松了许多,他笑着说:
“春水村最值钱的就是水,他们以往用这种办法储水,
原本没人在意,千百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好在随行人员里有个当过兵的,一下子就发现了价值。
以后啊.春水村就专门种竹子,供应工坊,也能赚不少钱。”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