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221节

  二人眼底闪过一丝尴尬,陆云逸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上前两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以后就是真正的将领了,麾下有军卒,头顶有上官,

  做事要谨言慎行,切莫急躁,遇到事情也不要慌乱,慢慢来。”

  “大人.”

  徐增寿年轻的脸庞上还带着几分拘谨,轻轻叹了口气:

  “我不想留在京城,可大哥偏要留我在这里。”

  “有多少人想要留在应天还求之不得呢,莫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在应天卫好好学,日后时机成熟了,也能外出领兵。”

  徐增寿有些萎靡地点了点头,

  圣旨已经下达,任命也快到了,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郭铨倒是表现得有些兴奋:

  “大人,全宁卫地处要道,是通向关外的必经之路。”

  陆云逸笑了起来:

  “在外领军,地处关键位置,朝廷这是要重用你了。

  而且,新置的全宁卫,兵员以及耕地都要重新规划操持,

  对你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要好好干。”

  这么一说,在场三人脸色都凝重了几分。

  前些日子刚刚收到消息,

  应昌卫指挥使、丞相失烈门,与塔失海牙等人勾结,劫持全宁卫指挥使。

  知院捏怯来前去投奔,却惨遭杀害。

  最后还是兀良哈三卫出兵收拢残部,送回北平行都司。

  如今的全宁卫,可谓是一片空壳。

  李景隆脸色有些凝重:

  “兀良哈三卫最近与也速迭儿眉来眼去,都督府推测,他们有叛变的可能。

  云逸啊,圣旨上可是说了,你负责统筹兀良哈三卫一切军务。

  若是让他们叛离大明,可就麻烦了。”

  陆云逸小声问道:“此事是谁提议的?”

  “宜春侯与济宁侯一干人提议的,他们说兀良哈三卫是你率兵打下,

  故元辽王与朵颜将军等人对你心存畏惧,

  你去处置这些事务会更为顺手。”

  说到这,李景隆怒气冲冲,声音急促:

  “这分明是害你,兀良哈三卫与咱们有深仇大恨,

  他们的人咱们杀了不少。

  现在听到你来总督军务,这不是逼着他们造反吗?”

  此话一出,郭铨与徐增寿满脸愕然!

  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

  陆云逸也知道其中凶险,摆了摆手:

  “不必担心,北征战事即将开启,

  兀良哈三卫不会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除非他们想要灭族。

  而等我忙完京中诸事,去到大宁,他们反不反也就无关紧要了。”

  “哎~好像是这个道理啊.”

  李景隆眼睛一亮,似乎局面没有想象的那般糟糕。

第533章 怎样当好一名千户

  陆云逸带着一行人朝着不远处的大殿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人与他打招呼,还有不少人恭敬行礼参拜。

  陆云逸和李景隆面带微笑,一一颔首回应。

  临近大殿时,陆云逸隐约能看到殿内宽敞的空间和摆放整齐的座椅。

  李景隆一边走一边说:

  “都督府的几位参谋会讲解如何正确制定战术以及绘制双方军力地图,

  还有一些外地来的将领,会讲述水战和步战的要点。

  不过今日讲课,官职最高的便是你了,都督府的一些大人可都是专门为你而来。”

  “我??大将军不上去讲一讲吗?

  这些青年才俊,可都是大将军召集进京的。”陆云逸满脸诧异。

  “原本大将军是打算讲一些的,

  但朝臣们认为,有外邦使臣在场,

  若是大将军一时兴起,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那就不妥了。”

  李景隆的脸色有些古怪,陆云逸亦是如此。

  陆云逸眉头一竖:

  “荒唐,大将军身经百战,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心里难道还不清楚吗?”

  李景隆深以为然:

  “依我看,朝臣就是不想大将军出风头。

  而且,这还是在他们国子监的地盘上。”

  陆云逸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今战事已然结束,文武之争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难道非得争出个高下才肯罢休?”

  “古已有之,宫中都已经习惯了。”

  李景隆耸了耸肩,看向身后如同小透明般的杨士奇,低声问道:

  “这就是你给孙思安找的老师?那个杨士奇?”

  “怎么样?”

  “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就是不知学识如何。”

  “学识足够用就行,军中弟兄们都夸赞他教得好。

  有不少年纪稍大的军卒,都已经开始识字了,都是他的功劳。”

  李景隆眼睛一亮:“这么厉害?改日借我用一用。”

  “用在哪里?”

  陆云逸侧头瞥了他一眼,好奇地问道。

  “颍国公已经进入京畿,不日就会返回。

  都督府对‘三三制’的优缺点已经钻研得差不多了,准备找一个千户所进行操练,看看实际效果。

  但我总觉得,他们这样做不太妥当.

  仅仅靠口头讲解,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军卒怎么能明白呢?

  还是得找一些识字、通晓道理的军卒来做这件事,至少要能听得懂话。”

  陆云逸听后,轻轻点了点头:

  “等结束后,你自己跟他说吧,若是他愿意去,军中不会阻拦。”

  李景隆高兴起来:“云逸,多谢了,用完就还你!”

  大殿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座椅,前方还有连接在一起的长桌,

  看起来像是把平日里学子上课用的长桌都搬了过来。

  屋内已经有了不少人,大多聚集在后方,有地站着,有地坐着。

  侍者在其间来回忙碌着。

  见他们进来,两名侍者立刻快步迎了上来,引领陆云逸和李景隆入座。

  李景隆身为国公在第一排,陆云逸在第三排,

  沐楚婷则被安排到了另一边的女眷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徐增寿的正妻,也就是沐楚婷的姐姐也在其中。

  二人见面后,顿时喜笑颜开,小声嘀咕着什么,还时不时地偷笑。

  “见过大将军、岳父大人、魏国公、申国公、耿都督.”

  陆云逸虽然升了官,但与第一排的勋贵相比,地位还是相差甚远,

  只能挨个恭敬称呼问好,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

  第二排是朝廷上的诸多大儒以及六部九卿的堂官。

  第三排大多是都督府的诸位佥事,都是熟面孔,

  所以他也没有感到太过拘谨,干脆利索地坐了下来。

  他身旁是颍国公旧部、右军都督府佥事张铨,

  张铨六十多岁,虽然胡子花白,目光炯炯有神,身体极为硬朗。

首节 上一节 1221/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