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26节

  “部堂大人,您给的法子很好用。

  如今我们已经将自行车拆成了一百三十一个零件,

  三轮车拆成了一百七十六个零件,

  分别制造,共同组装。

  而且我们还按照步堂大人的要求,

  将其中大半零件都进行了标准化定制,三轮车与自行车的零件可以互通、随意更换。”

  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跟随他进入工坊。

  工坊内的场景让陆云逸都眼睛一呆,不仅是他,都督府以及工部的人都是如此。

  前方,一个巨大的传送带被安排在了等人高的高度上,

  传送带头尾有两人正在转动滚轮,让传送带匀速运动。

  左右两侧站着大约百人,身后摆放着一大筐零件。

  而这传送带上面,悬挂着一个个倒掉的自行车。

  最初只有一个车圈,

  第一个人安装车圈、而后是辐条、花鼓、外胎等,

  陆云逸依次看去,发现到第八人时,自行车的轮胎便已组装完成。

  而后便是刹车把手、刹车线、刹车夹器、刹车块,等到了三十人时,

  整个自行车的前半部分已经完成,甚至连车把都已经挂了上去。

  等到了第六十人时,车架、座管、碗组、碗组垫圈、把立、把立盖已经安装完成,

  剩余的三十人安装后轮以及传动结构,脚踏、曲柄、中轴、链轮、链条、飞轮等

  从前到后走出传送带,一辆自行车的雏形便出现了。

  跟随的一众官员,此刻也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即便是没见过此等物件,

  但他们能看得出来,此等从头到尾的顺畅,

  比这一个一个组装要快不知多少倍。

  甚至,他们能看到那些工匠步伐悠哉,神态轻松,

  丝毫没有平日里那般萎靡不振,神色匆匆。

  李景隆是顶尖权贵,算得上是见多识广,

  但此等新奇物件,他从来没有见过..

  此刻他正从头到尾,跟随着一辆自行车挪动,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轮子变成了一辆车。

  陆云逸则有些诧异地看向工坊主事,上下打量着他,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工坊主事面露激动,连忙躬身抱拳:

  “回禀部堂大人,下官李文浩,南直隶人,在这一号工坊已经有十个年头。”

  “不错,本官记住你了,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李文浩只觉得浑身战栗,激动得不能自已!

  “多谢部堂大人,此乃下官应该做的。”

  陆云逸虽然给自行车以及三轮车制定了流水线计划。

  但由于精力问题,他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只给出了一个大概框架。

  只想在组装制造时节省一些时间,

  尽快将自行车以及三轮车赶制出来,好让都督府的人到各处村庄。

  但现在,眼前这条流水线虽然简陋,但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生产能力。

  而这一切,仅仅在两天内就已经完成!

  此等器具调配以及人员调配能力,就算在军中都很少见。

  陆云逸很想给些赏钱,但这是军伍中人的做法,用在工坊中倒是有些不恰当。

  沉吟片刻,陆云逸转头就将这些顾忌置之脑后,沉声道:

  “你身为工坊主事,为朝廷做事理所应当,

  但事情做得好,朝廷有所赏赐,也是理所应当。

  这样,赏银二百两,明日本官会派人送来。

  其中一百两是你的,剩下的给共同操持此事的同僚分一分,若是不够就尽管提。”

  李文浩有些茫然地抬起脑袋,而后马上将头低下。

  工坊的赏钱大多是在年底结算时发放,

  他作为主事,每年也能发那么几十两银子。

  如今这当即发放的场景,少之又少。

  不过,李文浩马上激动起来,躬身作揖:

  “多谢部堂大人,下官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不用说这些,将事情做好即可。

  你们作为工匠,与本官麾下的军卒没有区别,

  为国做事,就有赏钱,做得好,更是大大有赏。”

  陆云逸摆了摆手,凑近了些看着眼前缓缓转动的传送带,问道:

  “流水线的速度,只能这么快吗?”

  此话一出,陆云逸觉得有许多道目光纷纷投了过来,

  狠狠地刺在了他身上,但他面不改色。

  李文浩一愣,有些不自然:

  “大人,若是再快,可能会有瑕疵。”

  陆云逸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文浩,

  让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就在李文浩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陆云逸开口打断:

  “那就再慢些,慢到所有人能够看清楚,

  所有人有足够的时间将零件装上去,优先保证质量。”

  李文浩愣住了,他第一次觉得,

  以往凶神恶煞的军伍中人也是这么和蔼可亲。

  “是,部堂大人!”

  这时,李景隆听到了这里的动静,一边回头看一边走了过来:

  “云逸啊,工匠们都闲着,速度还能快上不少。”

  尴尬的气氛弥漫,李文浩脚趾猛叩地面,在心中仔细盘算着该如何解释。

  陆云逸的脸色凝重起来:

  “曹国公,慢工出细活,东西不怕慢,就怕不好。

  工坊做事要如行军打仗一般,考虑到诸多细节,若是快了难免有所疏漏。”

  “是极是极.部堂大人说得对极了。”

  经过这两次打岔,李文浩肯定,部堂大人已经看出了,他们将流水线故意放得很慢。

  陆云逸笑了笑,看向李景隆,提醒道:

  “两款手推车让许多力夫都没有生计。

  朝廷本打算将他们安排在各地工坊做工,

  但衙门中却有人说他们目不识丁,做不了这等精细活。

  现在,本官将精细活都拆成了此等人人都可做的活计,看他们还能狡辩什么。”

  李景隆猛地瞪大眼睛,也意识到此物的重要。

  而且,京中的美好生活几乎都让他忘了在岳州发生的惨烈事情.

  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连连点头:

  “对对对,不能快了,若是快了,又有人要说三道四。”

  李景隆看着前方流水线,十分感慨:

  “云逸啊,你真是太聪明了。

  昨日庆功宴,陛下与太子殿下还在担忧力夫的生计,

  此活计轻松,大明有那么多的器具要做,能用此法的工坊不知多少,

  如此岂不是百姓都可参与其中?

  稍后我就进宫,将今日所见到的事告知陛下和太子殿下。”

  陆云逸同样看着前方的流水线,缓缓摇了摇头:

  “此物刚刚出现,所以看着轻松,等参与的人多了,也不轻松。

  但相比于在地里刨食,饥一顿饱一顿,已是极好。”

  一旁的李文浩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部堂大人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首节 上一节 1126/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