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35节

  冯汝杰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追问道:“杜同礼?他都留了什么东西,你可有打探道?”

  庞修德摇摇头,说道:“你太高看我了,也太小看桑敬了。”

  “要是能这么容易就被我套出话,他也成不了开国侯。”

  冯汝杰有些失望,却也觉得理所当然,反而更加相信庞修德的话。

  可杜同礼到底留了些什么东西?不搞清楚,他寝食难安啊。

  庞修德说道:“别担心,姓杜的应该没查到什么确凿的证据,否则桑敬不会这么大费周折。”

  冯汝杰不禁点头表示认同,杜同礼在凤阳这些天,可一直处在监视之中。

  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当然,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杜同礼肯定不会这么老实,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但他们作为地头蛇,也确信对方应该没查到什么有力的证据。

  现在庞修德的遭遇,恰恰印证了这个猜测。

  这时,庞修德有些庆幸的道:“还好我对你们的事情参与不深,否则难逃此劫。”

  冯汝杰眉头一皱,警告道:“这话你以为陛下会信?现在我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别想跑。”

  庞修德不耐烦的道:“我又不傻,这个道理还用你说。”

  “我说的是参与太深心中有鬼,怕是无法从桑敬手里脱身。”

  “但是要提醒你,姓杜的留下的资料,不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

  “其他人难保不会被他诈出点什么,你们最好早做准备。”

  冯汝杰眼神里闪过一丝杀意,说道:“从赵留守被带走,我们就已经再做准备了。”

  庞修德伸手打断他,说道:“不要和我说,我对你们的手段没兴趣,也不想牵扯其中。”

  “该说的话我都说到了,怎么做由你们去。”

  “我要回州衙了……现在我被姓桑的盯着,非必要不要找我。”

  说完也不等冯汝杰挽留,起身就离开了。

  冯汝杰竟也没有留他,任由他这样离开。

  等庞修德走远,那仆人不解的道:“老爷,您就这样放他走了?”

  冯汝杰冷笑道:“他想置身事外,真是太天真了。”

  “不过有句话他说的没错,姓敬的肯定会盯着他,近期不宜与其频繁接触。”

  那仆人恍然大悟的猛点头:“老爷英明。”

  这时冯汝杰说道:“通知大家,不要等了,按照计划行事吧。”

第557章 火

  凤阳县下辖的柳树湾,离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只有十三里远。

  朱元璋重修祖坟的时候,迁徙了一部分百姓到周边村子,其中一部分就被安置在了柳树湾。

  所以这个村镇的百姓,全额享受到了朝廷给的各种福利。

  也因此,他们心中有一股傲气。

  天天把‘我们是圣皇同乡’挂在嘴上。

  就连县令他们都不太放在眼里。

  给你面子你是县令,不给你面子就是圣皇家奴,敢呲牙腿给你打断。

  进京告御状,是他们与官府交涉时惯用的伎俩。

  今天村正再次把大家召集到村头开会。

  “乡亲们不好了,朝廷派了一个钦差来凤阳查贪腐,凤阳赵留守已经被当场拿下。”

  大家都兴趣缺缺:“这事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操那个心做什么。”

  村正唉声叹气的道:“本来没关系,可不知道是谁告诉钦差,说我们村天天用告御状威胁官府。”

  “还说我们不配合朝廷新政……要来查我们。”

  一听这话,百姓顿时炸了锅。

  什么?区区一个钦差竟敢来查我们?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走,进京告御状去。

  村正见百姓轻易就被鼓弄,心下很是高兴,摆摆手等人都安静下来才继续说道:

  “事情还没完呢,那钦差得知我们不用缴纳皇粮国税,非常不满。”

  “说全国百姓一体纳税,凭什么凤阳百姓不用交?”

  “他要我们交税,还要把以前的税都补上。”

  如果说刚开始百姓还只是凑热闹,一听说要交税,还要将以前的税都补上,顿时就炸开了锅。

  这可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

  “免除皇粮国税,是圣皇给我们的恩典,谁敢收回?”

  “是啊,我们替圣皇看守祖陵,圣皇才给我们免的税。”

  “他区区一个钦差,也敢违背圣皇的旨意?”

  “奸臣,肯定是奸臣,我们作为圣皇的同乡,要帮他老人家铲除奸臣。”

  “走,告御状去。”

  于是在村正的鼓动,以及事先安排好的几个托的忽悠下,百姓们决定去留守衙门示威。

  要让这个狗屁永义侯知道,这里是凤阳,不是他区区一个什么猴子就能嚣张的。

  被鼓动起来的,不只是柳树湾一个村镇的百姓。

  周围数个镇子,数千百姓都被鼓动。

  见这些百姓集体出现在一起,又有更多凑热闹的人参与了进来。

  越往凤阳府城走,人数就越多。

  当然,也有比较明智的,深知这么做没有好下场,找各种借口躲回了家里。

  义惠侯府,赵如林和赵如松兄弟俩偷偷摸摸的往外走。

  只是刚走到门口,就见到一白发老翁满脸愤怒的看着他们。

  正是他们的祖父赵仲丰。

  两人故作无事的道:“爷爷,大冷天的,您怎么站在这里啊,别冻着了。”

  赵仲丰怒道:“我站在这里,是为了等你们两个畜生。”

  赵如林脖子一缩,但随即又强作镇定的道:

  “爷爷,我们最近可没惹祸啊。”

  赵如松也连连点头。

  赵仲丰呵斥道:“你们以前虽然也跟别人瞎胡闹,但终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今天竟然想和那些人一起去围堵钦差,谁给你们这么大的胆子?”

  见事情败露,兄弟俩也不装了。

  赵如林争辩道:“那狗屁钦差竟然想问我们收税,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赵如松也说道:“我们家可是圣皇册封的义惠侯,可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再说我们今天也只是去示威,吓唬一下他,又没有准备真的拿他怎样。”

  赵仲丰说道:“闭嘴,别说这只是谣言,就算是真的又能如何?”

  “我赵家寸功未立却受皇恩被封为义惠侯,你们非但不知道感恩,竟然还想对抗朝廷。”

  “我们家怎么生出你们这两个畜生。”

  赵如松不服气的道:“什么叫寸功未立,我们家的义惠侯,是曾祖父用一块坟地换来的。”

  赵仲丰气的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用颤抖的手指着他们:

  “与其被你们害的家破人亡,不如我直接将你们打死。”

  说着,他怒吼一声:“来人,将这两个畜生给我绑起来。”

  马上有几名仆人冲上来,将兄弟俩给摁住捆了起来。

  接着赵仲丰又喊道:“请家法。”

  一名仆人双手捧着一根荆条走了过来。

  兄弟俩一听要动真格的,终于怕了,连忙求饶。

  然而赵仲丰根本就不理会他们,抓过荆条朝他们劈头盖脸的抽了过去。

  把两兄弟打的鬼哭狼嚎。

  远处,赵仲丰的儿子和儿媳看到这一幕,都心疼不已,但并没有上来劝说。

  他们夫妻俩也是经历过乱世的,家里确实有点地,可并不算大地主,自己也要下地劳作的。

  所以前半辈子一直都是苦哈哈。

  直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册封他们家为义惠侯,日子才算真正好过起来。

  至于老朱给们家封侯的原因,说起来也是一段心酸的佳话。

  老朱父母相继病故,却没有地方安葬。

  赵继祖将自家的一块地送给老朱,才让他安葬了父母。

  大明国祚稳固以后,老朱回想当年的经历,就册封了赵家为义惠侯。

首节 上一节 935/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