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20节
徐增寿见大家都在关心火柴,就干咳几声,重新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大家瞪大眼睛看好了,炸药的燃速非常快,眨一下眼睛就没了。”
然后他点燃了导火索,并快速后退好几步。
不少人都有些不以为然,火药我们又不是没见过,炸药燃速又能有多快。
看把你小子给吓的。
导火索是延速的那种,缓慢的燃烧了一分多钟才到头。
这让不少人都有些不耐烦。
然后……轰,一团火光瞬间出现升腾而起,然后又突兀的消失。
众人都被吓了一大跳,这太快了,而且竟然没有烟雾?
再去看地上,除了导火索燃烧留下的痕迹,竟然也没有看到什么残留。
不少老将一个箭步就窜了过去,揉了揉眼睛仔细检查,还是没有发现什么痕迹。
这……太不可思议了。
老朱也非常震惊,说道:“这就是无烟火药吗?果然没有烟,也没有残留。这是怎么做到的?”
徐增寿耐着性子说道:“这里面牵扯到很高深的化学原理,说了你们也不懂,所以就不说了吧。”
老朱:“……”
马娘娘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孩子,说话真气人,讨打。”
其他人则纷纷摇头,这人情商太低了。
陈景恪则正色道:“这就是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性格,在他们眼里除了万物之理外别无他物。”
“外界的人情世故,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在意,因为万物之理不讲人情世故。”
老朱若有所思的道:“这样吗……你这么一说,老五的情况好像确实如此。”
“除了草药和医学,别的事情他都不在乎。”
朱标欣赏的道:“唯有如此,方能于茫茫大海中寻找到万物之理的真相啊。”
他们两个一开口,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不再是什么不懂人情,而是精诚之人,是探索万物之理必备的特性。
徐增寿表情不变,这些人的褒贬对他来说,除了聒噪没有别的意义。
陈景恪也知道他的脾气,之后就亲自上阵,为众人大致讲解了一下炸药的情况。
得知还有比无烟火药威力还大的炸药,众人不禁咋舌。
然后……大家就赶紧离开了这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啊,这里可太危险了。
之后大家去了武器生产车间,这里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众人直接就进入车间,观看生产情况。
这里有很多工人,也有很多看不懂用处的机械工具。
各种各样的零件被生产出来,然后统一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
众人看了半天,虽然看不懂,但都觉得很厉害,很赏心悦目。
如果不是刺耳的噪音,他们能这样看一天。
尤其是三个小朋友,那是步子都迈不开了。
如果不是徐妙锦和福清拦着,他们恨不得把工人撵走,自己亲自上手操作。
很快众人来到给枪管开膛线的地方。
一个长条凳一样的工具,一个长长的铁杆,铁杆一头是特制的钻头。
推拉把手,铁杆会自动旋转,在枪管里一点点削切出膛线。
这个过程自然快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出一根合格的枪管。
老朱他们还亲自上手操作了一番。
之后就是组装车间,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
陈景恪充当起了讲解员:
“这是新式火铳,后面这个栓是上子弹的地方,我称之为栓拉式步铳,发射的是金属定装弹。”
如果有前世的军迷看到了,肯定会嗤之以鼻。
什么玩意儿,这不就是老套筒吗?
“这是手铳,小巧轻便可随身携带。”
“这是新式臼炮,我们称之为迫击炮,就是迫近射击的意思。”
“这是掷弹筒……这是单兵火箭炮……这是……”
这时老朱指着一个粗大的火器,兴奋的道:
“这个咱要是没猜错,应该就是你说的六管火神铳吧?”
陈景恪点头道:“圣皇英明,就是六管火神铳,可以持续不断的发射子弹。”
六管火神铳?众人数了数,确实有六根铳管,但这玩意儿怎么发射?
五花八门的火器,听的大家一脸迷糊。
有些他们听懂了,也认为是好的改变。
比如那个定装金属弹,只需要轻轻撞击就可以发射出去。
以后火器就不怕雨水了,可以全天候全环境作战。
但也有疑惑,最大的一个疑惑就是,这些火器看起来那么小巧,真的有杀伤力吗?
不过他们的疑惑很快就被解开了。
第549章 金属风暴
大家的兴趣彻底被勾起,陈景恪这才带着他们,前往位于山谷另一侧的试验场。
这里早已经被神机营精锐接管。
众人进入射击场发现,安保人员大半都是熟面孔。
徐允恭可不敢马虎,来这里执勤的要么是勋贵子弟,要么是立过战功前途远大的那种。
这些人的忠诚是最有保障的。
众人先是参观了射击场地,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金属定装弹。
一个个都是黄橙橙金灿灿的,看起来非常好看。
老朱伸手摸了摸,问道:“这东西……不会是用铜制作的吧?”
陈景恪解释道:“是的,我们用各种金属做过试验。”
“铅太软容易有残留物,要不停的清理枪膛,还会影响出膛速度。”
“铁太硬,对膛线的磨损太严重,还容易生锈。”
“铜软硬最合适,是完美的制作子弹的材料。”
老朱手都哆嗦了:“这得多少钱呐?”
众人也都是如此,看向子弹的眼神全变了。
这哪是子弹,分明就是钱啊。
陈景恪又补充道:“确实很贵,所以现在只是试验阶段,不会大规模列装。”
“而且研究所正在研究镀铜技术,到时候就能解决成本问题了。”
老朱连忙道:“一定要把镀铜技术研究出来,这铜子弹……”
“咱大明本来就缺铜,实在用不起啊。”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基本都不赞同用铜作子弹。
大明还没奢侈到那个份上。
反倒是铁子弹,大家都挺支持的。
镀铜技术很多人都为人没必要,浪费。
对枪膛磨损严重又咋了,大不了就是多更换几根铳管,那也比铜子弹省钱。
对此陈景恪很是无奈。
随着海洋贸易的繁荣,以及军事上的胜利,海量的贵重金属流入大明。
目前大明是不缺铜的,相反还有点多了。
以至于朝廷不得不修建了几座仓库,专门堆放金银铜贵金属。
户部和金钞局会根据经济情况,选择向外释放贵金属,或者是继续采购。
但老朱这些人穷怕了,和他们讲这个道理,他们是不会听的。
浪费就是浪费,钱粮再多也不是浪费的借口。
不过还好的是,大部分人都认为镀铜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也是陈景恪的本意,走镀铜路线。
前世我国走的就是这条路线,最开始是缺铜无奈。
后来随着技术成熟才发现,镀铜子弹拥有铜子弹的所有优点,成本还更低,威力也更强。
属于是被迫走对了路线。
既然前世已经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那自然要继续仿照。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