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16节

  方孝孺摇摇头,想要解释什么,只是还没张开嘴就被陈景恪给堵了回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被一辈子锁在一个小角落,凭什么要把百姓锁在那里?”

  方孝孺争辩道:“可是大多数人依然只能生活在那个小圈子里,没有走出去的能力。”

  “而且华夏子民重视乡土,大部分人也不想走出去。”

  陈景恪眉头紧皱,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

  接着他又说道:“愿不愿意走出来,和有没有的选择,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这个道理就不用我为你解释了吧?”

  “而且,以你的认知,不应该受困于这么简单的问题。”

  “你到底想说什么,不妨直说。”

  方孝孺苦笑道:“果然瞒不住你,我最近一直在读史,在研究你所言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你的理论是正确的,然而在细节上却让我产生了迷惑。”

  陈景恪心道果然如此,但凡研究过并接受了人权思想的人,都不会质疑为何放宽对百姓的管控。

  相对的人身自由,本就是人权的核心部分,

  方孝孺之所以东拉西扯,肯定是心有困惑,随便找了个由头想打开话匣子。

  “你有什么疑惑不妨说一说,说不定我就能为你提供参考呢。”

  方孝孺瞅了他一眼,说道:“我的困惑来自于你。”

  陈景恪惊讶的道:“我?我怎么了?”

  方孝孺说道:“纵观历史,每一次大转折,无不需要数百年的探索,才能找到合适的路。”

  “而你似乎直接就站在了时代的终点,不但拿出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框架,还一步到位拿出了相应的政策制度。”

  陈景恪本以为他在夸自己,心中还有些嘚瑟。

  但紧接着方孝孺又说道:“二十年前你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强行干涉历史走向。”

  “你在大家还未意识到新时代到来的时候,就将所有人一把拽进了时代的洪流里。”

  “面对冲击,所有人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洛下学宫至少有七成的人,依然处在迷茫的状态。”

  “为了不被淘汰,他们只能不懂装懂,强迫自己按照你划定好的路线前行。”

  “很多人甚至连跟随都做不到,逐渐被边缘化。”

  陈景恪说道:“没有人是永远的主角,每一次大转折也都伴随着话语权的更迭。”

  “跟不上时代就注定要被淘汰。”

  方孝孺说道:“我知道,但正常的大时代转折,需要数百年来探索。”

  “他们就算接受能力比较慢,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但现在,所有人都被你在一瞬间拖进了洪流,没有适应的过程。”

  “他们也都是华夏的精英,就这样被淘汰,是否太不公平了?”

  陈景恪笑着摇头道:“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你也说了,所有人都是被突然拽进洪流的。”

  “为何有些人能快速接受,有些人就接受不了呢?”

  “他们是华夏的精英,难道那些快速接受了新变化的人,就不是精英了吗?”

  方孝孺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岂不是能有更多的人才可用?”

  陈景恪反问道:“多长时间才足够?你可知,多给他们一天时间,百姓就要多受多少磨难?”

  “让天下万民遭受困难为代价,成全他们一小撮人的利益,你觉得此举合乎礼仪吗?”

  方孝孺解释道:“我亦知这个想法太自私,所以之前一直在反思自己。”

  “但今日你所言之事,让我有了新的想法。”

  “百姓又何尝不是毫无准备,就被大时代裹挟了?”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违法犯罪之事却越来越多,岂不正证明百姓面对新时代也迷茫了吗。”

  “从大儒到普通百姓都迷茫了,是否说明你的变革太激进了?”

  陈景恪失笑道:“原来如此,那你可有想过,哪次变革百姓不是被裹挟的?他们有过选择的权力吗?”

  “不论肉食者拿出什么样的治国理政之法,他们都只能默默的承受。”

  “上面的政策出错,他们跟着受罪。上面的政策走对了,他们也不一定就能享受到好处。”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啊。”

  “至于你说的违法犯罪之事变多,这确实是变革引起的。”

  “但哪次变革不会出现种种问题?解决就好了。”

  “现在朝廷不就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方孝孺忽然问道:“你怎么就笃定,自己的路就一定是对的?你就从未迷茫过吗?”

  陈景恪心道,你这督亢地图是真长啊,这才是你真正的问题吧。

  事实上,不只是方孝孺,学界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疑问。

  甚至早就有人当面质问过他,凭什么认为自己是对的?

  反而是当官的很少有人提出此类疑问。

  倒不是当官的更高明什么的,而是他们更看重实际。

  好用的,那就是好的。

  学者不一样,他们要考虑的是一整套的思想逻辑,必须要问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陈景恪也早就有了答案。

  他看着方孝孺,一字一句的道:

  “让人活的更像个人,总归是不会错的。”

  方孝孺眼神不停的变换,让人活的更像人。

  这句话他不是第一次听陈景恪说起,可感触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深刻过。

  原来这就是你如此相信自己的原因吗。

  是了,让人更像人,这不正是圣人所言的‘仁’吗。

  他的眼神渐渐坚定下来。

  “受教了,你放心,舆论的事情交给我。”

  “我会邀请名家撰写文章,做好舆论导向。”

  陈景恪笑道:“如此便好。”

  又聊了几句,他就起身离开了。

  方孝孺起身一直送到翰林院门口才返回。

  走出很远,陈景恪忽然长叹了口气。

  没想到,方孝孺竟然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更遑论其他人了。

  此时他有点体会到,当初那个人所遭遇的困境了。

  没有人能理解他,也没有人愿意支持他的思想。

  明明掌握着正确的思想,却因为他人的偏见和不理解,只能看着队伍往错误的路上走。

  我们看影视剧,扮演他的演员体态圆润,就下意识以为真实的他也是如此。

  殊不知在那段时期,他因为不被理解,因为疟疾折磨,已经形容枯槁。

  有一张那个时期的老照片,他脸颊削瘦眼窝深陷,这才是当时他的真实模样。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当时的他该是何等的煎熬和痛苦。

  所幸,最终真理取得了胜利。

  陈景恪为何会如此自信,为何从不迷茫?

  他不是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那个人的思想有信心。

  把人当人,总归是不会错的。

  不过……陈景恪内心生出一股怅然,独自掌握真理,有时候确实会觉得孤独啊。

  朱雄英等人确实支持他,但也并不完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他也不敢让人了解,因为那太危险了。

  自我发了一会儿癫,他很快就恢复了斗志。

  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可没功夫在这矫情。

  况且,有那么多人支持自己,世界也在自己手里一点点改变模样,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人要学会满足啊。

  抬头看了看天色,虽然还不到下差的时间,但也快了。

  他当即就决定,翘班。

  走出皇宫来到闹市,看着脸上洋溢着笑容的人群,他更是由衷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了一圈,就觉得没啥意思,于是返回家中。

  正好看到福清正对着一堆白纸发愁,就问道: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福清被惊醒,见到是他就连忙起身迎接,然后说道:

  “驸马传已经有一年没出新作了,我正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首节 上一节 916/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