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09节
他知道西域乃蛮荒之地,已经做好了受苦的准备。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先发掘了一个人才。
诚恳的说,苟飞跃在读书方面的天赋只能说一般。
但或许是因为乞讨的经历,他在社会认知、人情世故方面有着超越常人的表现。
人情世故表现在学问上,他能结合实际,理解书上所讲的知识。
也让他很短的时间,就获得了全所一百户人家的认可。
要知道,祁子和最初是所有人一起教的,可只有苟飞跃一个人出了成绩。
这靠的可不全是祁子和的偏爱。
准确说是因为他的这份天赋,才获得了祁子和的偏爱。
作为老师,祁子和已经为他谋划了一条道路。
先在百户所谋个官身——在口里他一个九品教谕,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可这里是西域,有很多合法的漏洞可以钻。
更何况,窦大冲等人对苟飞跃也非常喜欢,有他们帮忙这事儿并不难。
有了官身,以苟飞跃为人处世的能力,后面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说不定这个弟子未来的仕途,会比自己这个老师更加顺利,也走的更高更远。
只不过这些他并没有和苟飞跃说。
小孩子还需要锻炼,过早的和他说这些,有可能会起反作用。
毕竟伤仲永的事情可太多了。
苟飞跃还不知道老师为自己考虑了那么多,被人打趣的遭不住,狼狈逃回自己的行李旁边。
假装帮爷爷一起整理行李。
小溪上前帮他擦汗,又引来大家一通大笑。
她已经能熟练的用汉语进行交流,自然知道大家在拿他们打趣。
但无所谓。
大家都是熟人,互相打趣习惯了。
而且西域这边荒凉、空旷的环境,也确实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放松礼法的束缚。
这也是西域民风剽悍、淳朴的一个因素。
大家在西域走了半年多,不知不觉间已经受到了影响。
窦大冲等人一一检查了大家的行李,清点了人数,确定一切就绪,再次带领大家踏上了行程。
这一路,比之前所有的路都更加难走。
他们要面临的,是八百里的荒漠无人区,中间只有两个补给点。
食物、饮用水都要精确计算,一个失误可能所有人都要留在这里。
在沙漠里行走过的人都知道,踩下去还没什么。
当脚掌想要发力前蹬的时候,沙子会下陷,卸掉一部分的力。
也就是说,走同样的路要更加的费力气,速度也会降下来。
身体前倾重心向前会好一点,但也只是好一点。
总之,现在他们每天行进的速度只有十二三里。
不过窦大冲也没有催促大家提速,按照这个节奏,也是可以在两个月赶到的。
更何况又不是军队行军,没有那么严格的日期要求,迟上十天八天问题也不大。
主要是安全到达。
大家早就知道,这一路环境会更加恶劣,但真正深入沙漠才知道,比想象的还要差很多。
一眼望去全是无尽的沙漠。
偶尔才有几株孤零零的胡杨树,顽强的屹立在那里。
亦或是红柳树形成的大沙包。
行走荡起的沙尘,呼吸到嘴里都能感觉到是咸的。
白天太阳能把人晒死,晚上竟然能感觉到凉意。
随着时间进入深秋,昼夜温差越来越大。
白天穿单衣赶路都会出汗,晚上必须裹着被子睡觉。
如此艰难的旅程,大家也没了说笑的心思,队伍变得沉默了许多。
但抱怨、牢骚之类的却全都消失了,大家的态度都无比的坚决。
活着走出去,前往新家园。
这一路倒也不全是荒漠,有时也会遇到成片成片的红柳群。
让大家惊讶的是,即便是这种远离人类居住区的地方,依然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有三五口人,在这里放养着几百只羊。
这些人衣衫破旧、头发凌乱,身上脏的看不到一点肤色,远远望去犹如野人。
这些百姓也很少见到这么大规模的人群,非常的紧张。
窦大冲怕引起不必要误会,就让向导前去交流。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某个部落贵族的奴隶,被主人安排在这里放牧。
他们的主人生活在几百里外的城镇,定期派人过来将养肥的羊拉走。
得知真相,大家都不禁生出同情。
当初他们也不比这些人强多少,是朝廷一系列变革,将他们变成了人。
看着若有所思的苟飞跃,祁子和问道:
“你有什么感悟?”
苟飞跃说道:“我感受到了安平侯的伟大。”
祁子和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安平侯乃当世君子也。”
苟飞跃点点头,又问道:“这种情况,朝廷不管吗?”
祁子和说道:“当然要管,但还不是时候。”
“得等到我们这些人全部安定下来,朝廷真正在西域扎住根,才是改变的时候。”
“我有预感,最多五年朝廷就会动手,到时将会是天翻地覆。”
苟飞跃郑重的道:“到时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协助朝廷,改变这里的世道。”
祁子和欣慰的道:“你有这个理想就好啊。”
本来窦大冲还想买一些羊宰了吃,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只是这些奴隶不敢卖,也只能作罢。
况且他们拿了钱也花不出去。
最终只能用一些盐和咸菜,从他们手里换了一些水。
他们的水不是地下水,是夏季洪水过后,在地面形成的涝坝(水坑)。
人和牲畜共饮一个涝坝里的水,羊粪在水面飘了一层。
牧羊人习惯了这种生活到还没什么,窦大冲他们实在下不去口。
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在涝坝旁边挖了一个深坑,通过渗透原理获取了干净的水。
将大家的水袋都装满,才再次上路。
一直深入大漠四五百里,都还能见到这种牧羊人。
虽然很可怜他们的情况,但大家心里都暗暗庆幸。
还好有这些牧羊人,他们才能及时补充水源。
虽然水袋里的水原则上够半个月饮用,可变质水实在太难喝,还容易生病。
路上他们也经过了两个朝廷建立的补给站。
看环境,最早应该也是牧羊人放牧的地点,被明军打下来改造成了驿站。
朝廷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小旗(十人)的军队。
还有配套的抚慰使、军医等,总共二十人。
这些士兵的俸禄是外面的十倍,只需要在这里干三年就能获得一级勋位,干六年可以获得骑尉身份。
骑尉,可是阵斩十人才能获得的。
而且他们的生活并不枯燥,读书娱乐之类的设施也是有的。
关键是,每个驿站都有四五十个本地妇女,为他们提供服务。
至于都包含哪些服务,大家都懂。
当然,她们并不是营妓,而是分配给了具体的个人。
除了那个士兵,别人不准碰。
这些女人不是强迫来的,而是自愿过来的。
跟着明军安全、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还有薪酬可拿。
还能学习汉话、写汉字,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是生了孩子,那就是明人了。
如果她跟随的士兵服役期满,离开的时候愿意带着她,那她就能一起去中原。
即便不愿意带着她,靠着这些年积累的钱财,回到家乡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