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节

  眼神里露出几分奇异的神色,就好像是猫戏老鼠那般。

  等了约莫一刻多钟,赵瑁才在一群奴仆的簇拥下来到大门前。

  一见面就先夺人声的呵斥道:“毛指挥使,不知我所犯何罪,劳你亲自带队将我府围住?”

  “若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明日早朝我必参你一本。”

  毛骧呵呵笑道:“赵尚书好大的官威啊,只不过用错了地方,我锦衣卫拿人何时需要理由了?”

  赵瑁愤怒的道:“好好好,好一个锦衣卫。明日我就联合群臣弹劾与你,就不信这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你。”

  毛骧大喝一声道:“好胆,竟敢公然结党营私,将这一条罪状给他记下,到时一并呈送陛下。”

  赵瑁表情一僵,气的手指颤抖:“你……你……血口喷人。”

  毛骧戏谑的道:“赵尚书不用担心,今日某来不是为了拿你。”

  “今日我奉命去上元县大牢提审犯人,恰好看了一出好戏……这是三名凶手的口供。”

  “赵尚书,你不会是要包庇他吧?”

  赵瑁将信将疑的接过口供,翻看之后愤怒的道:“竟敢背着我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赵尽忠拿来见我。”

  “毛指挥使放心,若真是他所为,我定不饶他。”

  毛骧满脸怪异:“嘿嘿,恐怕这会儿他已经是个死人了吧。”

  赵瑁眼神有些飘忽:“毛指挥使说笑了。”

  很快几名仆人抬着一具尸体跑过来:“老爷不好了,大管家他上吊自杀了。”

  赵瑁惊讶的道:“自杀了,怎么可能?”

  一名仆人拿出一封信道:“这是他留下的遗书。”

  赵瑁一把抢过来,看完之后满脸怒容:“真是你这狗奴做的好事,你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啊。”

  然后他将信递给毛骧,羞愧的道:“毛指挥使,我御下不严以至于出了这样的丑事,明日自会向陛下请罪。”

  毛骧接过信瞄了一眼,大致意思是,陈远医术不精害死了赵瑁的宠妾,致使赵瑁悲痛欲绝。

  他作为忠仆心中不忿,就派人去教训陈远,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他无颜活在世上,所以自杀谢罪……

  还有一段着重说明,此事是他一人所为,和赵瑁没有任何关系。

  “哈哈……”看完信毛骧大笑道:“果然是条好狗,可惜啊,就算你死一万次也救不了你的主人。”

  赵瑁心中一惊,莫非锦衣卫察觉到自己的事情了?

  毛骧没有再多说什么,一挥手收队离去。

  赵瑁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相反他心中无比的担忧。

  等锦衣卫离开,他匆匆走进书房,一直忙碌到天亮。

  -----------------

  第二日早朝,赵瑁以御下不严上书请罪,朱元璋不置可否。

  紧接着就有两名御史站出来,弹劾他贪污受贿。

  朱元璋终于做出处置,作为当事人应当回避,在案子查清楚之前赵瑁就闭门思过吧。

  这个处置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相信了弹劾罪状,才会做出这样的处置。

  而以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的手段,这个处置约等于死刑判决书。

  至于赵瑁有没有贪污……

  这还用问吗,满朝文武加起来,不贪的百不足一。区别是贪了多少,有没有被发现而已。

  听到这个处置,赵瑁一颗心坠入深渊,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而王惠迪、麦至德、王志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惶恐。

  -----------------

  陈景恪并不知道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早上起来他就在等着朱元璋召见。

  然而一直等到下午,才来了几个锦衣卫。

  带头的那个壮汉拱手道:“某乃锦衣卫小旗杜同礼,奉指挥使之命保护陈郎中安全。”

  陈景恪很是诧异:“保护我?”

  杜同礼回道:“正是,陈郎中可有行李要收拾?我等好护送你们回家。”

  陈景恪更是惊讶:“回家,陛下知道吗?”

  杜同礼表情不变,只是回道:“此就非我所能知了,陈郎中别耽搁了,马上宫门就要落了。”

  陈景恪略一思索就大致猜到是怎么回事儿了。

  朱元璋对他产生怀疑了。

  如果他只是揭皇榜,此时肯定已经在后宫给马秀英看病了。

  后面的告御状,说明他揭皇榜的目的并不单纯,朱元璋对他的好感基本消失。

  现在又和赵瑁贪腐案有关,对他产生一定的怀疑是很正常的。

  想的更深一点,甚至朱元璋会怀疑,他故意将马秀英的病说的特别严重,好以此来要挟皇室。

  不过他也只是怀疑,不敢赌这个猜测的真实性。

  所以才会派一队锦衣卫跟着自己,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接下来一段时间,如果马秀英的身体出问题,那就再让自己进宫治疗。

  如果马秀英身体一直没出问题,那就说明自己在欺君,恐怕下场不会很好。

  想清楚这些,陈景恪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他还是将政治斗争想的简单了,也将历史人物想简单了。

  不过还好,马秀英确实身患重病。

  自己那副药也远没有那么神奇,根本就控制不住她的病情。

  倒不是他留了一手,而是她的病已经根深蒂固,只能慢慢调养。

  而且由于缺少先进的医疗机械,他对病情的判断也并不准确,这副药更多是投石问路。

  等马秀英服用一周后,再根据她的身体变化推断她的病情,然后调整用药。

  这种调整基本每周都要进行一次。

  所以马秀英暗疾爆发已成必然,只希望朱元璋不要太头铁,否则历史很可能会重演。

第11章 鸵鸟朱标

  陈景恪本就是空着手来的,陈远更是被从牢里带过来的,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当即就跟着杜同礼离开。

  陈远还很失望的样子,好不容易入宫一趟,既没见到皇帝,也没逛上一圈,约等于没来啊。

  先去那家客栈,找到了战战兢兢的冯氏。

  见到父子俩,冯氏犹如看到主心骨,哭了许久。

  回到家中,陈景恪很自觉的自我禁足了,也要求陈远和冯氏不要出门。

  就连每日生活所需一律交由杜同礼去购买。

  理由很简单,赵瑁贼心不死,说不定啥时候就派人过来灭口了。

  在案子查清之前,全家都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给对方机会。

  冯氏本就胆小,自然是牢牢遵守儿子的叮嘱。

  陈远性子有些跳脱,但经历过地牢谋杀他是真被吓怕了,也不敢乱跑。

  本来冯氏还很担心,这样劳烦锦衣卫会不会不好。

  殊不知,杜同礼见他们如此识趣,心中别提多开心了。

  陈景恪也没闲着,除了日常锻炼就在书房写书。

  虽然他选择躺平,但并不代表就没有一点点追求。

  穿越一趟,要是不在历史长河留下点什么,那不是白来了吗。

  作为医生,他准备写医书,还计划写两部。

第一部是他对中医的全部理解。

  考虑到李时珍是明朝中晚期人物,他决定提前将《本草纲目》这个名字占用。

第二部医书还停留在设想阶段,他准备写现代医学知识。

  不需要写的太复杂太深奥,将现代医学体系搭建起来就行。

  不过这部书他准备过个几十年再写,至少等到本草纲目写完再说。

  现在他正在写的就是陈氏版《本草纲目》。

  从十岁开始编写,草稿已经有五百多页。

  有药材的介绍,有药方,也有疾病的介绍。

  总之就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

  写出来之后分门别类放好,等积累的足够多了,再最后整理成书。

  杜同礼除了保护和监视还有个任务,就是近距离观察了解陈景恪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当他发现陈景恪在编写医书,且已经完成了如此多的内容,有多震惊可想而知。

  要知道太医院那么多御医,也最多就是写一写随笔传给后人,没有一个敢写医书的。

  陈景恪才多大,竟然就敢这么做。

首节 上一节 9/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