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93节

  “必须要轮流坐,每个人坐一段再换下一个。”

  “都别和劳资抱怨,这么安排是为了大家考虑。”

  这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孰轻孰重大家自然分得清。

  至于背负一二十斤的东西赶路会不会太重……

  医师桑文斌很是佩服的道:“先让这些人在陕北种树,表面看是怕他们闲着浪费粮食。”

  “实则是为了让他们锻炼身体。”

  “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在长途跋涉中坚持下来。”

  “经过大半年的调整,这些人的体格都非常强壮,二十斤的行李对他们来说并不构成负担。”

  “朝廷真的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关键是,还一石多鸟,把树种了,身体也打磨好了。”

  “这么高明的法子,真不知道是哪个大人物想到的。”

  窦大冲笑道:“你管那么多干啥,反正都是我们接触不到的大人物。”

  然后他严肃的道:“我们所有二十三名妇女怀孕,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桑文斌说道:“我一个人自然忙不过来,所以准备从这些妇女里,选几个有生育经验的帮我。”

  “这一路,我会教她们一些基础知识,关键时刻能帮我打下手就好。”

  窦大冲说道:“那我就放心了,这些人真踏马的顾头不顾腚。”

  “明知道要长途迁徙,还那么努力做什么,不是找麻烦吗。”

  桑文斌笑道:“这些人七成以上都没碰过女人,好不容易有了媳妇,又怎么能忍得住。”

  “放心好了,每天让她们走几里路,反而是一种锻炼。”

  “将来生产的时候,更不容易难产。”

  窦大冲说道:“这事儿你比我在行,我就不多说了。”

  “从这里到且末,有七千里路程,只希望我们能顺利到达。”

  七千里路,就算每天走二十里,也需要三百五十天才能走到。

  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旅程。

  朝廷的准备可不只是这些,还有大批的中成药被送了过来。

  其中七八成都是治疗风寒和拉肚子的。

  甚至各军屯所的医师,还让每人装了一小袋土带在身上。

  “家乡的土对水土不服有奇效。”

  “虽然你们大多都不是陕西人,却也在这里生活了大半年,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水土。”

  “携带一些,说不定关键时刻就能救你一命。”

  如此十天后终于开始出发。

  两百个军屯所,也就是两万个家庭,算上官吏等人员共计四万五千多人。

  这么多人不可能同时出发。

  朝廷以军屯所为单位,将目的地相邻的十个军屯凑成一批。

  又按照路程远近,分批次出发。

  路程最远的最先出发,最近的最后出发。

  苟不凡他们这一批是第五天出发的,属于路程较远的那种。

  即将离开生活大半年的营地,大家都有些舍不得。

  尤其是这一去,基本没有再回来的机会,很多人都泪洒当场。

  苟不凡哭的是最伤心的那一批。

  他已经五六十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孙子,他是宁死都不会离开这片土地。

  哪怕当乞丐死在路边,这也算是叶落归根了。

  苟飞跃毕竟年幼,还无法感受到这种情绪,只是默默的陪在爷爷身边。

  小溪就无所谓了,这里本来也不是她的家。

  苟飞跃去哪,哪里就是她的家。

  即便再不舍,该出发的时候,还是得跟随大部队踏上征程。

  前几天,属于适应性行军,每天只走十里路。

  对于做惯了苦力活的众人来说,大家都没有察觉到累。

  走在路上,大家说、笑、唱、吼,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复杂心情。

  在这个过程中,离乡之情渐渐消散,大家开始畅想到达西域后的生活。

  中午大家生火将面饼烤软,就着酱菜吃了一顿。

  晚上到了安营地点,男人去捡柴,女人则负责煮汤做饭。

  大家一起干活,倒也其乐融融。

  晚上,除了留下警戒的人员,大家裹着被子围着火堆睡成一圈。

  第二天早上起来,用过饭继续赶路。

  在第五天,见大家都适应了赶路,队伍开始提速。

  每天增加一里路,加到每天十五里就不再加了。

  然后就保持着这个速度,一路向着西北而去。

  在路过城镇的时候,他们会停下来歇息一天。

  城镇的官吏早就接到了命令,为他们补充食物和干净的水。

  之后他们再次启程,就这样一路进入了河西。

  春去夏来,时间很快进入了五月。

  天气变得炎热起来,大家统一换成了单衣。

  经过三个月的跋涉,大家已经没有了初时的兴奋,脸上的笑容也变少了。

  队伍的氛围开始变得死气沉沉,斗气吵架之事也开始频繁出现。

  一个名叫祁子和的教谕,有些担心的找到窦大冲,说道:

  “我怕这样下去会出事儿,得想想办法安抚一下大家。”

  窦大冲笑道:“不用担心,马上就会有好事发生,到时候这些人恐怕会笑的合不拢嘴。”

  祁子和先是惊讶,随即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说道:

  “你看我,光顾着赶路把这事儿都忘了……马上就要到山丹县了吧?”

  窦大冲说道:“还有三天的路程就到了。”

  官吏们放心了,百姓们却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他们依然被压抑的氛围笼罩着。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他们终于进入山丹县地界。

  又用了一天时间,来到了一个城镇外面。

  就在大家以为,又是例行休息的时候,上面下达了一个通知。

  “各家派一个管事的男人来抽签。”

  抽签?心神疲惫的众人都愣了一下。

  又要抽签?抽什么东西?之前没说过啊?

  但不管怎么说,肯定是有好事儿,大家都不禁精神一振。

  苟飞跃和其他人一起,找到千户窦大冲,从箱子里摸出一根竹签。

  拿出一看,上面用朱笔写着一行字:

  甲区十一圈二一一号。

  即便是赶路,他也没放弃学习,得空就去找教谕求教。

  所以现在他已经能将常用字认识的七七八八,可以阅读一些半白话的书籍。

  这一行字并不复杂,他自然认识。

  又看了一下其他人的,都是甲区,只是号不同。

  他能猜到,这很可能是按照号领一个什么东西。

  可是,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他人也和他一样的疑惑。

  问窦大冲,这些官吏都故意吊人胃口,只说是好事儿。

  确实是好事儿。

  当窦大冲领着他们来到另一块地方,看着被圈起来的一群群毛驴,就算再傻大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竟然是分牲口。

  本以为是到地方才会分,没想到现在就给了。

  窦大冲笑道:“如何,是好事儿吧?”

  众人纷纷点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些毛驴,就像是看婆娘一般。

  这可真是个巨大的惊喜。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对于大多数农家来说,视牲口如亲人。

  每一头能劳作的牲口,那都是家里的宝贝。

首节 上一节 893/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