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54节

  这名参军顺便还将杨洪的出身、过往成绩等等,都三言两语概括了一遍。

  一句话,根正苗红,成绩突出。

  梁永怀点点头,笑道:“看来真是个人才,带他来见我。”

  很快杨洪就被带了进来。

  见到这么大的领导,他没有丝毫的拘谨,径直来到大帐行礼。

  梁永怀暗暗点头,这气度就不是一般人:

  “你说你发现了日本的用意?”

  杨洪回道:“不敢说发现,只是有所怀疑。”

  态度严谨,梁永怀更是满意:“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杨洪说道:“精神压制。”

  梁永怀茫然的道:“精神压制?”

  什么意思?

  杨洪说道:“孟子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人皆有恻隐之心。”

  “日本人就是在利用我们的恻隐之心,让我们心生不忍……”

  “那些尸骨,会让我们产生物伤其类的共鸣……”

  “通过这种种,来影响我们的士气,让我们失去斗志。”

  他详细的将自己的发现讲了一遍,末了说道:

  “我给这种战术取名为精神压制法。”

  “将军可以派人去问一问将士们,是否产生过类似于‘日本人如此不怕死,我们能打赢吗’的想法。”

  “属下斗胆猜测,持有这种想法的当不在少数。”

  精神压制?靠送死来给地方造成精神压力?

  换成别人,肯定会让认为他胡扯,可是梁永怀却陷入了思索。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和日本人交涉,希望停战收敛尸身的事情。

  日本人不但拒绝,还放话说十五万人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对这个回答,到现在他都觉得莫名其妙,这日本人脑子有病吧?

  可是如果杨洪的推测是真的,那一切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日本人的回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施压。

  让自己这个军队统帅,感受到他们的死志,从而信心产生动摇。

  再联想刚才在军医院见到的情况,以及将士们普遍士气低落的现状,更加说明这个猜测可能就是真相。

  梁永怀依然没有立即就做出肯定,而是先明人去全军做调查,看大家的心理问题,主要出在哪个方向。

  同时也命人将参军事们都喊了过来,又让杨洪将自己的发现给大家讲了一遍。

  众人皆面面相觑,靠送死来对敌人造成精神打击?

  这……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精怪志异故事呢。

  可抛开合理性不谈,这个答案却是能完美的解释日军所有的异常。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当排除所有答案,剩下的那个答案即便在不靠谱,也可能就是真相。

  但大家依然没有轻易下结论,实在是这种战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他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

  很快去做调查的人就回来了,带回了五百人的自述。

  众人立即展开归类总结,发现确实如杨洪猜测的那般,面对主动送死的日本军,很多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敌人不怕死,我们真的能打赢吗?

  日本有四百多万人,如果人人都是如此,我们能灭得了日本吗?

  看到这份分析,众人再无疑虑。

  杨洪的猜测,就是真相。

  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而且这个功劳不亚于斩将夺旗,是必定要被提拔的。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真正有资格与大家平起平坐了。

  解决了最大的疑问,梁永怀非常开心,大笑道:

  “哈哈……好好好,杨洪你立了一大功。等战事结束,我亲自为你请功。”

  杨洪谦虚的道:“谢将军,属下也是歪打正着,不敢居功。”

  梁永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功就是功,不用谦虚。”

  又表彰了他几句,梁永怀将目光看向众位参军,说道:

  “敌人的战术目的已经被摸透,接下来该怎么应对,尽快拿出章程。”

第513章 明军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耿子茂一直在关注正面战场的情况,他也很疑惑日本人为什么要送死。

  带着参军部研究了许久都不得要领。

  直到梁永怀那边的情报传递过来,他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靠送死造成精神压制?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战术?

  于是他感叹道:“果蛮夷也,其所思所想非我华夏之民所能揣度。”

  林浩表情却非常凝重,说道:

  “以后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敌人,如果不能及时应变,很可能会吃大亏。”

  耿子茂不屑的道:“先火炮覆盖,再火铳攻击,最后骑兵收尾,什么样的敌人攻不破?”

  “若不是陈侯有令,非必要不得干涉神机营的战术,我早就让梁永怀滚回来,我自己上手指挥了。”

  “保证三天之内结束战斗,哪需要像现在打这么久?”

  林浩摇摇头,说道:“那是因为这一战我们准备十几年。”

  “但谁敢保证,以后每一战我们都能如今日般准备充分?”

  “更多的会是各种遭遇战,到时候面对从未见过的突发情况,怎么应对?”

  “而且你真的以为日本的战术没用吗?”

  “如果换一支军队,熬到现在会有多少人崩溃?”

  耿子茂不说话了,史书上描写过很多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战,战场描写的很精彩。

  可这些大战,几乎都不会描写逃兵。

  就算写,也是一笔带过。

  对于出现逃兵的原因,也基本归结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统治者不得人心等等。

  根本就没有人考虑过,士兵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每一场大战都会出现很多逃兵,哪怕是胜利方,逃兵也非常多。

  战争时间线拉的越长,战况越激烈逃兵就越多。

  为了防止军队溃散,各个势力都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斩首是最轻的,三代亲属贬为贱籍是常见手段,更严重的甚至会株连全族。

  其中以三国时期曹魏的军法最为严苛,一人当兵全家留在后方当人质。

  当了逃兵或者投降,全家处死。

  即便如此严苛的律法,依然有大批逃兵出现。

  朝廷有朝廷的处罚措施,逃兵也有自己的对策。

  借着大战的机会,假装战死,假装落水被水冲走。

  逃走后伪装成流民,逃进深山当野人,去给权贵大户卖身当奴仆……

  朱温为何要给自己的部下脸上刺字?

  要知道,以前刺字是一种刑罚,只有罪犯脸上才会被刺字。

  这就是把将士们当罪犯来对待的。

  为何朱温这么干了之后,其他所有的军阀纷纷跟进?

  军阀这么干能理解,为何宋朝作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权,也这么干?

  历史从来不会去记载这方面的东西,就算记载了也不会有人深究个人因素。

  心理问题?

  别说是古代,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大把的人认为,心理疾病是矫情造成的,是装的。

  以至于读史书的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古代生活困难,将士们为了一口吃的,会不要命的去杀敌。

  这种想法不能说有错,但并不能代表全部。

  耿子茂作为将领,自然知道逃兵是怎么回事儿。

  以前他也如大多数将领一样,认为逃兵都是没卵子的人。

  后来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接触了新式的抚慰制度,才渐渐有所了解。

首节 上一节 854/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