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34节

  老子的儿子虽然混蛋,可就是骑马从麦田里跑过去,抽了阻拦的百姓两鞭子。

  你们竟然给弄成白昼抢夺?还要杖一百,流三千里。

  真当咱老朱是昏聩之君,不懂大明律吗?

  不过他依然克制住了怒火,目前还不是他出场的时候。

  对于陈瑛的反驳,李善长笑了:

  “代王只是骑马从麦田经过,对麦苗的折损微乎其微,何来割禾苗之说?”

  “换任何人来判,都适宜采用‘擅食田园瓜果’之规定。”

  该条规定,在别人田园擅自偷食瓜果之类,或者将之弃毁,按照价值定罪。

  一两以上笞十板,依此递加,最高刑罚是杖六十、徒一年。

  朱桂造成的损失,别说一两银子,连一百文钱都不到。

  最多也就是按照市价赔点钱,打板子都够不上。

  群臣不禁点头,这才是正常的判法。

  若真按照陈瑛的标准来,那全国一大半的官僚权贵都得被流放。

  说到这里,李善长反击道:“陈御史请罪重判,不知是真不了解律法,还是有意为之啊?”

  陈瑛表情有些慌乱,深深懊悔不该出这个头。

  李善长可是大明礼法的制定者,在他面前玩弄律法,那不是班门弄斧吗。

  这时左川接话道:“韩国公莫要含血喷人,下官以为陈御史所言无差。”

  李善长冷笑道:“哦?不知左侍郎有何高见?”

  左川义正辞严的道:“代王身为皇室宗亲,自当为天下人表率。”

  “今日他竟仗着身份嚣张跋扈,当从重从严处罚,以儆效尤。”

  “呵……”李善长讥讽的道:

  “方才左侍郎还口口声声质问老夫何为法治,现在却又因为身份要小错大惩。”

  “真是官字两张口啊。”

  左川大义凛然的道:“老夫问心无愧。”

  这句话一出,后面所有的辩论都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变成了纯纯的口水战。

  左川身后那群人,纷纷表示皇室当为天下表率。

  李善长也不是孤身一人,他身后可是站着整个法家学派。

  虽然势力还很薄弱,但在朝堂也有了一定的声音,此时自然站出来维护。

  更何况,很多人见这些文官开始不讲理了,或者说准备以道德压人,心中也大为不喜。

  纷纷站出来帮腔。

  很快朝堂大半人都参与了进来,朝廷几乎快成了菜市场。

  一旁的朱雄英眼神冰冷的扫过群臣,说道:

  “皇爷爷真是英明。”

  陈景恪自然懂他说的是什么,叹道:

  “太上皇这是在为后人扫平障碍啊。”

  御座之上,老朱的一张老脸阴沉的快滴出水来了,呵斥道:

  “闭嘴。”

  一旁的内侍立即出列,齐声喝道:“肃清,肃清,肃静……”

  群臣似乎才反应过来,立即请罪。

  老朱怒斥道:“欺咱老迈杀不得人吗?”

  群臣不禁打了个寒噤,没人敢怀疑朱元璋敢不敢杀人。

  法不责众这个东西,对他是没用的。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人依然没有退缩的打算。

  有些东西必须要争取。

  元朝把士大夫踩在脚底下,你朱元璋当年可是承诺过要厚待士人。

  结果呢?

  翻脸不认账了。

  咱们忍了这么多年,今天必须要为自己发声了。

  否则这大明和大元有何区别?

  不,还是有区别的。

  大元的时候我们名义上被踩在了脚下,可实际上地方大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

  到了明朝,我们不但没有获得‘名’,连‘实’也没了。

  很多人以为,元朝儒户位列乞丐之下,与娼妓同等。

  是蒙元对儒家的轻视与打压。

  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元朝大多数时期是没有科举的,那么他们如何选拔官吏?

  答案是,高级官吏由蒙古勋贵、色目人担任。

  中低级官吏从儒户中选拔。

  反过来说,只有儒户才能担任官吏。

  元朝那会儿基层官吏,都是儒户内部世袭的。

  重点就在于世袭二字。

  说白了,元朝那会儿儒家士大夫虽然没有了‘名’,却依然享有实际好处。

  当初朱元璋刚举起义旗的时候,表现的也是礼贤下士,对读书人非常尊敬。

  颇有种恢复前朝礼制的架势。

  这种姿态,自然得到了读书人的追捧。

  大明刚刚建立那几年,他也确实这么做的。

  然而没过几年情况就变了。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呵呵。

  尤其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彻底撕破脸皮,废除了丞相制度。

  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也前所未有的严苛。

  剥皮萱草都弄出来了。

  这也意味着,士人追求的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彻底成为泡影。

  对此,士人心中是几位不满的。

  ‘天下人无不思念大元’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但可惜,大明的国祚一天比一天稳固,这更让他们痛苦。

  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一次机会,岂能放过。

  至于欺负朱元璋年迈……确实有。

  正所谓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你儿子都瘫痪不能理事了,你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子,不欺负你欺负谁?

  本来太子顺利上位,大家或许还不敢怎么着。

  毕竟太子年轻有冲劲儿,还表现的英明神武,大家不敢轻易得罪他。

  可这次皇上病重,你竟然没把权力移交给太子,而是自己重新坐上了御座。

  就不信太子心里没有一点芥蒂。

  你朱元璋确实是老迈昏聩了啊。

  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我们必须搏一搏。

  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表现,更是让他们觉得自己赌对了。

  朱元璋表现的很生气,口口声声要杀人,可最后一个人都没杀。

  只是罚了左川三个月俸禄,罢免了陈瑛的职务。

  对于朱桂的惩处则是,禁足一个月,笞十记。

  这个惩罚,远远超过了大明律规定的赔偿损失。

  被理学派视为是己方的重大胜利。

  尤其是朱元璋一个人都没杀,只是一个人被罚奉,一个人被罢官。

  更加印证了大家的猜测,朱元璋老了,提不动刀了。

  下了朝之后,这些人弹冠相庆,就差去外面大肆庆祝了。

  至于被罚奉的左川,在理学派的地位更加稳固。

  被罢官的陈瑛,更是从边缘人物,一跃成为理学派的核心力量。

  面对众人的安慰,陈瑛更是表现的大义凌然: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今日我若死,也是为道义而死,死得其所。”

首节 上一节 734/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