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75节

  他能听出,对方言语里的不尽不实。

  陈永和肯定有什么东西在瞒着他。

  但他也没有追问,别人探险两年的收获,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告诉他。

  不过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而是问道:

  “不知你们是准备回南洋,还是直接去洛阳?”

  不等陈永和回答,他就说道:“从这里去南洋再去洛阳,差不多要大半年的时间。”

  “如果直接去洛阳,只需要不到两个月时间,不如直接去洛阳。”

  “我正好要去洛阳,咱们可以结伴而行,也有个照顾。”

  “傅总督那边好办,你们修书一封,我派人火速送过去,相信他是能理解你们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试探,如果陈永和有重大发现,肯定要去洛阳领功请赏。

  听到他提议直接去洛阳,肯定会犹豫的。

  反之,则证明陈永和没有什么重大发现。

  果不其然,听到他的提议,陈永和确实犹豫了。

  从鲸海到淡马锡,在从淡马锡到洛阳,这个距离实在太远了。

  如果能直接去洛阳,将节省大半的时间。

  但……他们是傅安资助的探险队,如果抛开傅安直接去洛阳,他的道德上过不去。

  只看他的表情,松下纯太郎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心下非常高兴。

  终于有理由回洛阳了。

  连忙说道:“陈兄,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其他人考虑啊。”

  “兄弟们奔波两年,身体方面能撑得住吗?”

  “你忍心让他们倒在胜利的前夕吗?”

  陈永和心中一紧,还真让他说对了。

  很多兄弟的身体,也确实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自己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兄弟们的性命呢?

  想到这里,终于点头说道:“那就劳烦松下兄了。”

第427章 无题

  陈景恪了解了一下钟楼的大致情况,在他的接连追问下,邬秉让终于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时间。

  “半年……五个月,最少也要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

  “再快就会影响质量,也会劳民伤财,这是你竭力避免的。”

  陈景恪倒也没有多想,他并不多建筑,自然要听专业人员的。

  所以只能遗憾的道:“五个月吗?哎,本来还想找你……算了算了,我去找别人吧。”

  “等等。”邬秉让猛然喝道:“你想找我做什么?”

  “一惊一乍的吓我一跳。”陈景恪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

  “太上皇命我建了个研究院,这事儿你应该听说了吧。”

  邬秉让点点头,这么大的事儿他自然听说了。

  还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研究实用型发动机。

  这让不少人都产生了兴趣。

  温差发动机出现已经很多年,许多人都琢磨过怎么实用化。

  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至今最大的作用,依然是带动扇叶当风扇。

  不少人怀疑,或许还有其它关键结构,陈景恪藏起来了没有和大家说。

  找到这个结构才能实用化。

  只是陈景恪身份特殊,他们也不敢追问。

  现在陈景恪亲自出手,大家都以为自己猜对了,他之前确实有所隐瞒。

  有人因此嘲讽他敝帚自珍。

  不过立即就被人打脸了:“陈伴读无偿传授给世人的知识还少吗?”

  “医术、算学、自然科学……哪一样求过回报?”

  “且不说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就算他真的在发动机上藏了私又能如何?”

  “那是人家的学问,爱传授给谁就传授给谁。”

  “更何况现在朝廷组建研究院,他不是把技术拿出来了吗?”

  “不知你为世人做过什么贡献,敢在这里狺狺狂吠?”

  周围人都纷纷赞同,可以指责任何人自私,唯独不能指责陈景恪。

  他无偿拿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对啊,不能因为别人胸怀天下,就要求别人把所有东西都公布出来吧?”

  “这就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众人的话,把那人说的满脸涨红,灰溜溜的离开了。

  剩下的人犹如打了大胜仗,别提多高兴了。

  大家坐在一起开始讨论发动机的事情,不知道这个研究院是不是研究发动机的。

  如果是,那么实用型的发动机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外面的舆论大体如此,大多数人都对他藏私没什么意见。

  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发动机本身。

  邬秉让曾经和陈景恪有过合作,自己也研究过发动机,他甚至尝试过把发动机和录音机结合在一起。

  只是效果并不理想。

  但他对陈景恪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关注。

  相比起外人,他知道更多内幕。

  比如,他就知道,这个研究院是用来研究一个叫蒸汽机的东西的。

  陈景恪说找他和研究院有关,他马上就想到了这件事情。

  莫非是找我一起研究蒸汽机?

  虽然他不知道什么叫蒸汽机,但不妨碍他知道一个道理。

  陈景恪出手没有小事儿。

  更何况太上皇一口气调拨了一百名能工巧匠,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都快哭了。

  足可见,这玩意儿是个了不得的东西。

  必须要参与进去。

  陈景恪继续说道:“研究院缺一个懂技术,懂行政,又德高望重人来担任院监。”

  “我想来想去,就只有你邬监正最合适,所以想……”

  邬秉让都不等他说完,就迫不及待的道:“我干了。”

  “嗯?”陈景恪有些诧异的道:“你要负责钦天监,还要负责钟楼,还有精力去当院监?”

  邬秉让毫不犹豫的道:“钦天监监正我不干了,等会儿就去找陛下请辞。”

  “啊?”陈景恪惊讶不已,连忙道:

  “使不得,使不得啊。”

  “钦天监监正如此重要,非你莫属啊。”

  邬秉让爆粗口道:“重要个屁,就是个背黑锅的。”

  “这些年多亏了有你在,很多天灾都没人往天意上联想了,否则老夫脑袋早就搬家了。”

  陈景恪连忙安抚道:“不至于不至于,陛下是知道你辛苦的,辞官的事情你可别冲动。”

  邬秉让正色道:“你以为我真是临时起意?就算没有你邀请,等钟楼修好我也会请辞的。”

  “我当了二十年钦天监监正,是时候离开了,也必须要离开了。”

  “至于接班的人,你不用担心。”

  “像我们这样的衙门,都会专门培养接班人的,一代传一代。”

  “接替我位置的人早就有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说道:“我先去问一下陛下,看他是什么意见。”

  邬秉让说道:“问吧,这样大家都心安了。”

  陈景恪点点头,就准备转身离开。

  余光扫过钟楼,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又收回脚步,上上下下打量着邬秉让。

  邬秉让莫名其妙的问道:“怎么了?”

  陈景恪讥讽道:“五个月完工呢?太快了影响质量呢?现在不怕吗?”

  邬秉让脸都不带红的,若无其事的道:

  “我刚算错了,三个月就可以了,最多三个月。”

  “保证耽误不了研究院的事儿。”

首节 上一节 675/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