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15节

  未来皇帝的小鞋,可不是那么好穿的啊。

  然而,听到朱雄英这番话,陈景恪却非常认同的道: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问题,现在的勋贵,真正做好当国主准备的,不超过一掌之数。”

  “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当一国之主,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什么是一国之主。”

  “他们以为到了封国自己就是老大,就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就这样让他们去封地,将会是一场灾难。”

  朱高炽若有所思的道:“太子、陈伴读所言甚是。”

  “大明的勋贵出身大多都比较低,之前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

  “当了勋贵之后,又多统军不管民,确实不懂得治理国家。”

  “这个问题,朝廷要着手解决才是。”

  “我建议,将即将分封的勋贵集中培训,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权力,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

  见自己随口抱怨的一句话,被他们如此郑重的谈论,甚至连解决的办法都提出来了。

  朱雄英心中很是得意。

  啥叫好兄弟,这才是。

  随时能给自己兜底,护住自己的面子。

  “高炽所提之法,我以为甚佳。”

  “就在洛阳创办一所书院,所有诸侯王的继承人必须来这里进学。”

  得到鼓励,朱高炽索性就敞开了谈论此事:

  “最好由皇上出任名誉院长,将来都是天子门生。”

  “如果可以还能让太子一起进学,以培养感情……”

  人生四大铁,其中一铁就是同过窗。

  继承人在一起学习,就有了私人感情,以后很多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而且学校肯定会教他们拥护大明,拥护宗藩体系之类的内容。

  也算是一种洗脑了吧。

  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除非他天生反骨,否则都会是宗藩体系的拥护者。

  陈景恪也不禁点头表示认同。

  集中培养诸侯国的继承人,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一环,只不过还没有提出来而已。

  朱高炽能想到这些一点,并不奇怪。

  这其实就是变相的质子制度,自古以来就有。

  但他能想到让皇帝出任名誉院长,让太子一起进学培养私人感情,就很难得了。

  可见这些年他确实是学到真东西了。

  朱棣见他点头,心下顿时就乐开了花。

  这个儿子真给自己涨脸啊。

  看向朱高炽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欣慰几分喜欢。

  五个手指都不一般长,对待子女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朱棣最喜欢的是朱高煦。

  一来是从小就带在身边,感情自然更深一些。

  二来朱高煦尚武,在朱棣看来这就是‘类我’啊。

  ‘类我’这个属性可太重要了,越是自信的人,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就越看重‘类我’属性。

  这俩字甚至可以左右继承人的选择。

  与之相对应的,朱高炽尚文,就是不‘类我’。

  再加上他从小在洛阳长大,亲情方面难免会有所欠缺。

  不过人吗,就是这样。

  当对方能带给自己荣誉的时候,感情自然就会有所偏向。

  更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的亲生子女。

  朱高炽表现出优秀的才能,还能获得天下第一聪明人陈景恪的认可,那可是太涨脸了。

  朱棣顿时就觉得,这个儿子好啊。

  话题扯开,众人都参与进来,还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比如,不能让未来国主成为何不食肉糜那样的人。

  要让他们去体验民间疾苦,去基层积累工作经验什么的。

  最后陈景恪总结道:“南洋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结果,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

  “不如先把这所学校建立起来,提前把勋贵们召集到一起学习。”

  朱雄英赞同的道:“等大分封开始再进行培训,就有点晚了,有必要提前把书院开起来。”

  “正好最近勋贵闹腾的天怒人怨……”

  “别管是不是演戏,在外人看来就是勋贵们不老实了。”

  “以开办书院专门教导勋贵礼节为借口,应该能说服所有人,还不会暴露我们真正的目的。”

  “至于具体教什么内容,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如此大的事情,竟然就这么决定了。

  关键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太子伴读,属实有点违和。

  就连朱棣都觉得,你俩是不是有点拎不清自己的身份?

  虽然这个建议很好,可怎么也得经过皇帝同意吧?

  徐达和朱高炽却习以为常,这才是大明私下的常态啊。

  朱雄英那可是实权太子,七成的奏疏都是他代为批阅,玉玺都能随便盖。

  而陈景恪则是大明制度的实际制定人。

  在决策层,大家都认同一个事实:太子+伴读≈皇帝。

  只要他俩共同做出决定,那这件事情十有八九就确定了。

  不过他们也恪守本分,重大事情都会征得朱标同意才会推行。

  这是尊重。

  他们这边刚刚确定了一项新政策,另一边的朱标也顺利的演完了自己的戏份。

  成功引导着群臣,将燕王的封地放在了锡兰岛(斯里兰卡)。

  至于原因吗,自然是效仿秦王朱樉的旧例。

  海岛、靠近大陆,如果燕王对岛屿不满意,就去大陆上打一块地作为封国。

  既然你燕王府这么强,不会做不到吧。

  不会吧,不会吧?

  有一说一,当这个决定拍板的时候,群臣心里暗爽不已。

  让你燕王府还这么嚣张。

  这还不算完,群臣又整了个新花样。

  锡兰岛是大明海上贸易路线的重要补给站,不能全部划给燕国。

  他们商议之后,决定把西南角的那一个角单独划出来,作为大明的直属领土。

  这个小角就包括了前世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

  陈景恪看到这个分配方案的时候,也不得不佩服文官集团那些人,是真的会恶心人。

  但同时也很欣慰。

  能用这种方法恶心人,说明他们是真的了解锡兰岛。

  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是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对于这个封地,朱棣表现的是一万个不愿意。

  我怎么说也是大明亲王,战功赫赫,你们就给我分个这?

  别说,还真有些人同情他。

  你们将燕王封到小岛上就算了,还把这个小岛上最繁华的地段给切割出来。

  实在太欺负人了啊。

  不过同情归同情,并没有多少人替他说话。

  没办法,谁让朱棣前段时间的行为太招人嫌了。

  就应该让他受点教训,同时也给其他亲王敲响警钟。

  反正最后燕王的封地就这么定下来了。

  朱棣眼见大局已定也不再挣扎,转而提出了另外一个请求。

  让我儿子去那边把,我想留下打北元。

  你们都这么欺负我了,总不能连这个小小的请求都不满足吧?

  或许是真的同情他,也或许是考虑到需要人牵制晋王。

  反正最后群臣同意了这个请求。

  朱高炽带领燕王府去锡兰岛建国,朱棣这个燕王继续去北边镇守草原。

  至此,这场表演圆满落幕。

首节 上一节 615/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