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36节
二来,医术也属于有一定门槛的技术,是吃饭的家伙什。
往往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传给别人还是公开传授,多数人都不愿意。
即便告诉他们,加入就能学习陈景恪和朱橚的医术,愿意来的人依然不多。
他们的想法并不复杂,你们两个的医术再厉害,对我也没啥影响。
我的医术是没你俩好,可某种病只有我一个人懂,得这种病的人都要来找我看。
那就饿不着我。
所谓敝帚自珍,就是这个意思。
总而言之吧,这种公开授课属于打破传统的行为,不被古典医生理解是正常的。
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打破常规的人,更不缺无私义士。
就在福清为找不到讲师而发愁的时候,这天她刚进医学院,就发现自己的办公室门口站满了人。
过去一打听,得知全是过来应聘医师的。
原来陈景恪和朱橚建立医学院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都有医师,不约而同的启程前来共襄盛举。
其中不乏当地名医。
得知个中缘由福清深受感动,她终于有些理解陈景恪了。
事实上,从成婚到现在,她始终无法理解陈景恪的许多作为。
比如各种学问,无私的分享给所有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将某些学问留给子孙。
比如,对子女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期盼,成婚这么多年没有孩子,他竟然一点都不着急。
一开始她还以为他是为了宽她的心,后来发现是真的不怎么在意。
在重视血脉传承的年代,这种想法太不可思议了。
尤其是他所处的位置,这种想法还很危险。
她将这一点牢牢藏在了心里,从不敢对外人说起。
在朱元璋、马娘娘和亲生母亲面前,她总是说陈景恪也很着急,只是不在人前表现出来而已。
现在,她似乎有些明白是为什么了。
要说血脉传承……有几个人能说出曾祖父的名字?
族谱能传承到现在还没有断绝的,又有几家?
得益于写了幻游记,让她对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那本书的设定里,化光消失的往往是血脉传承者。
靠思想文化传承的大贤,才是黄泉世界真正永恒的存在。
相比于血脉传承,思想传承才更加的恒久远,这就是三不朽的真正伟大之处。
自家丈夫追求的就是三不朽。
和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一个大目标前进,人生还有比这更快意的事情吗?
但……理解归理解,她还是希望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两者并不冲突,不是吗。
讲师的问题就这样意外的解决了,让福清长舒了口气。
不过这些讲师并不能直接上岗,要先经过系统培训才行。
这个工作就交给朱橚的团队,他们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
然后就是教材方面,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陈景恪的《防疫手册》《防虫论》,朱橚的《外科手术基础知识》。
再加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十部传统医家名著。
成了医学院第一版教材。
至于更加专业的新版教材,还在总结编撰之中。
-----------------
福清如此抛头露面,确实引起了部分人的非议。
认为她不守妇道,尤其是她身为长公主地位尊崇,会带坏社会风气云云。
然而很快这种声音就全消失了。
医学院,懂不懂什么叫医学院?
不懂就去了解一下,懂了就赶紧闭嘴。
除了少数老顽固还在嘀嘀咕咕,大部分人都假装没有看到。
如此,一直紧张的福清也彻底放下心来。
事实再一次证明,很少有人敢同时得罪大明最顶尖的两位神医。
当然,福清也没有忘记提高女性地位的事情。
她没有胆量主动去追求,但悄摸摸的去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
等确定管理医学院不会被攻击,她就开始找各种借口,让自己的闺蜜来帮忙。
一开始大家也就是觉得新鲜,然后帮着帮着就成半正式员工了。
于是洛阳城就出现了一个奇观,一群女子在主导医学院的行政工作。
更奇怪的是,卫道士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有看到。
深究一下就能明白是为什么。
首先是破窗效应,福清抛头露面没被攻击,一般就不会再攻击其她人。
其次,福清的闺蜜可都是权贵家属,攻击她们就等于是攻击朝廷大佬。
攻击一两个大佬,会有人给他叫好。
同时攻击那么多大佬,大家只会骂他傻子活腻了。
至于那些大佬,为何会任由自家女眷跟着福清瞎胡闹。
原因很简单,走夫人路线巴结陈景恪呗。
在任命人选的时候,陈景恪但凡歪歪嘴,那都是另外一个结果。
更何况这还是一位神医,将来家里有人生病了,女眷找到福清求救。
福清能坐视不管?
陈景恪能拒绝自家媳妇的请求?
总之,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只要这群娘们儿不做什么过分的事情,都在允许范围内。
-----------------
除了医学院这边,景清居士的新作《幻游记》也正式发布。
这部书的影响力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估,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其宏大的世界观,新奇的设定,瑰丽的黄泉景色,感人的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最让人入迷的还是黄泉世界本身,满足了世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而且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美好无数倍。
上到权贵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人人争相传阅。
洛阳纸贵的盛况再次重演。
不识字的,也会到处打听故事内容。
说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鼎盛。
它的火爆也打了各大书商一个措手不及,为了赶在盗版书之前赚取更多的钱。
他们拿出更多的钱,加班加点的刊印新书。
随着这部书的火爆,里面的内容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其中争论最大的,还是三不朽和血脉传承哪个更重要。
读书人是最热衷于讨论这个问题的。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争论到最后,竟然是三不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如果二选一,大多数读书人都选择了三不朽。
这个结果一出来,直接带动了向学之风。
很多人读书的初衷也有了变化,不再单纯的为了出人头地,还希望能在学术上做出一番成绩。
读书人想的多这很正常,普通人考虑的就很纯粹了。
什么三不朽,离我们太远了,根本就不再考虑范围内。
他们的着眼点,全是被后辈遗忘,一个个消散在天地间的灵魂。
被后人遗忘就会真正的死亡。
当这个概念被大家接受,祭祀祖先就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一时间,无数歌颂祖先的诗词文章扎堆出现。
佛道两家现在也学聪明了,在了解到这部书的内容之后,立即就做出了相配套的活动。
什么给祖先祈福,什么通过神佛之力加持,可以让祖先在黄泉界生活的更好。
他们这么做,还有个目的是讨好陈景恪。
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很清楚景清居士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自然要讨好一下。
除此之外,模仿幻游记的小说也开始大量出现。
多数质量都不怎么样,但还真出现了不少精品。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