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20节
在岸上监视船队的探子,自然发现了他们的行动,拔腿狂奔就要回去报信。
然而跑出没几步,就突然感觉后背上传来一阵剧痛,下一刻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一名秦王亲卫面色不变,将强弩对准了另外一名狂奔的路人。
还有几名卫队成员,也在进行着相同的操作。
不一会儿就有十余人被射杀。
宁杀错不放过,此时凡是可疑人员一律杀。
事实上,到了这会儿还在大街上乱转的,也确实没有几个是无辜的。
众人一路急行军,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处赌场,院墙很高很厚,门窗都是铁制。
此时躲在这里的人,也已经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只是他们得到消息太晚,想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躲在这里负隅顽抗。
然而秦王卫队的人根本就没想过要强攻。
直接下令将周围店铺的人驱赶走,拆毁门板窗户桌椅,收集了大量木柴,堆积在赌场四周。
火攻。
朱樉的命令是一网打尽。
所以,他们从头到尾就没有想过要抓活的。
第343章 血染淡马锡
被围在赌场里的人慌了。
这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啊?难道你们不要抓活口吗?为啥直接就放火啊?
也有人认为他们在虚张声势,认为就是要吓唬他们。
甚至有人叫嚣,放火又如何,老子宁死不降。
然后他们就发现,外面的明军是来真的。
大火很快就熊熊燃烧。
这下,那些所谓的亡命徒全吓尿了,大喊着要投降。
然而根本就没人理会他们。
里面的人终于熬不住,打开大门就往外冲。
既然你不理会,那我们跑出来投降总行吧?
答案是,不行。
守在外面的弓弩手将所有冲出来的人全部射死。
这一幕不只是屋内的人被吓到了,就连在远处观望的人也吓的颤抖不已,大热天的却感觉浑身发凉。
一个共识同时出现在所有人心目中。
这支明军不一样。
比最凶残的海盗还要凶残无数倍。
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淡马锡又是海岛,日常也有两三级风。
正所谓风助火势,很快就波及到周围的建筑。
有人试图救火,然而面对明军手中的弓弩,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火焚烧,很快半条街都陷入了火海。
失去住所的人,都站在空地上,眼神里充满了彷徨和惊恐。
事实上,岑信通也被秦王卫队的手段给震到了。
以后谁再说我们锦衣卫凶残,劳资特么和他们拼了。
和秦王卫队一比,我们锦衣卫那都是带善人。
大火就像是信号,更多的明军开始登陆岛屿,从四面八方进行合围。
将所有岛上的人员全部驱赶到码头。
有人仗着人多想要反抗,然而在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面前,那点反抗力度掀不起任何浪花。
也有人想要驾船,试图冲到海岛对面的满剌加去。
那边到处都是丛林,也有他们的窝点,只要冲过去就能逃得一命。
如果只有秦王卫队,他们或许还能成功。
然而,郭成部的加入,彻底断绝了这份希望。
作为地头蛇,郭成部很清楚哪里的水道最狭窄,哪里最适合逃到对面。
早已经派遣了战舰严阵以待。
所有非军方战舰,出现在这条海峡里的全部击沉。
手段非常的简单粗暴,战舰直接冲过去撞沉。
再说回淡马锡岛,登岛部队的手段也非常残忍。
凡是躲在荒野的,不论是什么人一律斩杀。
锦衣卫和税务稽查局提供的窝点,重点派人清剿。
先是简单的劝降,不降的全部清剿。
想仗着地势反抗?
在正规军面前,他们修建的所谓防守工事,脆弱的和一张纸一样。
要知道,朱樉的真正目的地是中东。
老朱和朱标生怕他站不住脚,从全军抽调了最精锐的士兵,组建了秦王卫队。
还将最先进的火器给他抽调了一批。
那种一两百斤的臼炮,也就是原始迫击炮足足有五十门,别的大炮就更多了。
光炮舰就有二十余艘。
对付岛上的这些人,自然用不着舰炮,但臼炮拖了好几门上来。
碰到那种比较坚固的工事,直接放上几炮就完事儿了。
这么做自然会造成很多无辜之人死亡,比如被关押在黑牢里的奴隶,很多都被一起杀死了。
但没有人在乎这些。
没有被杀死的奴隶,反而对他们感恩戴德。
厮杀声、零星的炮声,密密麻麻的烟柱……成了这几日淡马锡岛的主旋律。
淡马锡停摆,也导致很多出入南洋的船只被滞留。
还没有入港的船只,连忙找了个浅滩停靠,打探岛上的消息。
已经入港或者意外闯入海港的,则全部被聚在了一起。
不过朱樉也没有拿他们开刀就是了。
作为文官首领,李芳带着部属向所有人宣讲缘由。
秦王奉皇命前来处置逆贼。
如果谁在岛上被欺凌过,或者有他们不法的证据,可以前来提交。
但并没有几个人站出来。
李芳先是疑惑,难道他们就没有被欺负过?
还是惧怕秦王的凶名?
还是许柴佬给他解开了疑惑:“很多人被敲诈欺凌过,但大多都没有证据……”
李芳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然后又释放了消息出去。
拿不出证据也没关系,口头述说就行。
也不用怕谁报复你们,可以匿名检举。
这一下,被堵在海港里的商人,就变得兴奋起来。
一夜之间,就有上百封匿名信被递交上来。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的是,李芳在拿到匿名信之后,连看都没看,直接让人一把火全烧了。
这让许柴佬非常不解:“这些都是证据,为何要烧毁?”
李芳瞅了一眼,说道:“大王的话你忘了?他做事不需要证据。”
许柴佬更是不解:“那为何还要让商人写检举信?”
李芳明显有些不耐烦,不过还是说道:
“看在陈伴读的面子上,就多教你一些东西。”
“让商人写检举信,是为了告诉他们,朝廷已经知道了之前的事情,并且正在处置。”
“而且处置的力度非常大。”
“如此就可以安他们的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还有就是,通过此事让他们知道,朝廷重建淡马锡的决心。”
“能为后续的重建工作省去许多麻烦。”
许柴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谨受教。”
李芳本来想就此离开,但想到他和陈景恪的关系,既然开了口就多说几句吧。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